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朝軍隊為什麼能打敗匈奴?這個漢朝人說出了真相

漢朝軍隊為什麼能打敗匈奴?這個漢朝人說出了真相


文:方漆仁




漢朝與匈奴的戰爭其實是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千年戰爭的一個縮影,匈奴等游牧民族因為生活環境惡劣、生活水平低下的緣故,總是要依靠劫掠較為富足的農耕民族來生活。相應的,農耕民族也不會乖乖就範,也會調集軍隊防禦、反擊,二者鬥爭不休。在歷史上,笑到最後的往往都是農耕民族,而其原因,早在漢朝就在與匈奴的戰爭中總結出來了。











這個人就是晁錯,而這篇分析漢匈優劣的文章正是《言兵事疏》,是晁錯獻給漢景帝的一篇分析漢匈軍事情形的文章,當時正是漢朝多次防禦匈奴入侵,而匈奴也多次侵擾成功的時期,漢朝正開始謀劃對匈奴的反擊,晁錯這篇文章不止論述了漢朝與匈奴的軍事優勢,還分析了各種情況下的用兵原則,不可謂不嚴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晁錯是如何在漢朝優勢未明的情況下得出漢朝必將勝利的結論。




首先,晁錯先論述了匈奴比漢朝的優勢:「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罷勞,饑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匈奴因為生活在北方苦寒之地,所以其人民和馬的耐苦性很強,馬可以跟著人上山下坡,可以涉水前行,匈奴人則不怕風雨打擊,耐餓耐渴,忍受能力極強。同時,匈奴因為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草原上生活,因此對複雜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好,在險惡道路上匈奴也能騎著馬邊跑邊射箭,漢軍卻不能這麼熟練的掌握。











上面就是晁錯認為的「匈奴之長技」,大家會發現,並沒有提到近戰、盔甲、對射等說法,因為,這恰恰是漢軍的優勢!「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撓亂也」匈奴人雖然習慣了在馬背上的生活,但匈奴本質上仍然是部落型的游牧國家,其人民並沒有很強的組織度和紀律,而騎兵戰車的衝鋒,想要抵擋的話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組織度和紀律,還有足夠的勇氣,否則只會被一衝而散!「勁弩長戟,射疏及遠,則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匈奴人的弓箭在漢軍的弓弩面前很弱,因為匈奴所在的北方草原並無很適合做弓的材料,匈奴的木弓大多是較為普通的木材,而漢軍相反,漢朝坐居南方,有大量充足的良好弓材,製成的弓要比匈奴的射程更遠,更別提漢朝還有強大的弩,相比秦弩還有了改造:出現了刻度尺,能準確射擊、有了銅廓包住弩機再和弩身組裝,比秦弩能有更強的威力上限。「堅甲利刃,長短相雜,游弩往來,什伍俱前,則匈奴之兵弗能當也」匈奴雖然幾乎全員騎兵,但騎兵並不是騎上馬就是合格的騎兵的,相反,匈奴的大多士兵的水平僅僅是牧民,他們雖然有熟練的騎術,還能忍飢挨餓,但如果和漢軍步兵近戰,則不堪一擊,原因就是漢軍盔甲比匈奴好,刀劍矛戟比匈奴的精良,這點我們下文詳談。「材官騶發,矢道同的,則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也」上面說了漢軍擁有強大的弩,而匈奴的防具只有普通的皮甲、木盾,很難有效防禦。「下馬地斗,劍戟相接,去就相薄,則匈奴之足弗能給也」匈奴下馬和漢軍爭鬥更不是對手,因為匈奴人不論是在武器還是防具上都遠不如漢朝,所以晁錯將這幾點稱為「中國之長技」。










接下來我們就從身體素質、馬匹、近戰格鬥幾個方面說說漢軍與匈奴的比較。首先,我先說出一個結論:匈奴的身體素質不如漢軍,而且匈奴人吃肉還沒有漢軍多!這點一說肯定有人覺得不可思議,坐擁大量牲畜的游牧竟然不能常吃肉?事實上,這正是漢匈之間一個殘酷的差距。匈奴人需要大量牲畜的原因是因為牲畜可以將草原上人無法直接攝取的草吃掉然後轉化成人能食用攝取的,現代人當然會覺得最簡單的就是宰了吃肉,但牲畜對於游牧民來說幾乎是最重要的財產,幾乎等同於房子對於現代人一樣,同理,匈奴不會輕易的吃自己的牲畜,如同沒什麼人會在挨餓的情況下一下賣掉自己的房子去吃飯,現代人往往會選擇把房子租出去,換取較微薄但能長時間的房租來生活,游牧對待牲畜的響應方式就是取牲畜的奶,並做成乳酪。但這還遠不夠,匈奴往往還要獵取草原上一些比較容易獵取的小動物來充饑,因為另一個殘酷的事實就是,匈奴平民、牧民大多都是貴族的附屬,他們擁有的牲畜大多是貴族的,自己能使用的極少,所以要小心保護。上面說過的匈奴長技里的忍飢挨餓耐苦,正是長時間的非正常生活的歷練結果。




匈奴的馬匹數量一般是比漢軍的多,但事實上,匈奴的馬並不如漢軍,因為漢軍的戰馬有優選的雜交,而且平日里也是吃糧食,而匈奴的馬平時只能進食草,只有臨戰的時候才會被喂上一些糧食。而戰馬的水平並不和「有多大地方能跑」掛鉤,反而和平時的營養、訓練相關,所以匈奴在草原上賓士的馬不如漢軍飼養的馬就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了。










接下來說到盔甲兵器,匈奴的大部分士兵是沒有正經的武器的,他們手裡的武器在漢軍面前顯得可笑:拴著石頭的棒子、石矛、石斧等,手裡的盾也只是最簡單的木材拼接,身上除了厚氈衣外幾乎沒有其他防禦。略高級一些的匈奴士兵則有皮革甲,手裡可以換上青銅武器,這也是匈奴冶煉能力的極限,個別還會有青銅的盔甲。只有最高級的衛隊士兵,才能較為普遍的裝備青銅和鐵器製成的盔甲和武器,這些人的數目自然也是少之又少。而漢軍則不然,漢軍的前輩秦軍的硬皮甲披甲水平就達到了8成(參見兵馬俑),而漢軍相比秦軍還普及了鐵甲(西漢東海郡武庫里,披甲14萬餘,鐵甲6萬餘),漢軍手裡的武器也基本全都換成了鐵器,目前發現的西漢青銅武器只有貴族墓葬的冥器,其餘全都是鐵器。雙方的裝備對比毫無疑問漢軍處於大優勢,漢軍還有個匈奴不可超越的優勢就是訓練。漢軍的士兵定期服役兩年,退役後還要每年接受軍事訓練,所以漢軍並不是一些人想像的「普通農民軍」,反而是有充足訓練的完善軍隊。匈奴相比則幾乎完全沒有訓練,除了精英衛隊之外,大部分匈奴士兵也是兼任牧民,而且分散在遼闊的草原上,臨戰才聚集,訓練程度更差。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晁錯在2000多年前就看出了草原游牧相比漢軍的弱點,並且詳細論述,成功的預言了漢軍必勝匈奴的結論。




作者:

方漆仁,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申不害變法「術治之極」,不戰而退人之兵,實為韓國埋下禍根註定失敗!
大明合屍匠:屢屢違規,十指盡剁,無指裁縫仍是天下第一巧匠

TAG:魚羊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