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河圖洛書之謎

河圖洛書之謎

河圖洛書之謎

「河圖」、 「洛書」是華夏文化的源頭。《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個聖人就是人類文化始祖伏羲。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書」畫成八卦,後來周文王又依據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並分別寫了卦辭。

河圖洛書之謎

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

2014年11月11日,河圖洛書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圖洛書之謎

《河圖》、《洛書》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這是中華的文化,是易經八卦和陰陽五行術數之源。傳說是伏羲目睹龍馬背負石圖,從而演算八卦得到《河圖》《洛書》一直無人得見,直到宋代才出現。這是否是伏羲所著原圖,由於歷史久遠,其真實性,很難考證,河圖洛書之謎至今未解。

河圖洛書之謎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

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

河圖洛書之謎

「河圖」、「洛書」是華夏文化的源頭,《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個聖人就是人類文化始祖伏羲。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書」畫成八卦,後來周文王又依據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並分別寫了卦辭。

河圖洛書之謎

「河圖」、「洛書」最初的形狀是什麼樣子?隨著世紀的流轉,今天人們已經難以尋覓其真相了,但從一些史籍殘留記載看,它的慧根是很古遠的。在人類初始時期,聖人依據自然物象的一些特徵,模仿刻在龜背和獸骨上,以作為經驗對人們的生存起到一種警示作用。因為它是經驗所積聚,所以往往比較靈驗,一定程度上能使人們逢凶化吉,後來逐漸被人們視為神靈祥瑞之物。我們從已出土的商代大量的甲骨文多刻在龜背和獸骨之上,內容又多為占卜之辭可以得到印證。中國遠祖先民對龜和龍都很崇拜,在流傳下來的遠古神話和先秦典籍中,多見記載。如《 莊子·逍遙遊 》就寫到:「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這裡的「 冥靈 」多數學者都認為是指神龜。在《莊子》一書中不止一次提到神龜,而且也多和長壽、吉祥有關。神龜和龍馬以及蛇、鹿、熊、羆、貔、貅、貙、虎,還有一些飛鳥,如燕子等,可能都是早期不同部落先民的圖騰崇拜,是不同部落民族的徽標。 司馬遷 在其著作《史記·五帝本紀》中有一段記載:「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這是中國歷史上炎帝和黃帝在阪泉開展爭奪中原的一場大戰,戰爭打得很激烈也很殘酷,《新書·益壤》稱當時的戰場是「流血漂杵」,雖有誇大之處,但可以說明當時這場戰爭進行的確實很激烈。在這場戰爭中,黃帝居然能驅使熊、羆等猛獸參加戰鬥,為這次戰爭增添了神奇的色彩。這些猛獸實際就是當時一些部落的圖騰崇拜,不同的部落以各自鮮明的族標跟隨著黃帝參加戰鬥。 阪泉之戰 以黃帝的勝利而告終,它導致了炎、黃兩大部族的融合,華夏民族由此而正式形成,並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成分。而黃帝族則是以龍為族標的部落。所以,後來龍就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徵。「阪泉之戰」的神話實際是對當時炎、黃兩個 部落大戰 歷史事件的記錄和解釋。

河圖洛書之謎

河圖洛書在宋代初年才被發現,出土於河南洛陽,它們始傳於宋代華山道士陳摶,他提出的圖式叫作《龍圖易》,《宋文鑒》中載有《龍圖序》一文,講到了龍圖三變的說法,即一變為天地未合之數,二變為天地已合之數,三變為龍馬負圖之形,最後形成了河圖、洛書二個圖式。但是,陳摶在龍圖三變之後,沒有提到河圖、洛書的名稱。河圖洛書之謎究竟是何人所創作?

河圖洛書之謎

第一次給這兩幅圖命名的是北宋易學家劉牧,他精研陳摶所傳《龍圖易》,著書《易數鉤隱圖》,於是,河圖洛書才為世人所知。當時,對採用「圖十書九」,還是「圖九書十」有過爭論,最終定位於圖十書九,一直延續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崖子追尋 的精彩文章:

中國民間傳說之二龍大戰天魏山

TAG:崖子追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