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果說怕死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那要怎麼通過實驗來證明

如果說怕死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那要怎麼通過實驗來證明

接著來說《怕死》這本書,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作者是怎麼通過實驗來證明,文化世界觀和自尊這兩種心理機制,會影響人類行為,進而說明,為什麼怕死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

如果說怕死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那要怎麼通過實驗來證明

作為實驗心理學家,三位作者設計了一種名叫「死亡將至」的實驗方法,巧妙地解釋了死亡恐懼和人類行為之間的關係。心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通過實驗來模擬真實情景,觀察實驗對象的反應。但是要驗證和死亡有關的理論可不容易。要怎麼才能設計出合適的實驗呢?畢竟不能真的把實驗對象放在有死亡風險的環境中吧。作者的設計很巧妙,他們把實驗對象分為兩組,提醒一組人死亡終將到來這個事實,而對另一組的則不提醒,然後觀察實驗對象的後續行為。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看到,那些意識到死亡難以避免的實驗對象,會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

如果說怕死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那要怎麼通過實驗來證明

我們先來看看,他們是怎麼驗證文化世界觀、死亡恐懼和人類行為,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的。他們用前面說的方法設計了一個叫「審判妓女」的實驗,具體來說,就是讓一群法官去裁決妓女案件,然後決定保釋妓女需要的條件。其實法官每天幾乎都會去裁決類似的案件,但是在這個實驗中,一組法官,只需要正常審判就可以,而另一組的法官,在判案之前要填寫一份問卷,這個問卷一開始要求法官描述一下自己死的時候會有什麼感覺。說白了,就是在提醒這些法官,人都會死,請你現在想想自己要死的那一天吧。然後法官們稍作休息就回到庭上開始審判。我們的心理學家就想看看,這些意識到死亡終會到來的法官,會不會改變判罰的尺度呢?有人可能會說,結果當然不一樣了,如果我們知道了大家都要死這麼傷感的事實,心理肯定覺得人生苦短,得手下留情,說不定能夠對嫌疑犯仁慈一點。但實驗結果卻恰恰相反,沒有回答問卷的法官,認為嫌犯只用繳50美元的保釋金就可以了。然而被提醒了死亡的那群法官,認為嫌疑犯應該支付9倍的保釋金。

如果說怕死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那要怎麼通過實驗來證明

怎麼解釋剛才這個實驗的結果呢?心理學家認為,法官應該是最遵從自己「是非觀」的群體,嫌犯的行為在法官看來是違反自己「是非觀」的,所以一旦聯想到死亡終將到來的事實,法官們就會加大對嫌犯的懲罰力度。這種行為實際上就是在維護他們自己的「是非觀」,也就是在維護他們的文化世界觀。

如果說怕死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那要怎麼通過實驗來證明

為了維護文化世界觀,人不僅會讓人加大對所謂「錯誤」的懲罰,還會加大對所謂「正確」的獎勵。在一個類似的實驗中,有人向警方告發了一個非常危險的罪犯,心理學家設計的實驗室,警察作為實驗對象,需要給告發者一定經濟獎勵。同樣,一組的警察也做了提醒他人終有一死的那個問卷。結果是,這一組警察把獎勵數額提高到了原來的3倍。

如果說怕死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那要怎麼通過實驗來證明

這兩個「死亡將至」實驗,巧妙地說明了:一旦開始焦慮於死亡問題,會讓人更緊地擁抱自己所處世界的道德標準,也就是文化世界觀,這就會影響他後續的行為。

除了世界觀以外,心理學家也用同樣的實驗驗證了死亡恐懼和自尊的關聯。結果也是同樣顯著。舉個例子吧,有人覺得自己開車技術高超,自己的生命意義在於做一個優秀的車手,一旦這些人被提醒了死亡將至,他們在模擬器中不但沒有減慢車速,反而會開的更快。還有一些人會覺得抽煙這個行為會給自己提高魅力指數,如果提醒他們人生逃不過死亡以後,他們不但沒有開始戒煙,反而抽的更多了。這些實驗都說明了,如果某些行為讓人覺得能夠增加自尊,意識到人終會死的人,會更依賴這些行為。

如果說怕死是人類行為的驅動力,那要怎麼通過實驗來證明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百八文化百科 的精彩文章:

明朝滅亡三大困局,這次來說說最後一個,平不掉的黨爭
明朝滅亡三大困局,今天來說說第一個,搞不好的經濟

TAG:六百八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