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日本680千米的地下「陸地碎片」,阻攔岩漿噴發,加速滑向海底

日本680千米的地下「陸地碎片」,阻攔岩漿噴發,加速滑向海底

地球誕生之初是什麼樣子的呢?可以想像太陽縮小後的液態球體,表面是炙熱的岩漿,不過溫度沒有太陽表面溫度高,密度的大的物質沉入液體岩漿,下降到一定程度後就形成固態的地核,岩石等密度小的就漂浮在岩漿上面,然後地球開始慢慢變冷,當表面的 岩石層冷卻之後,一步步形成了地殼,再是地幔也開始冷卻,最終形成適合生命誕生的環境,而地區內部地核的區域,依然是運動的狀態,充滿炙熱而密度奇大的物質。

而地球內部活躍的岩漿,也在地幔的縫隙下有時候會噴發到地表,一個大的地幔縫隙,就可能噴發除一個超級火山,恐龍可能就是因此滅絕的,還有二疊紀的物種大滅絕,也被科學家認為是超級火山的原因,改變了地球的生態環境!而每噴發一次,地幔的縫隙就會被地幔層填補,逐漸減少,當然有些活火山也有特例!

這樣的地幔縫隙在板塊交界處特別多,當然板塊內的火山偶爾也有,但是極其少,基本都是死火山!其中太平洋沿岸,都是地震火山的多髮帶,全球80%以上的地震和火山都在太平洋沿線,其中日本群島,每年都會有大小地震!

而就在10月份《自然地球科學》中,就有一個研究發現,日本群島地下680公里的地方,有一些板塊運動的殘留塊狀陸地,卡在了地幔之間的岩石層,而阻攔了岩漿沖向地表的同時,這個衝擊力也使得日本群島逐漸與亞歐板塊分離,慢慢的在滑向馬里亞拉海溝!不過這個過程極其緩慢,據美科院院長BRUCE ALBERTS博士的說法,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滑向馬里亞拉海溝。而在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之間卻沒有這個問題,岩漿的噴涌都是暢通無阻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談科學 的精彩文章:

恐龍憑什麼稱霸地球1.6億年?中國科學家給出新的答案!
8千多個文明遺迹消失,溫室效應的危害,遠比認知中的要嚴重!

TAG:簡談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