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哪部經是佛弟子必修的經典?依據是什麼?

哪部經是佛弟子必修的經典?依據是什麼?

《地藏經》是中國佛教里流傳甚廣的一部經典,是釋迦牟尼佛為報母恩,升到忉利天宮,為母親摩耶夫人所說的一部經。

佛陀慈悲臨涅槃前,愍念許多眾生尚未悟道,沉浮於苦海,而無依止,特將吾等閻浮提眾生,殷勤咐囑給地藏王菩薩:「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以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頗有託孤之意。地藏王菩薩受此重託,而發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地藏王菩薩更是一位孝順的菩薩,其在因地時曾兩次示現女身,即婆羅門女和光目女,為救亡母,而發廣大誓願,要度盡一切罪苦作惡眾生。以此因緣,古德稱《地藏經》為佛門孝經。

《地藏經》雖然講的多半是事相,但以事顯理,暗合道妙。自心能造善,也能造惡,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故知天堂地獄皆是「業感所成所化」。

《地藏經》對每個學佛的人關係都是非常密切的,實際上《地藏經》可以說是四眾佛弟子必修的經典。為什麼這樣提?有沒有根據?這裡談談幾點依據。

《地藏經》是佛門的一部孝經

佛門有三部孝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盂蘭盆經》、《地藏經》。孝道是佛法的基礎,孝親是做人的基礎,度眾生就是孝親的擴大。

《華嚴經》告訴我們「天下男子是我父,天下女子是我母」。這個就是孝親的擴充,發展。反過來說,一個連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怎麼能夠相信他會愛護眾生,會救度眾生呢?所以,離開孝道就沒得佛法,佛法就是孝道的擴展和深入。《梵網經》告訴我們「孝順父母、師長、三寶」。孝順是至道之法,孝名為戒。這個對於孝道的解釋,就非常之透徹了。

這部《地藏經》說,地藏菩薩示現婆羅門女、光目女,孝親度親的事迹,地藏菩薩正是以一念孝親之心,而發展為「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偉誓願。這個就是給我們修行的人作出了典範。父母就是堂上的佛,在家不孝父母,而到廟裡頭去求佛菩薩保佑自己的獨生子女,不可能如願。

《地藏經》是佛陀的遺囑

佛陀在圓寂前,有兩部遺囑。一部是《佛遺教經》,《遺教經》重點是對出家弟子講的。它告訴我們佛滅度以後,以戒為師,戒律住世就是佛住世。這個對於出家人來說必須遵守,佛教有沒有前途,會不會滅亡,就看我們對於佛陀最後的遺囑如何看待。

另外一部遺囑就是《地藏經》。朱鏡宙居士專門寫了一本書,名稱叫《論地藏經是佛對在家弟子的遺教》。他這個提法有道理,因為《地藏經》里說,佛對地藏菩薩託孤,在忉利天宮託孤,托的什麼呢?這個範圍就廣了,時間就長了。就是從佛滅度後到了彌勒菩薩成佛之前,這一長段時間內所有的眾生都包括在內,著重在人道,天道。為什麼在人道,天道?因為人、天道的眾生是法器,人天道的眾生容易修行。容易成佛,把人、天道的眾生度了,就有更多的人來做度眾生的工作。這遺囑涉及的時間長,範圍廣,也體現了佛的悲心之深重,怕我們墮入三惡道,叫地藏菩薩要多方的保護,救度,這個就恰恰像家庭父母臨終的時候,諄諄地告誡,反覆的叮嚀,所以佛陀講《地藏經》,十方諸佛都來出席,都來讚歎,就顯示了這部遺囑的重要,也說明了十方諸佛對於眾生都是如母憶子。因此這部遺囑也可以說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共同的遺囑。

當年弘一大師在聽講《地藏經》的時候,情不自禁在講堂里忍不住放聲大哭。今天我們學這部經,應該生起佛恩深重難報的思想,不忍聖道衰,不忍眾生苦,才發得起菩提大願。我們大家都應當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負佛陀的遺囑,荷擔如來的家業。《地藏經》最後一品「囑累人天品」,佛是這樣說的,概括起來有四句話:「現在、未來天人眾,吾今殷勤咐囑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墮在諸惡趣。」怕我們墮三惡道。我們學習了這個,使我們體會到,我們作為佛教徒,必須知恩報恩,體會到佛恩深重,很難報答。

《地藏經》是為人處事的教科書

凈業三福第一福就是講做人,這就是大乘佛法的基礎,也是凈土法門的基礎。《地藏經》首先提出來的就是凈業三福,特別是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非常具體,讓我們懂得,教導我們不離日常生活來修學佛法,實際上就是如何做人,如何處世,如何居家,乃至於出生、死亡、疾病等等日常生活當中應當怎樣做,就是《地藏經》告訴我們的。能夠依《地藏經》修行,你就能止惡行善,消災免難。這個非常具體的指導,只要我們能夠這樣做,必然得到很大的利益,所以說這部經對我們做人處世非常有用,這是一部做人處世的教科書。

《地藏經》是具體講因果規律的經典

「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懂「因果」就不懂得佛法,不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受用。虛雲大師說得很明白:「『因果』二字把佛所說的法概括無餘了。」這個結論不是隨便下的,離開了因果就沒得佛法。他又說「『因果』二字是一切聖凡、世間、出世間都逃不了的!」不僅是我們凡夫逃不了,有神通的人也逃不了。他用這個「逃」字,這個字份量很重。

印光大師說:「諸佛成正覺,眾生墮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凡夫一天到晚種的是殺、盜、淫、妄的因,當然得的果報就在六道輪迴裡面受苦果。種污染的因,當然得污染的果報。種清凈的因,才得清凈的果報。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則不敢作惡;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肆,肆則無所忌憚。經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正是如此。」又說:「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亂」。所以我們今天作為佛弟子,必須明因識果,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虛雲大師提出學道的先決條件,第一個就是深信因果,第二個就是嚴持戒律,因為你不信因果就守不住戒律。所以這一點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關係都非常密切。《地藏經》對因果談得很具體,這個是絕對真實不虛,沒有信心的人把這部經看成神話,那就錯了,那就得不到真實受用。

從以上四點說明了《地藏經》是佛門的一部孝經,是佛說的遺囑,是做人處世的教科書,是學習因果的重要經典,所以我們從這四個方面就可以說明這部經典應是佛弟子必修的經典。

寺院理念

善心善行:倡導公共文明

文明敬香:一人燒一支香

垃圾不落地,你我都得利

文明祭祀:子孫顯達福慧多

三零:零經濟 零商業 零門檻

經典回顧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友情鏈接

五老峰下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因家庭不如意而想出家,是否可以?
人生的種子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