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陶瓷界千年之謎,「中國瓷皇」柴窯真的存在嗎?

古陶瓷界千年之謎,「中國瓷皇」柴窯真的存在嗎?

今天的人常說宋代有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而在曹昭的《格古要論》中,柴窯是排第一的,稱為「柴汝官哥定」,「柴窯最貴, 世不一見」。

五代 天青釉仿金銀器五曲花口盞

收藏: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然而今人對柴窯的認知始終處於「柴窯只是個傳說」中,那麼柴窯是否像其他古陶瓷一樣,是真實存在的呢?事實上,許多文獻都對柴窯有明確記載。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館長王學武先生說:「中國陶瓷種類很多,但只有一種瓷器被稱為「瓷中之皇」,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柴窯。在1060 年前,它的工藝能做到『色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很多人覺得難以想像,覺得1000 多年前的瓷器不可能做得那麼好,而現在大量的實物證明,柴窯瓷器不是傳說,它是真實存在的。」

明初曹昭在其所著的《格古要論》中曾對柴窯有過明確記載,《格古要論》用七句話描述柴窯瓷器:「柴窯出北地。世傳柴世宗時燒者故謂之柴窯。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多足粗黃土。近世少見。」

五代 天青釉高浮雕三朵牡丹雙流壺

收藏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

《格古要論》是中國第一部鑒定書,也是所有研究柴窯的學者都繞不開的一部文獻。在這裡,曹昭為我們交代了幾個比較重要的點:柴窯出於古代北地;柴窯是五代時期後周世宗柴榮所建的瓷窯所以稱為柴窯;柴窯是天青色,手感滋潤細媚,表面有細紋飾,多數足底有粗黃土色;明初時期,柴窯就已經非常少見了。

中國第一部文物鑒定書 明初曹昭著

《格古要論》所記載的柴窯部分

王學武先生說:「 五代時期,後周世宗柴榮統治時間不到五年半,在這五年半里,柴榮和南唐打仗打了近乎三年半,最終,南唐將長江以北的地方全部割讓給柴榮。但南唐統治者與柴榮約定,柴榮不能再跨越到長江以南。由於當時柴榮的統治範圍在長江以北,這也決定了柴窯瓷器的燒制首先被限制在了長江以北。所以,越窯、景德鎮窯之南方柴窯說法都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今天長江以南地區的省市博物館和考古所出土的、傳世的、收藏的柴窯器,幾乎沒有一件。所以,南方收藏界對北方柴窯的了解甚少。我館曾借在深圳開會之機,帶了六十片標本實物,與深圳、廣東、德化、麗水、安徽、江蘇等省級收藏協會、博物館、工藝大師做學術講座交流,宣傳中國瓷皇——柴窯,受到一致好評。」

「明如鏡」

「薄如紙」

「薄如紙」

從王學武先生的研究可知,特定的歷史背景決定了柴窯的產地,據西安柴窯文化研究所人員不完全統計,目前故宮博物院、陝西省、遼寧省、內蒙古、甘肅省、法國、美國、日本等地都有極少數量的柴窯瓷器。

原文作者:張敏

原文來源:《藝術品鑒》2018年8月刊《古陶瓷界千年之謎「中國瓷皇」柴窯》

(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藝術品鑒》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周春芽:我不是一個前衛藝術家
詩風詞韻 書憤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