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艘中國兵船被英國擊沉,曾國藩仔細分析,發現船上缺少關鍵東西

一艘中國兵船被英國擊沉,曾國藩仔細分析,發現船上缺少關鍵東西

同治元年(1862年),東南長江某處,一艘湘軍木質兵船正在正常航行,突然遭到一艘英國鐵甲軍艦炮擊。中國傳統的木質兵船肯定不是洋人軍艦對手,湘軍兵船被擊沉了。當時清朝與英國處於交戰狀態嗎?當然不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已經結束,中英《北京條約》已然簽訂。那麼,英國軍艦為何炮擊湘軍兵船呢?

原因可能令所有人意外,英國人沒有搞清楚這艘中國兵船究竟是哪一方的,他們當成了太平軍的兵船。當時,清廷外交政策已經發生變化,與西方對抗已經轉變為「借師助剿」,畢竟太平軍才是心腹大患。

一艘中國兵船被英國擊沉,曾國藩仔細分析,發現船上缺少關鍵東西

湘軍兵船

事後,英國方面將事件原因歸咎於清廷,說湘軍兵船沒有代表國家的旗幟懸掛,以供辨明國籍,故擊沉湘軍水師兵輪一事責任不在英方,而在於中方沒有國旗標誌,遂產生擊沉湘軍兵輪事件。當然,這裡有英國人強詞奪理的成分,但是船隻沒有標明國籍的旗幟也確實是個問題。

當時,法國公使向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遞交公函,對這件事進行解釋:「外國船,向皆豎立各國旗號,易於認識,設有動移其旗幟,即為犯該國之禁,可以據理折服。」

一艘中國兵船被英國擊沉,曾國藩仔細分析,發現船上缺少關鍵東西

曾國藩

總理衙門在得到法國知會之後,即向兩江總督曾國藩徵求意見:「如我處船亦一律豎立黃色龍旗,外國果能望而知為官船,不敢輕舉妄動。未始非預事防維之一法,即或不然,我亦可執彼國之例,與之辯論。」

曾國藩在對事件進行仔細調查之後,也覺得需要懸掛旗幟,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和誤會,他回奏朝廷說:「水師添設龍旗一節,業經飭商各處······每船另添龍旗一面」,並親自設計了龍旗樣式和尺寸,「尺寸及繪畫式樣,擬用三角尖旗,大船旗高一丈,小船旗高七八尺······均用黃地畫龍,頭向上」。據說這種旗幟的設計與八旗正黃旗的樣式很相似,之所以改成三角形,是因為曾國藩為了避免僭越嫌疑。

總理衙門採納了曾國藩的方案,奏請所有水師船艦懸掛三角黃龍旗作為中國官船旗號,這個方案也得到清廷認可。不久,總理衙門照會英法俄美四國,以三角黃龍旗為國旗,並向各國公使解釋,以後遇有黃龍旗,即為中國官船,應照外國之例,不得擅動。

一艘中國兵船被英國擊沉,曾國藩仔細分析,發現船上缺少關鍵東西

三角黃龍旗

從此之後,原本作為皇家象徵的龍旗成為中國的國旗。同治五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再度正式重申了旗式「斜幅黃色,中畫飛龍」。最初的三角黃龍國旗只限於水師官船使用,1869年福建船政局設計製造的萬清號下水時,掛的就是三角斜幅青龍黃旗。1882年,向英國定製的超威、揚勇艦完工,丁汝昌率水師官兵前往英國接受超威、揚勇軍艦時,中國駐英大使曾紀澤親手將三角黃龍旗升上超威、揚勇的旗杆。

1887年,英國顧問琅威理帶隊赴英國和德國接受靖遠、致遠、經遠、來遠4艦時,升掛的也是三角斜幅青龍黃旗。同治元年後,三角黃龍旗作為中國國旗普遍用於水師艦船,以表明象徵國家形象。

一艘中國兵船被英國擊沉,曾國藩仔細分析,發現船上缺少關鍵東西

北洋水師

隨著黃龍旗的使用,其使用的範圍也不斷擴大至外交等方面,而不再僅僅局限在水師艦船使用。1868年,卸任的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代表中國出使歐美諸國時,也是以龍旗作為國旗。從此之後,在外交場合,三角黃龍旗作為中國國旗也成為一種慣例。

1876年,美國費城舉行世界博覽會,中國展覽館兩側轅門懸掛的就是「黃地青龍旗」。光緒初年,中國派遣幼童留學美國,在美國幼童的居住地「屋頂升黃龍旗」。三角黃龍旗在同治元年制定以後,隨著在各場所的使用,西方國家普遍承認和認同黃龍旗作為中國國旗。

一艘中國兵船被英國擊沉,曾國藩仔細分析,發現船上缺少關鍵東西

蒲安臣使團

但是,當時西方諸國使用的國旗普遍是長方形,而中國的國旗是三角形,似乎還有一點沒有與世界接軌。1876年,郭嵩燾出使英國,見西方各國國旗「皆長方,橫寬七八尺,豎長四五尺」,便認為三角黃龍旗三角式與列國國旗樣式不合,與國際體制不合,且頗不美觀。其實,不僅是與國際不接軌,而且郭嵩燾同還認為「其用尖角旗,亦自古無此制也」,就是三角旗也不符合中國古代傳統。

在剛剛開眼看世界的中國,郭嵩燾其人還被很多人視為數典忘祖的漢奸。在國旗樣式的問題上,郭嵩燾的意見還被很多人視為僭越,旗幟方案應該是天子決定,哪裡輪得到他一個臣子置喙。

一艘中國兵船被英國擊沉,曾國藩仔細分析,發現船上缺少關鍵東西

郭嵩燾

直到1888年,清廷才意識到三角形國旗不合體制,決定「重定旗式,以崇體制」,規定「國旗改為長方式,照舊黃色,中畫青色飛龍」。同時國旗的尺寸也得以與國際體制符合,同治元年黃龍旗制定之初,關於國旗尺寸,曾國藩曾以船隻大小定尺寸二稱『大船旗高一丈,小船旗高七八尺」,這樣顯然不合國際體制。

直到1888年三角黃龍旗改為長方式黃龍旗後,清廷就國旗的尺寸進行了重新設計,曾認為「其寬長尺寸須與升掛之處合宜」,並按「尺寸分為大小四號,頭號橫長一丈五尺六寸,直寬一丈六寸五分,二號橫長一丈三尺九寸,直寬九尺五寸,三號橫長一丈一尺五寸,直寬七尺六寸,四號橫長九尺六寸,直寬六尺三寸」。這樣的國旗尺寸設計方案已經與西方各國非常接近,現代意義的國旗才算確立。

一艘中國兵船被英國擊沉,曾國藩仔細分析,發現船上缺少關鍵東西

長方形黃龍旗

黃龍旗從皇家象徵成為國家象徵,也成為很多人心目中中國的符號。晚清名人康有為曾有一句詩,「舞我黃龍旗兮,橫絕地球春」,詩中充分表現出了對龍旗的認同和對龍旗國家象徵的認知。保台英雄丘逢甲也曾以黃龍旗做過一首詩:「我工我商皆可憐,強弱豈非隨國勢。不然十丈黃龍旗,何嘗我國無名使。」


從1888年長方形黃龍旗成為正式的中國國旗之後,直到1912年,這面中國的第一面國旗一共只飄揚了20餘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