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曬娃不招煩,還得豐子愷

曬娃不招煩,還得豐子愷

〖 曬娃 〗

不是什麼新鮮事

今年誕辰120年的漫畫大師豐子愷

是有名的「曬娃」高手

1925年12月

在鄭正鐸的策划下

初出茅廬的豐子愷

出版了第一本漫畫集

《子愷漫畫》

這是中國第一本署名「漫畫」的集子

1925年《文學周報》社出版《子愷漫畫》

畫集里大部分兒童像

都是豐子愷自家的娃

阿寶、軟軟和瞻瞻

被寫生的時候

〖 FRIST STEP(第一步)

不過因為印刷問題

1926年重新出了新的版本

讀者需要自己看一頁裁一頁

1926年1月,《文學周報》社重新出版的《子愷畫集》

大到人生第一步

小到夜裡做的夢

幾個孩子的日常

沒有什麼是不能「曬」的

姐弟

〖 爸爸不在的時候 〗

瞻瞻底夢

豐子愷曬娃

不僅不招人煩

還有大把人買單

鄭振鐸、夏丏尊、朱自清、葉聖陶

不僅是「家庭真人秀」的忠實讀者

還為豐子愷「打廣告」

如果豐子愷有微信

那他在別人的朋友圈裡

很可能是這樣的畫風

瞻瞻底車(一)黃包車

瞻瞻底車(二)自行車

並且

很可能天天刷屏

因為根據後人的推算

豐子愷這樣的作品

一天可能得要畫好幾張

孩子就是他創作的源泉

「我的心為四事所佔了:

天上的神明與星辰,

人間的藝術與兒童。」

阿寶赤膊

〖阿寶兩隻腳 凳子四隻腳〗

豐家的孩子長多大了

做了什麼

讀者盡在掌握

在序中

豐子愷講述了自己的私心

「我的孩子們!

憧憬於你們的生活的我,

痴心要為你們永遠挽留這黃金時代在這冊子里。」

除了自家孩子

隔壁二十三號的鄰居鄭德菱

作為瞻瞻的青梅竹馬

也傾情出境

德菱小妹妹之像

豐子愷還「幫著」瞻瞻

寫了一篇《華瞻的日記》

「我最歡喜鄭德菱。

她同我站在地上一樣高,

走路也一樣快,

心情志趣都完全投合。

寶姊姊或鄭德菱的哥哥,

有些不近情的態度,

我看他們不懂。

大概是他們身體長大,

稍近於大人,

所以心情也稍象大人的無理了。」

研究(三)

研究(四)

豐子愷自稱是「兒童崇拜者」

從不掩飾對兒童的讚美

「天地間最健全的心眼,

只是孩子們的所有物,

世間事物的真相,

只有孩子們能最明確、最完全地見到。」

〖 嘗試 〗

〖 創作與鑒賞〗

孩子們的好奇和嘗試

只要無傷大雅

在他眼裡都值得鼓勵

還要記錄下來

教育(一)

教育(二)

作為一個教育家

他不僅尊重自家孩子的天性

還畫了不少漫畫

諷刺扼殺兒童個性的教育方式

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

是他教育孩子的課本

剪冬青聯想

入坑的群眾不用擔心「斷更」

豐子愷的「漫畫直播」超長待機

走到哪裡畫到哪裡

輕鬆掌握豐家從下一代

到下下一代的長勢

阿寶十二歲

十二歲與五歲

〖 眉長鬢青——女兒十九歲 〗

雪君初次畫象(外孫)

朝嬰落地八小時後畫像(外孫女)

阿寶14歲那年

豐子愷不僅為女兒畫了一張像

新出的漫畫集《人間相》

序言是寫給女兒的《送阿寶出黃金時代》

裡面是一個父親滿滿的憐惜和不舍

「你出黃金時代的「義往」,

實比出嫁更「難復留」,

我對此安得不「結中腸」?

所以現在追述我的所感,

寫這篇文章來送你。

你此後的去處,

就是我這冊畫集里所描寫的世間。

······

我對於你此行很不放心。

但希望你努力自愛,勿貽我憂而已。」

升學機

戰後

狹路

《人間相》里

豐子愷描繪的阿寶去處

記錄了當時的真實世界

和他對世界的悲憫

賣金元寶的祖母

施粥

八十七歲

不管生活狀況多麼局促

豐子愷喜歡跟孩子們一起玩

逃亡到重慶時

被作家劉以鬯親眼看到

他幫孩子們和泥做麻將牌

「幾個孩子喜歡玩麻將,

只好自己動手做。」

〖我到過十三省〗

豐子愷曾問瞻瞻最喜歡什麼事

瞻瞻答「逃難」:

「就是爸爸、媽媽、寶姊姊、軟軟……娘姨,

大家坐汽車,

去看大輪船。」

〖勝利之夜〗

除了童心

豐子愷的漫畫里的慈悲心

跟他一心向佛有關

《護生畫集》其中一個版本的封面

〖 眾生 〗

出自護生畫集第一集

弘一法師題寫

1927年

豐子愷拜弘一法師為師

這年開始

豐子愷畫

弘一法師題字

師徒合作《護生畫集》

孩子們也出鏡了

兒戲

!!!

1929年

在法師50歲生日時

第一集《護生畫集》(50幅)完成

〖 中秋同樂會 〗

出自護生畫集第二集

弘一法師題寫

〖 盥漱避蟲蟻 〗

〖 漏網 〗

弘一法師60歲壽辰時

豐子愷畫了第二集(60幅)祝壽

於是

弘一法師要求豐子愷

七十歲時畫七十幅,

八十歲時畫八十幅,

一直畫到一百歲。

豐子愷允諾,

「世壽所許,定當遵囑。」

〖 小貓似小友 〗

出自護生畫集第三集

葉恭綽撰寫

〖 殼弱故友之 〗

出自護生畫集第四集

朱幼蘭題寫

〖 重生 〗

出自護生畫集第五集

虞愚書寫

〖 馬識其母 〗

出自護生畫集第六集

朱幼蘭題寫

弘一法師圓寂後

豐子愷每十年出一集《護生畫集》

從1927年到1973年

至最後一卷時

有感生命將盡

提前幾年完成

實現了他的約定

幼女豐一吟回憶

父親住在上海宅子日月樓的陽台

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畫稿

〖 媽媽稿子寫好了沒有? 〗

〖 日月樓中日月長 〗

豐子愷與夫人徐力民生有七個孩子

他不是中國傳統中常見的嚴父

甚至有些寵溺

但慈父無敗兒

因為他長懷童心

尊重天性 言傳身教

更因為他真正把每一個孩子

當做一個獨立的人

「世人以膝下有兒女為幸福,

希望以兒女永續其自我,

我實在不解他們的心理。

我以為世間人與人的關係,

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良倉 的精彩文章:

一把紙做的竹傘,獲「設計界奧斯卡」,能抵禦5級風雨
他拍到了時尚的形狀

TAG:良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