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買到這樣的壺,是不是就要丟掉?

買到這樣的壺,是不是就要丟掉?

紫砂是泡茶的佳器,形制雅趣,也符合傳統的審美需求,所以有越來越多的愛喝茶的朋友喜愛上了紫砂。

於是左挑右選,終於找到一把鐘意的紫砂壺,卻在收到壺的時候發現紫砂壺的內側或壺底看見有白色粉末狀顆粒,像結晶的小鹽粒一樣的東西,心裡泛起一陣困惑,是不是摻了料的假紫砂?

紫砂壺內的白色粉末狀顆粒

非也非也,請看解釋

學名:石英砂

要說這白色粉末,還得先從這紫砂的燒制說起。

紫砂壺,在上千度的高溫下進行燒制。燒制時,壺蓋和壺不能分開來燒。因為,如果壺蓋與壺身分開燒,壺蓋很可能變形、壞損,無法與壺口合縫。而在高溫下,壺蓋與壺口易出現板結,也會導致壺蓋無法打開而損壞。

為了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在燒制前都會在壺口撒上一層石英砂。而壺內的「白色粉末」,有些是燒制前掉進去的,有些是出窯冷卻後,受到「冷縮」的影響掉入壺內的。

這種石英砂不影響紫砂壺的使用和品質

這些石英砂是絕對無毒無害的,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自來水和純凈水,在其沉凈過程中很多都有一道甚至多道石英砂層,讓不幹凈的水從這些石英砂層中穿過以過濾雜質。

所以大家不用擔心,當發現收到的壺內壁有白色砂礫的時候,可以先用小刷子刷去,然後用水清洗乾淨,熱開水多衝泡幾遍便可。

新手玩壺,似乎都有個公認的質量標準,那就是泥料需乾淨、光潔,恨不得舉著放大鏡一寸寸的"排雷"。

似乎只有"完美無瑕"才具備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偶爾看到一粒黑點或白點,一個小坑,一處凸起,即認定是"次品"而束之高閣。

買櫝還珠的結果就是,你往往錯過了真正的好泥料。

壺上有白點,並不是因為化工泥所制,而是雲母。

真正的紫砂泥必須含有少量的雲母,其完全汽化揮發的溫度在1280°之上。

而紫砂的最佳燒成溫度在1100°~1280°之間(根據泥料的不同),所以在壺表殘存雲母是很正常的現象。

同理,黑點也不是代表泥料不好,而是鐵質。紫砂礦屬粉砂質沉積岩,以硅、鋁、鐵為主。

在挑選、陳腐、煉泥等制泥過程中,大部分的鐵質被篩選,但畢竟有一部分漏網之魚,當泥料燒制到一定溫度時,出現鐵黑、鐵熔現象。

那些細微的"小坑",行話稱為"跳砂"。

形成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在燒制時壺身收縮,砂粒與砂粒間沒有緩衝,粘結力最小的那粒砂受到擠壓而蹦出。

從這點來看,有跳砂現象的壺大多是純正的極品硬砂料。為了滿足外行人對"好看"的要求,消除跳砂現象,可以添加脂粉泥,雖然不會跳砂了,但泥料的品質也大大下降了。

至於"凸起",術語為"爆疵"或"爆子"、"爆泥",通常是只有純砂粒或含砂率非常高的原礦紫砂泥料在窯內燒制時整體收縮,有些稍大點的粒子因內外溫差極變而炸裂,粒子周邊無緩衝而爆出。

這種現象可以通過控制窯溫的升降速度來降低瑕疵率,也會根據泥料種類的不同略有區別,但絕大多數時候還是無法避免這種情況。

綜上,能出現這些"瑕疵",必須符合一種或者多種條件:具有一定砂性的礦料、篩選出的原料足夠純正、泥料在煉製時必須是純砂粒或者所含脂粉泥足夠低。

對紫砂認知度高的人,一般不會拒絕上乘泥料出現的瑕疵。認知不足者大多吹毛求疵,以訛傳訛,給造假者提供了方便。

(歡迎轉載分享朋友圈,讓更多朋友學習紫砂了解紫砂)

部分重要文章分享

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吧。微信公眾號「xiaomatanzisha」(小馬談紫砂全拼)裡面有大量專業的原創紫砂知識文章,關注後慢慢看,看完了,你也可以成為半個專家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馬談紫砂 的精彩文章:

您的紫砂壺是陶土還是紫砂做的?揭秘便宜紫砂壺的真相!
為何「茶能過夜,壺亦能留香!」

TAG:小馬談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