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GDP增長「穩中有緩」走至6.5%「三個確定」支撐穩定運行

GDP增長「穩中有緩」走至6.5%「三個確定」支撐穩定運行

來源:經濟觀察報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8年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超65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用「穩中有緩」來表述當前的經濟態勢。他說,「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經濟運行穩中有緩。」

今年年初的全國兩會確定2018年的GDP全年增速目標為:6.5%左右。

毛盛勇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總的來看,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改善。同時也要看到,外部挑戰變數明顯增多,國內結構調整陣痛繼續顯現,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穩中有緩,下行壓力加大。

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院長趙彥雲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當下,消費對經濟的增長依舊發揮著主要作用。具體來看,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4299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2%,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2%,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

儘管接下來中國經濟仍將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毛盛勇表示,有「三個確定」將會幫助中國對沖外部不確定性,並支撐經濟的平穩運行。這個「三個確定」分別為:中國經濟韌性強、基本面好、改革紅利將繼續釋放;「六穩」政策的效應將不斷顯現。

「六穩」是指,今年7月3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針對下半年經濟工作提出的: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10月19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對2018年三季度GDP數據點評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明,「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經濟增長穩中有緩,消費基礎作用則繼續鞏固。」該機構總結說,兩大主因導致三季度經濟增速下滑,分別為:外部不確定性加大和基建投資增速下滑。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表示,為應對今年底和明年初經濟增長進一步下行的壓力,宏觀政策適時適度逆向調節很有必要。預計未來宏觀政策將更有針對性,既會有一系列具體的短期政策,也會有相應的中長期應對舉措。

消費

在10月1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毛盛勇表示,「國內經濟發展也有很多確定性因素,比如中國經濟的韌性比較強,經濟運行的基本面比較好。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改革開放紅利將繼續釋放,這也是確定的。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六穩」政策的落實力度,政策效應也會不斷顯現,這也是確定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相比於上半年的78.5%回落了0.5個百分點。對GDP同比增速的拉動率為5.2%,較上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對經濟觀察報說:「目前消費增長受到收入、房地產與高端供給不足三方面制約。中國收入差距在繼續擴大,富人邊際消費傾向低,導致整個社會邊際消費傾向降低。對中低收入階層居民而言,快速上漲的房價意味著要耗費更多的槓桿空間來滿足基本購房需求,房地產對消費形成擠出效應,導致有效需求不足,而高收入階層居民面臨的是供給無法滿足需求的約束。」

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281元,同比名義增長8.5%,比上年同期加快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名義增長6.5%,加快0.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名義增長12.0%,加快3.4個百分點。

收入方面,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5元,同比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均超過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

對於人均收入增速超過人均支出增速,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院長趙彥雲表示,一方面短期內,消費支出與人們對經濟預期有著密切關係,經濟形勢不太好,人們不太願意消費與投資,另一方面消費仍然具有很大的潛力,收入增長後,消費會隨著收入增長得到進一步增長,進而拉動GDP。

投資

在投資方面,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483442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比1-8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3%,增速比1-8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6.5%。

基礎設施領域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抓手,依賴於政府投資,但在地方財力緊張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唯一合法手段是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按照全國人大通過的2018年財政預算,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是1.3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500億元。

在10月18日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與中國經濟展望報告》發布會上,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面對今年上半年經濟下行的壓力與趨勢,政府層面確實在採取系列措施,希望藉助投資拉動GDP方面。但因為房地產投資存在諸多限制,只能發展基建,基建又受制於地方債務約束,便只能通過發行專項債的方式來釋放基建,形成對投資和經濟的支撐。

但是另一方面,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專項債券發行總額僅為3673億元,不到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的30%。2018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持續下滑,由1-2月的7.9%下降至1-6月的6%。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3%,,相較2017年上半年21.1%的增長率,下降幅度顯著。

7月以來,一系列來自政策層的措施和發聲不斷釋出,以期扭轉2018年上半年表現不佳的基建投資。

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快專項債發行,8月14日財政部下發《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對專項債發行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文件指出各地至9月底累計完成新增專項債券發行比例原則上不得低於80%,即到9月底前需發行1.08萬億元,剩餘的發行額度應當主要放在10月發行。

近萬億地方專項債發行藉此迎來提速。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8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量達8830億元,同比增加87.98%,其中專項債券5266億元。9月份,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7485億元,其中,專項債券6740億元。

在融資端發力的同時,多地項目端的儲備、審批和投放開始提速。

2018年7月中旬起,暫停近一年的城市軌交建設審批正式重啟。長春和蘇州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相繼獲批,項目總投資分別約為787.32億元和950億元。與此同時,河北、江西等地在近期集中開工了一批重大項目。10月9日,河北唐山市舉行第三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集中開工了151個項目,總投資813億元。福建省發改委的數據顯示,全省三季度集中開工重大項目227個,總投資1799億元。

潘向東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雖然1-9月基建投資增速繼續下滑至3.3%,但是應該看到下降速度在放緩。同時,基建對GDP的拉動作用還有一些滯後作用,預計四季度,各地將加快專項債券資金使用,財政支出增速上升,而且隨著政府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信用緩解渠道,基建對民間投資的拉動也將上升,進而帶動整體GDP平穩增長。」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牛犁說:「基建發力是應對上半基建投資下滑的一個正常的措施,是年初兩會便已定下的目標,只是現在仍未完成,但這並不意味著要重啟新一輪基建潮。當下投資嚴重拖累經濟的增長,基建發力是為了讓固定資產投資回到正常水平,而不是藉此推動經濟的增長,經濟的增長的主要動力仍是消費。」

進出口

外貿方面,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222839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18585億元,增長6.5%,加快1.8個百分點;進口104254億元,增長14.1%,加快2.5個百分點。進出口相抵,順差14331億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8.3%。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光輝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前三季度,穩中向好的進出口態勢主要包括兩方面原因。「首先從政策角度來說,鼓勵進出口的系列政策的效果進一步顯現。其次從市場角度來看,市場在進一步的發揮作用,比如對新興市場的出口增長的比較快,特別是對金磚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表現的比較明顯,國內中西部出口快速增長也拉動了中國整體進出口的增長。

具體的貿易數據也證實了李光輝的觀點。1-3季度,中國對俄羅斯、波蘭和哈薩克進出口分別增長19.4%、11.9%和11.8%,中國中西部的13%出口增速,遠高於6.5%整體增長速度。對於未來中國貿易的發展,李光輝表示,中美貿易摩擦肯定會產生一些影響,但是從未來整體發展看,能產生多大影響還需要時間來進一步的觀察。

當下,6.8%、6.7%、6.5%的前三季度GDP數據均已出爐。牛犁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今年以來,內外部的環境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7月3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便已提出「穩中有變」。但因為前三季度有6.7%的GDP增速,預計達到6.5%左右的全年GDP增速目標,沒有任何問題,預估2018年全年GDP增速在6.6%左右。

管清友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短期經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四季度經濟有可能在6.5%甚至以下,明年一季度的壓力會更大,未來中國仍需要堅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建議,未來應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要加大基建補短板力度。另一方面,要發揮好財政政策在擴內需方面的主導性作用,可考慮適當提高財政赤字容忍度,必要時可恢復至3%的赤字率,通過定向增加財政支出重點支持醫療、教育、環保、租賃住房等公共支出,著力緩解內需走弱壓力。此外,財政政策在引導和促進民間投資方面要發揮更大作用。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稱,未來還需要進一步深化重大改革,以全面擴大開放激發國內市場活力,加快推動減稅降費進程,繼續推進個稅及養老改革,保證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與GDP增速持續同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美圖:美拍整改轉型月活下降,美圖秀秀即將轉型社交,下調評級至「持有」,目標價4.31港元
空頭撤退黃金進入消化模式 不要被鮑威爾鴿派言論迷惑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