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精品推介—汪友棠人物玉壺春瓶

精品推介—汪友棠人物玉壺春瓶

汪友棠;新安畫家、景德鎮瓷畫家。原名榮棣,後單名棣,以字行,號柳村,又號閣山樵隱,安徽黟縣碧山(古稱黃陂)人。室名逸致室、友竹居、修竹軒、修竹草舍、修竹山房、雲溪山館、芸香館、培祿軒。初為清末國子監(明清兩代的最高學府)學生,後以畫鳴江浙皖贛間,時稱「古黟名儒」。《黟縣四志》說他「黃陂人,監生,補用都司,體修偉,為人寡言笑,好讀書,矜節操,尤長於畫,光緒中東之役奮然請纓從征,至閩以勞績得獎都司補用,充灣邊角尤員嗣,挾丹青遨遊南北,珍其畫者多延而禮之。子東鰲以商籍考取浙江高等警官。」汪友棠于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精,成就不亞於同光以來三大家。所作以瓷畫為主,除淡彩、粉彩、金彩、墨彩、藍彩、珊瑚紅描金、刷花、貼花及綜合裝飾外,也有國畫作品傳世。他的書法宗二王一派,又工小行楷,兼法魏碑筆意,用筆遒勁,有縱橫奇峭之趣。汪友棠名重一時,不僅作品大受青睞,流傳最多,無人可及,且弟子眾多,影響頗大。因而到了宣統、民國以後,其晚年作品多是弟子偽作。他的作品,見於光緒十四年至民國二十一年間。大概活躍於光緒中期至民國前期。

粉彩從康熙晚期創燒,雍乾達到鼎盛,後歷朝流行不衰,正是由於繪瓷技術的發展與提高所帶來的表現手法的多樣性,而乾隆也恰恰喜歡這種多樣性及豐富性,造成了乾隆御窯瓷藝的高質量與表現的完美性。相比秀麗淡雅的雍正粉彩,乾隆粉彩工藝繁縟,形制豐富,再加上吸收了西洋畫法,多用纏枝花,看上去雍容華貴,美不勝收,在近年來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堪稱寵兒。

玉壺春瓶又叫玉壺賞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凈水瓶演變而來。基本形製為撇口、細頸、圓腹、圈足。玉壺春瓶的造型定型於北宋時期,在當時是一種裝酒的實用器具,後來逐漸演變為觀賞性的陳設瓷,是中國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形。

玉壺春瓶的基本造型是由左右兩個對稱的「S」形構成,線條優美柔和。元代玉壺春瓶承襲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體形瘦長。造型除圓形外,還有八方形。釉色、紋飾華麗豐富,已從宋代的實用酒器轉變為陳設器。明代的玉壺春瓶和元代清秀瘦長的器形相比,器身有粗壯的趨勢,圓腹漸趨豐碩,瓶頸加長,重心下移。早期洪武時期的玉壺春瓶,還具有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風格,外廓曲線與下腹曲線的轉折比較明顯,有些憨笨的感覺,比不上元代玉壺春瓶造型的優美與舒朗。發展到明代中期以後,玉壺春瓶的造型趨於細膩圓潤,優美流暢。明代的玉壺春瓶以青花品種最為常見。主題紋飾常常以雲龍、梅、蘭、人、花鳥、纏枝蓮等為主要裝飾圖案。

近日深圳永樂有幸徵集到一件汪友棠人物玉壺春瓶;該器物重96g,高10cm,口徑3.8cm;敞口,束頸,圓鼓腹下垂,圈足,造型秀美典雅。胎質細膩潔白,胎體輕薄,釉汁潔白潤澤,釉色瑩潤亮翠,釉面瑩潤如玉,外壁用粉彩繪畫著一女子身著襦裙,認真的看著一封信,整體布局層次豐富,疏密得宜,色彩濃淡深淺變化雅緻,顯得生動逼真。此瓶不僅形制優雅,富麗堂皇,畫工和色彩更是出類拔萃,代表了民國時期觀賞瓷器瓶的最高工藝水平。

在瓷器世界中,粉彩是唯一能撼動青花霸主地位的瓷器,由於粉彩的色彩豐富、色調淡雅柔和,做工精美,自問世後,立即成為清朝皇室的新寵。而且直到現在,粉彩依舊備受人們的青睞。翻開近年來中國陶瓷拍賣成交表,粉彩瓷器從2000年開始,價位連年飆升,一直以來其價格就佔據清瓷中的金字塔尖。特別是那些系出名門、流傳有序或被藏家多年秘藏、鮮有露面的曠世稀珍現身市場,便會掀起一波競購狂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永樂文化 的精彩文章:

1953年貴州茅台酒值多少錢
「英國貿易幣」在市場上的趨勢

TAG:深圳永樂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