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鬼飲食,感覺如何?

如鬼飲食,感覺如何?

原標題:如鬼飲食,感覺如何?


中國人關於飲食向來別有一番研究,也因此有了「醉鬼」、「貪吃鬼」的笑稱。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鬼飲食,感覺如何?」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篇來自《食色里的傳統》的精彩書摘《如鬼飲食》,來感受一下古今那些鬼的飲食體驗。


文/郗文倩

中國人講吃,但對於在飲食方面過度貪饞沉溺卻並不提倡,甚至是有些鄙棄的,所以我們才有貪吃鬼、饞鬼、酒鬼、醉鬼之類的稱謂。以「鬼」來指稱這些好飲貪食之人,大概是說他們對於吃喝的態度過於「熱情」,人間少有,那就只有歸入「鬼」類了。而事實上,民以食為天,說的是活人,做了鬼,對於飲食又是怎樣的態度,這卻是需要發揮想像力的。


鬼需要飲食么?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因為人們年終祭祖祀神,都要供上食物酒水,這說明,我們一直覺得鬼神和常人一樣,是需要吃喝的。不僅吃喝,而且還懂得酒肉食物的好壞,所以,貢品決不能敷衍,怎麼也要選幾種比較好的吃食,否則,先祖神靈就會覺得祭拜者不虔誠,不恭敬,心裡不快,不說責罰,不願降福是無疑的。古人釋鬼,認為鬼者,歸也,這些亡故的人只是去了一個我們不熟悉的地方而已,他們的生活習慣、日常經驗與人世間沒什麼區別。自古及今,這種觀念對中國人的思想、信仰影響都很大。


據《左傳》記載,衛國卿大夫寧惠子(寧殖)生病快要死了,可他有件事一直擱在心裡,是個心結,若是解不了的話,死不瞑目。原來,當年寧惠子曾協同大夫孫林父一起發動軍事政變,將在位的衛獻公趕下台,逼其逃至齊國避難,又另外立了新君。衛國史官認為這純屬僭越行為,遂秉筆直書,將此事記錄在冊,文曰:「孫林父、寧殖出其君。」「出其君」就是逼迫君王下台逃亡的意思。記錄雖只一句,但明顯是譴責。按照當時慣例,國內發生異常之事,史官不僅要記錄在冊,還須將這些記錄抄送其他諸侯以及周王室留檔保存,同時還要呈給祖先看。如此一來,這件不光彩的事情不僅天下皆知,而且列祖列宗也都知道了。現在,寧惠子對當年這一行為也有些後悔,覺得自己背著這個污點去見先人,實在是難為情。因此,他把兒子寧喜叫到身邊,要他答應一件事,即自己死後一定要想辦法「掩之」,想辦法將那些記錄抹去,或者想辦法掩蓋一下。寧喜有些為難,一時不知該不該答應。見兒子猶豫,寧惠子便威脅道:假如你做不到,我死後變鬼,定不會來享用你呈獻的祭品。寧喜一聽,只得答應下來。


這件事寧喜後來辦了沒辦?研究春秋歷史的人都很感興趣。我們發現,現在我們看到的《春秋》,關於當年衛國那次政變,以及衛獻公的下台是這樣寫的:「衛侯出奔齊。」意思是,衛獻公出逃至齊國。至於為何出逃,誰逼他出逃的,都沒說。從《左傳》中我們了解到,寧喜後來把持衛國政權,大概就利用自己的權力,遵父親遺囑改寫並通告諸侯,各諸侯太史也依通告照改不誤。可見,寧惠子死前對兒子的那番威脅還是很管用的。

鬼可以享受美食,這種想法其實給活著的人帶來不少安慰。因為不管怎樣,這終究是一種和亡故的親人、先祖列宗進行交流的方式。然而,古人同時認為,對於人間祭品,鬼卻不能同人一樣咀嚼品味,他們只能用鼻子吸嗅其馨香,飯菜如此,酒水亦然。


清代紀昀(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一記載了孫端人的一段故事,說此人嗜酒、放達,一日正飲酒,恍惚間若有一鬼注視其酒壺,「狀若朵頤」,一副陶醉的樣子。他覺得這個鬼一定是饞酒了。次日晚間,他又坐在桌邊飲酒,特地額外擺了三大碗酒,放在對面,請鬼來喝。可是,等了很久,卻發現碗里的酒絲毫未動,就有些沮喪。家中幕僚告訴他:「鬼神但歆其氣,豈真能飲?」意思是鬼神哪能真喝呢?只是享用氣味罷了。


鬼也吃飯也飲酒,但吃喝過後,飯菜形制還在,香味已被攝走,酒水也味同白水。這樣的吃法,活人大都是不喜歡的,難怪孫端人感嘆道:「飲酒宜及未為鬼時,勿將來徒馨其氣。」還是趁活著,能吃就吃,能飲就飲吧。


美食不能品味,美酒不能痛飲,這在很多人看來是很痛苦的事情。因此,佛教就以此作為地獄的懲罰手段之一。東漢初由印度傳入我國的《佛說盂蘭盆經》就講到這樣的故事。


故事說,佛陀大弟子目連的母親青提夫人家中甚富,但她自己卻從不修善,天天宰殺牲畜,大肆烹嚼。如此殺生貪吃,罪孽深重,死後遂被打入陰曹地府,罰入餓鬼道,承受飢餓難耐的懲罰。目連運用神通見到母親,見她皮包骨頭,大為悲痛,忙呈食奉母。然而,食物入口便化成火炭,凄慘異常。目連無計可施,遂祈求佛陀,看有無辦法。佛陀告訴目連,其母罪根深結,非一人之力所能拯救,當邀十方眾僧之力方能救度。於是教他在七月十五,為母親供養十方大德眾僧,以此大功德,解脫母親餓鬼之苦。目連乃遵囑設盛大的盂蘭盆供養十方僧眾,盆中盛裝百味五果。於是,其母出餓鬼道,託身為黑狗。目連又引黑狗七日七夜誦經懺悔,才又得轉人身。最終,其母改過自新,求生西方佛國。


目連救母


據佛典《佛說盂蘭盆經》,佛陀還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適)時、佛喜歡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如此,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增壽,又可助已逝父母早離苦海,得到快樂,以此報答養育之恩。」這個旨意,頗合乎中國孝敬父母、追先悼遠的俗信,於是七月十五日就成為節日,名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俗稱「鬼節」,從梁代開始,流傳至今。相傳,此日地府大門打開,陰間鬼魂會放禁出來。有子孫後人祭祀的,皆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則遊盪徘徊,四處找東西吃。故這天的儀式程序中,多有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度」「施孤」等布施活動,以超度亡魂。


有些地方,民間搭建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上供奉超度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供放面制桃子和大米等物,施孤台上則擺放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咒語真言,然後施食,將面桃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覆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據說,焰口之後,食物會增加千萬倍。儀式過後,食物形雖在,質已變,故淡而無味,這就是已被亡魂所食了。但也不可丟棄,舊時要將這些白米派送窮人,名曰「平安米」,既能積德,又能物盡其用。


福州地區有個「拗九節」,也是來源於目連救母傳說。據傳,目連母親到了陰間被關進牢籠不許吃飯,目連探監送的吃食也都被獄卒貪污。後來,目連就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米混合,煮成甜粥,上面再撒一把黑芝麻送去,獄卒見此粥黑乎乎的,問是什麼?目連隨口答道:「這是拗垢粥。」福州話中,「九」與「垢」諧音。獄卒信以為真,認為這粥污垢骯髒,不敢吃,故此粥才得以送到目連母親手中。這天是正月廿九,目連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閩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稱為「上九」,十九為「中九」,廿九為「後九」,所以這粥便叫「後九粥」。以其粥顏色黝黑,叫「拗九粥」;以目連孝順母親,又叫「孝九粥」。這個故事,邏輯牽強,一聽就是民間附會編著玩,節日中講給孩子們聽的。很多傳統節日的來源大都是這樣的路數,人們姑妄聽之,做節日的談助,倒也未必信以為真。


後九粥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鬼飲食,感覺如何?那就只有鬼知道了。


著者:郗文倩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定價:36元


頁數:326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言以蔽之曰「食色」。本書從古人日常生活出發,細說飲食、服飾、行旅、草木、節令、百戲等主題,舉類邇而見義遠,一滴水裡見出大千世界,古人的天人關係、時空想像、宗教信仰、倫理道德、思維慣性、治國理念、養生觀念、時令民俗、審美風尚、娛樂休閑等盡在其中。文筆清新自然,結尾有餘不盡,「可信」與「可愛」兼而有之。


·一本書帶你尋找可感可觸的傳統 | 上書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書局聚珍文化 的精彩文章:

辛德勇漫談《燕然山銘》——登高何處是燕然
海上博雅講壇活動預告 | 樊樹志:張居正與萬曆新政

TAG:中華書局聚珍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