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2010年的第二代酷睿(Sandy Bridge)之後,高級釺焊散熱終於在九代酷睿(Coffee Lake-S Refresh)上回歸,首批三款K系列型號都拋棄了一直備受詬病的普通硅脂散熱,那麼實際效果如何呢?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在此之前,i7-8700K的核心溫度經常都是動不動就衝上100℃,既不利於長時間維持高睿頻,更嚴重影響超頻。

i9-9900K評測解禁之前,曾有主板廠商在超頻指導中披露,i9-9900K的溫度有所改善,但仍然很高,全核超頻至5GHz核心溫度仍然能逼近100℃。

根據我們的實際測試,i9-9900K的溫度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日常高負載下只有60-70℃範圍,即便是長時間拷機也在80℃左右。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德國大神Der8auer第一時間對i9-9900K進行了開蓋,發現內部使用的釺焊散熱材質還是質量相當高的,用料充足。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經過測量,i9-9900K的內核面積為9.2×19.4=178平方毫米,相比9.2×16.6=153平方毫米的i7-8700K增大了約16%。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同時,i9-9900K PCB基板的厚度達到了1.15毫米,相比i7-8700K的0.87平方毫米增厚了幾乎三分之一。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處理器內核相比於基板的突出厚度也從0.42毫米增大到了0.87毫米,也就是一倍還多,而外部封裝是不變的,這就導致留給釺焊散熱的空間非常狹窄。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隨後,Der8auer用更高級的Thermal Grizzly Conductonaut液態金屬替換了自帶的釺焊,進行Prime95十分鐘持續拷機測試,結果核心溫度從93℃降到了84℃。

這說明,i9-9900K的散熱仍有改進空間,不過釺焊沒法和那些昂貴的頂級液態金屬相比,能做到如今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畢竟i9-9900K是在工藝架構都不變的情況下硬生生多塞進去兩個核心。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這並沒有完,大神就是大神,Der8auer竟然開始打磨內核,將其變得更薄一些,只不過用的不是i9-9900K,而是6核心6線程的i5-9600K。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默認狀態下,i5-9600K拷機溫度能達到96.5℃,換高級液態金屬降至88.5℃,將內核打磨去掉0.15毫米後降到了84.6℃,而打磨去掉0.2毫米則降至83℃。

換言之,更換液態金屬加打磨內核,核心溫度總共能降低多達13.5℃!


Intel九代酷睿開蓋:換上液態金屬 打磨一些內核 溫度大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科技 的精彩文章:

MIX 3要來嗎?小米預告明天揭曉好消息
口碑APP聯手綜藝《完美的餐廳》打造明星智慧餐廳和就餐新體驗

TAG:快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