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牛丼,日本戰敗後的發明

牛丼,日本戰敗後的發明

牛丼(dǎn),是一種蓋飯,碗內盛上米飯後,上鋪一層碎牛肉片和洋蔥絲,並一起蒸熟後食用,食用時可配以腌制的洋薑絲與泡菜。

牛丼,日本戰敗後的發明

丼,井的中間加了一點,漢字里多用於古漢語,現代漢語中已經很少見到這個字。在日本,丼表示一種食品,日本最普遍的五大丼為GYUDON(牛丼)、KATSUDON(カツ丼)、OYAKODON(親子丼),TENDON(天丼)及UNADON(鰻丼)。

牛丼,日本戰敗後的發明

日本戰敗後,很多民眾吃飯都是問題,更不用說能吃上肉了。一些窮人將屠戶殺牛後剩下的碎肉,像沾在骨頭、骨縫中的肉等剔除出來,加上洋蔥和豆腐後煮成一大鍋雜燴,澆在米飯上後就成了牛丼。

牛丼,日本戰敗後的發明

現在的牛丼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寒磣,原來的碎肉已經換成了肉條或肉片,很多特色店鋪還會有自己的獨門佐料。

牛丼店在日本十分普遍,可以說是日本的沙縣小吃。由於食物製作簡便,加工時間短,許多日本上班族都將它作為自己午飯晚飯的首選。

牛丼,日本戰敗後的發明

最早這種食物是街邊擺攤型的,如今已經成為了正式的店鋪,很多連鎖店一開就是全國幾百家。只要租個鋪面寫上招牌,裝修不用太花錢,訂個四方型的長櫃,幾張椅子,中間便是廚房了。

牛丼,日本戰敗後的發明

隨著日本文化在亞洲的傳播,中國、韓國、新加坡等很多國家也都出現了牛丼連鎖店,這種因戰後貧窮而被發明的食物如今已經成為了很多上班族的最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