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諮詢師復盤」親子衝突「:你和孩子的良性溝通,通常毀在了這件事上……

諮詢師復盤」親子衝突「:你和孩子的良性溝通,通常毀在了這件事上……

等車隊伍中的親子溝通

那是一個不到3歲的小男孩,坐在小推車上。後面站著他的爸爸和媽媽,拖著三個大箱子,看起來有些疲憊。

小男孩坐著推車,排在隊伍中,望著一輛又一輛的車子飛馳而過:黃的、藍的、綠的,有點舊的、嶄新的……

「那個、那個,我要那個!」 小男孩急得直跳腳,剛開始還只是略帶哭腔,後來索性大哭了起來,背過身子,在推車上跪了起來,拚命拍打著媽媽。

「寶貝,你看那個是鹿。」

「那個!那個!小男孩繼續說著。

「兒子,你喜歡車是不是?「

小男孩點點頭。

「你看,車車有好多顏色呢!「

「那個!那個!「

「我們排隊打車呢,要乖乖的哦!」

「那個!那個!「

剛消停一會兒,小男孩又開始鬧了起來,並且越來越著急,還揮動起了手「我打你!我打你!「

爸爸媽媽這回按耐不住了。

「別哭了!你看,那邊的大螃蟹都在笑話你了!「

「你再打!你再打我讓那邊的警察叔叔來抓你走了!」

「哇~~~」孩子頓時炸開了鍋,哭鬧得愈發激烈了,整個小車都在那兒晃動,眼看就要倒了。

媽媽再也按耐不住脾氣「你這孩子,煩死了!我不管了!」

爸爸的眼珠子也開始瞪得老大「你這熊孩子,還不快給我閉嘴!「

很顯然,爸爸媽媽的話,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愈演愈烈,正當我快要看不下去的時候,媽媽終於說了一句話:要不要抱抱

小男孩瞬間停止了哭泣,揮舞著雙手要抱抱。

當他爬到媽媽身上的那一刻,立馬停止了哭泣

心理諮詢師眼中的 「親子衝突」

親子間的矛盾,常常從「缺乏傾聽」開始。

雖然小朋友最後停止了哭泣,但自始自終,這對父母都沒能理解孩子想要表達的什麼,一再「先入為主」 地理解孩子、斷定孩子,應對孩子。

根據我的觀察,孩子盯上了某輛開過去的車,十分喜歡,想要坐,可惜他們還沒有排到,所以著急地喊「那個!那個!」

當然,我的猜測未必準確,是需要進一步和孩子確認的。猜錯沒有關係,要緊的是,我們需要關注孩子的「想法、感受、需求「 而不是一味地從自己的角度去溝通。

隨意使用 「轉移注意力「 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

當我們還不清楚孩子想要表達什麼的時候,為了快速讓孩子停止哭鬧,隨便拿一個東西試圖轉移孩子注意力,是不可取的。

因為「轉移注意力」意味著將孩子從當下這個情境中拖出,不願再和孩子探討他所在意的那個點,那份感受,是阻礙到孩子表達自己的,孩子會感受到「被拒絕」,不被接納。

所以,對於擁有一定表達能力的孩子,不能輕易使用 「轉移注意力」這一招。

用「嚇唬」阻止苦惱,反而使矛盾升級。

在圖驢技窮,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家長朋友們常常會使用「恐嚇、嚇唬」等方法,迫使孩子聽從自己。其實,這樣做,反而與我們的期望背道而馳。

因為,當孩子聽到「不要你了」「不愛你了」「把你抓走」……等等字眼的時候,內心的安全感受到嚴重創傷,內心感到十分的恐懼,反而哭得更厲害了。

這樣做,不僅無法讓孩子哭鬧的情況得到控制,反而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創傷。

「欲速則不達」 越是想要快速解決問題,可一旦違反了良性溝通的規則,事情反而越來越複雜。明明是一條遠路,可許多父母卻偏要往那兒走。

如何做才是科學的 「親子溝通」

首先,父母需要對孩子有一個合理的期待。

在一個昏暗的地下通道里,排著長達100米的隊伍,對大人來說都是一件十分無聊的事情,更何況是孩子。想要一個2歲的孩子不哭、不鬧、乖乖地坐在車裡,本身就不大可能。

如果父母的期待不合理,對孩子要求過高,無法預想到孩子因為氣悶、無聊等原因,情緒不穩定,就容易控制不好自己對待孩子的情緒。

其次,當孩子發出溝通邀約的時候,「積極傾聽」 很重要。

積極傾聽是:反饋信息+標明感受

比如:你想要做那個黃色的車,但是它開走了,你感到著急又沮喪,是嗎?

如果暫時無法做到如此準確地表達,可以先從重複孩子的話「鸚鵡學舌」開始。

比如:那個,那個,是那個車嗎?黃色的?

當我們和孩子調到一個「頻道「,孩子一旦發現有人與自己同頻,就會願意繼續分享自己,幫助到對方理解,如此,相互理解的良性溝通就建立起來了。

在了解了孩子的「感受「之後,最後一步才是提出 「請求「 。

只有當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充分地理解、接納的基礎上,他們才會有多餘的精力去嘗試理解當下的情境,以及父母需要他們配合做的事情。

比如:我們現在需要排隊去坐計程車。讓我們猜一猜,輪到我們的那輛車,會是什麼顏色呢?

又比如:媽媽知道,排那麼長的隊伍確實有一些無聊,寶貝你有什麼好主意嗎?或許,我們可以一邊排隊,一邊玩些什麼?

站在孩子的對角度,友好、尊重地溝通,大多數時候,是能夠獲得孩子積極的響應與配合,甚至帶有建設性的提議。

「平等和尊重」說來簡單,做時難。

只有當我們了解到:

父母說一不二「權威式" 教養的壞處:

孩子慢慢不願交流、

對父母口服心不服,

越來越逆反,

又或是把孩子變成了溫柔乖巧沒有思想的「小綿羊」;

甚至影響到孩子未來人際溝通模式的建立

……

時刻抱有一顆覺察之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對孩子抱有合理的期待,在「積極傾聽」孩子的感受與想法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需求。

很慶幸,最後那位母親忽然意識到,要 「抱抱」 孩子,在被父母無視、訓斥、威脅之後,沒有什麼比 「抱抱「 來的更重要了。

雖然 「抱抱「能夠安撫一時,可以後的漫漫人生之路呢?

心裡著實為這個孩子,捏了一把汗。

3步把【超級育兒師】設為星標吧!

要不可能會找不到我們了~

文中所用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無意中侵犯了版權所有人的知識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們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養兒育女的秘籍:男孩子要有這3氣,女孩子要有3容
兒童趣味小百科:10冊最全科普書,讓娃秒懂複雜的科學問題

TAG:超級育兒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