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銳不可當崔永元,謙謙君子竇文濤

銳不可當崔永元,謙謙君子竇文濤


如今的娛樂圈,怕是沒人敢惹崔永元了。



 


10月17日,被崔永元曝光「牽扯使用不明資金30億」並炮轟為「大欺詐」的電影《大轟炸》正式宣布取消院線公映。


 


這標誌著崔永元與馮小剛「一部《手機》引發的戰爭」告一段落,崔永元大獲全勝。


 

而最大的輸家,恐怕是《大轟炸》的主創之一,剛剛破財8.8億的范冰冰。


 


導演蕭鋒在微博上大呼冤枉,稱自己「再多的清白都難擋抹黑」,最後還求助「蒼天有眼」,讓崔永元「報應終歸其位」。






而諷刺的是,在這條微博下,點贊最多的一條評論是網友的質疑:「誰抹黑你了,稅務總局嗎?」





 




 


把時針撥回二十二年前,崔永元還不是如今衝鋒在前的鬥士。


 


彼時被觀眾親切喊著「小崔」的他正主持著王牌節目《實話實說》,正是意氣風發、嫉惡如仇的時候。




 


同一時期,香港,一個帶著黑框眼鏡的主持人第一次走進錄影棚,錄製一檔訪談類節目。







主持人竇文濤書生文氣,偶爾帶著一點悶騷和「蔫壞」,那句「鏘鏘三人行,廣告之後接著行」的廣告語也逐漸成為他的標誌。

 


兩檔節目一北一南,一個心繫國計民生,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個天馬行空,翩翩儒士漫談風花雪月。


 


而崔永元、竇文濤也正如一體兩面的雙生。




 


 










1996


實話實說,捨我其誰


 


2018上半年,崔永元和馮小剛因《手機》激戰正酣的時候,有人質疑崔永元扯上范冰冰是為了「蹭熱度」。


 


對此,崔永元不屑地一笑:「你去問問你父輩的人,你崔叔還需要蹭別人的熱度?」


 


崔永元並沒有誇張,他的確有「狂」的資本。


 


如今綜藝節目收視率普遍低於1%,最火的諸如《我是歌手》、《中國有嘻哈》等節目收視率最高不過5%,收看《實話實說》的觀眾比例一度達到過62%。


 


小崔和美國前國防部長科恩有一張著名的照片,科恩到中央電視台參觀時聊起收視率,崔永元伸出五個手指,告訴他自己的觀眾有五千萬,一旁陪同的科恩夫人嚇了一跳,驚訝地張起了嘴。





 

圖片來自崔永元自傳《不過如此》




這張科恩夫人驚訝的表情成為了崔永元節目受歡迎程度的生動證明。


 


在那個電視媒介的黃金時代,《實話實說》是當之無愧的行業NO. 1。


 


而那個不會講播音腔、笑起來嘴有點歪、被人親切地稱作「小崔」的年輕人正在創造電視播出史上空前絕後的奇蹟。


 


而彼時,竇文濤還籍籍無名,與竇文濤共稱為「鳳凰衛視金童玉女」的許戈輝也還不是鳳凰衛視當紅花旦。


 


有一次台里派兩個人去西藏出差採訪。


 


去西藏之前需要在成都轉機,而第二天早上的飛機是早上六點,許戈輝覺得兩個人「只住三四個小時還要開兩間房」很是浪費,於是囁嚅著跟竇文濤說「咱們要不要給鳳凰省點錢住在一間房裡?」





 


文濤聽到這句話嚇了一跳,緊張地搓著手,反覆摩挲著「裝著台里所有差旅盤纏的小軍挎布包」說:「這……合適嗎?」


 


二人至今還記得當時激烈的思想鬥爭,既想節省經費,又擔心回台報銷的時候他人說閑話。


 


文濤自己也承認,當時在糾結尷尬之餘,也抱有著一點「旖旎的想法」。


 


魯豫聽到這裡問道:「那你們兩個那天到底有沒有睡到同一間房裡?」


 


而這最「重要」的事情,文濤和許戈輝卻都不記得了,文濤笑稱:「當時(思想鬥爭)太激烈了,都失憶了。」








1998


鏘鏘三人,風花雪月


 


既想節省經費又擔心別人說閑話的竇文濤一定不會想到,他即將開啟一個時代。


 


這個時代的名字叫《鏘鏘三人行》。


 


時間回到1998年,在那個播音員主持人都說著「播音腔」的時代,它看起來像是一個異類。


 


沒有台本,沒有明星炒作,一張桌子,三個老男人天南海北地聊,而三個老男人湊到一起,葷段子也必定少不了。


 


節目沒有特定立場,宗旨只有一個,就是「好玩」。


 


但就是這樣的「異類」,成為了彼時鳳凰衛視的一個奇蹟,也成為了華語脫口秀類節目的一個奇蹟。


 


香港鳳凰衛視部至今在公司二層專門開闢了一個紀念《鏘鏘三人行》的展區,桌子上放著竇文濤、梁文道、許子東三人的漫畫形象。





圖片由作者拍攝於香港鳳凰衛視


 


和一直很順利的《實話實說》不同,《鏘鏘三人行》也走過不少「彎路」。


 


不知道是不是有意模仿《實話實說》,《鏘鏘三人行》在一開始也走著嚴肅新聞評論的路線,但是很快節目組就發覺無以為繼。


 


說到底還是資源的問題,和央視正規軍不同,很多香港的電視節目是不折不扣的「草台班子」。


 


尤其是對於這種「硬核」的嚴肅節目,人力時有窮盡。


 


換句話說,竇文濤發現這個節目經常「聊不下去」。


 


於是有著失眠毛病的竇文濤經常就躺在床上琢磨,「和自己較勁」。


 


某個凌晨,他突然開竅了:既然嚴肅新聞聊不下去,那麼我們就像朋友聊天一樣擺龍門陣不就可以了?


 


他拋卻了以往的嚴肅內核,每次節目天馬行空地聊,甚至自己新買了一副眼鏡也能聊上五分鐘,而往往《鏘鏘三人行》一期的時長僅有22分鐘。


 


習慣了在電視上看拿腔作勢的節目的觀眾,第一次看到了一個「不裝」的節目。


 


《鏘鏘三人行》迎來了黃金時期。





圖片由作者拍攝於香港鳳凰衛視


 


梁文道評價竇文濤,說他特別像那種「晚明時期的江南文人」。


 


晚明文學家張岱有一篇很著名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講述自己在雪中泛舟游湖的經歷,裡面的船夫用一個「痴」字來形容這種文人癖好。


 


竇文濤也有著這樣的「痴氣」,不喜交際的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躲在家裡隨興所至地「在梨木長案上賞《女史箴圖》」,或「抓一本書隨手翻到任何一頁往下看」,亦或「在跑步機上看《權力的遊戲》」。


 


《人物》雜誌評價他像「到鄉翻似爛柯人」裡面的樵夫,躲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在一個世外桃源般的深山裡看仙人對弈,哪管人世斗轉星移。


 


竇文濤是一個向內發展的人,而這與崔永元恰恰相反。


 


崔永元是鬥士,是希望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


 


《實話實說》的很多節目,即使在今天看來依然「相當刺激」。


 


打假、反傳銷、揭秘氣功、談論文革、揭露黑哨,當一個節目有著這樣的配置時,「國民級」這三個字,它當之無愧。


 


後來,離開的崔永元也沒閑著,在央視做了《謝天謝地你來了》,固執地就是不要劇本,讓所有演員即興發揮,哪怕犧牲可看性。







崔永元他「軸」啊。


 


他一個非歷史專業的人偏偏要做口述歷史,拖著抑鬱症的病弱之軀四處拉贊助。


 


可這些在「一切向錢看」與結果導向的資本市場中,是顯而易見的格格不入。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那個屬於崔永元《實話實說》的時代,正在漸漸遠去。


 


還是《人物》雜誌,在崔永元四處尋訪老兵的時候採訪了他,並且把那篇稿子作為了那期雜誌的封面報道。





圖片來自《人物》雜誌




封面照片上,人們第一次發現崔永元竟然如此的蒼老。


 


照片旁邊是這樣一行字:「吾有一事,生死與之。」


 



新千年


故人凋零,暗香如故


 


隨著千禧龍年的到來,互聯網時代也在中國大地上悄然拉開帷幕。


 


對於很多曾經火爆的節目而言,新媒介的飛速崛起,使得之前賴以生存的電視媒介已成為明日黃花。


 


隨之而來的,是這些依附於電視媒介節目的漸次凋零。


 




  • 2009年,《實話實說》停播。


 




  • 2016年,《康熙來了》停播。


 




  • 2017年,《鏘鏘三人行》停播。


 


而這些國民級節目的停播,在如今信息過載、受眾注意力被極大分散的年代,也意味著絕唱。


 


再也不會有那樣的時代,再也不會有那樣的人說出那樣的話。


 


可即使這樣,對於崔、竇二人,故事還沒有結束。


 


都說隨著年長,人會漸漸變得溫吞,變得木訥。


 


但這句話很明顯不適用於崔永元。


 


這些年來,變成崔叔的

小崔

在互聯網上征戰殺伐。


 


一個「為泄私憤」而曝光的陰陽合同,就讓范冰冰付出了8.8億的代價。


 


當夠了好人,崔永元又一次證明了即使在這個新的時代,他也不是那麼好欺負的,「你崔叔永遠是你崔叔」。


 


拋卻了《實話實說》主持人的標籤,崔永元如今將自己豎成了一桿旗。


 


而竇文濤依舊待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面徜徉。


 


2018年9月,他新開了一檔旅遊類節目《鏘鏘行天下》,找來當年的「鏘鏘老友」週遊世界,暢談風物人情,在其中「玩」得自在得意。





 圖為《鏘鏘行天下》截圖




這就是他的人生意趣和追求,而這樣的人,往往也註定與時代巨輪的轟轟烈烈無緣。


 


從未有過鴻鵠之志的竇文濤做節目的心態正如香港千千萬萬的打工者一樣:「搵食、摞錢」(打工,賺錢),「像水泥匠一天天重複」。


 


但即使他無心插柳,但當一個節目擁有了十八年的跨度,註定會為這個時代留下注解。


 


正如竇文濤的「鳳凰發小」陳魯豫說的那樣:「堅持一個節目十八年,已經稱得上是行為藝術了。」


 


很多他採訪的人,如今仍然活躍在人們的視線中,只是身上多出了時代的刻痕。


 


例如離婚六次的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


 


對於郎咸平而言,「經濟學家」這四個字是一定要加粗大寫的。


 


在知乎上的「郎咸平」話題下,郎教授最著名的「戰績」莫過於和某繆姓空姐的財產糾紛官司。


 


一個是身家無數的經濟學家,一個是小他二十四歲的美貌空姐,這樣的財產糾紛不得不令人充滿聯想。


 


簡而言之,在二人關係「親密」的時候,郎咸平曾經向這位空姐贈予了兩套上海房產,並以該空姐的名字註冊了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後來在關係破裂後,郎讓前妻以「非法處置夫妻共同財產」的名義將房產收回,並且起訴空姐的公司賠償債務共計900餘萬元。


 


等於二人「白白談了數年戀愛,空姐還惹上了一身債務」。


 


這一手「漂亮」的經濟學與法律操作令人不寒而慄,加上被多位知友實名曝光的「講座中途加錢,索要好處費」的事件,郎咸平在知乎上聲名狼藉。


 


現在回看當年的採訪令人

不禁

唏噓。


 


郎咸平在當時還是一個充滿勇氣的理想主義者,正如當年那千千萬萬躊躇滿志學成歸國的精英海歸。


 





竇文濤無論拋出什麼尖銳的問題他都敢接,回答也往往都能切中要害。



 


甚至到後來,竇文濤都有些覺得問不下去了,他打趣道「你這麼說就不怕證監會生氣嗎?」


 


當年那個還飽含意氣的郎咸平飛快而又乾脆地回答:「氣唄,我說錯了嗎?」







無論是崔永元還是郎咸平,那些將自己投身於時代大潮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像《中國合伙人》中的孟曉駿一樣被悄然改變。



 


可能唯一成功地對抗了時代並保持不變的,只有竇文濤心中的「小世界」。


 


在那裡,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曹澤宇。香港鳳凰衛視新媒體助理內容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全球傳播文學碩士,廣院電視民工,寫字的直男。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人物雜誌、視覺中國、微博截圖、

SOOGIF和

影視截圖,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8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edIn 的精彩文章:

我,今年30歲,離職5次

TAG:Linke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