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時期第一暗殺大王曾行刺蔣介石

民國時期第一暗殺大王曾行刺蔣介石

原標題:民國時期第一暗殺大王曾行刺蔣介石




王亞樵,字九光,譜名王玉清,又名王鼎,別名王擎宇,1887年出生於安徽合肥。自幼讀書,聰穎過人,曾參加前清末科考試,名列前十名。家世貧寒,祖父王榜,父王蔭堂,均耕種地主田地。


雖其父王蔭堂行醫,亦以務農為本,歷年所收,均不敷所出,因欠租無法交付,被地主孫有富告到官府,受處罰後佃季家圍田,收谷太少,又被地主季廣德摘佃逐出。只得移居到磨店鎮上,開設一個小染坊糊口,屢被土豪劣紳李竹齋家丁恃勢不付錢取染,吵打數次,反請酒賠禮。王亞樵目睹豪強、清廷官吏壓榨人民,痛恨入骨。當時正值英、法、日、俄、德列強洶洶入侵,瓜分中國。目睹清廷媚外無能,民族瀕臨滅亡,每與合肥、巢縣、壽縣青年志士談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慷慨悲歌。王亞樵秉性倔強,疾惡如仇,見義勇為,不屈不撓,鄰里友人多贊亞樵有古烈士風。後與友人組織「正氣學社」,探討文山公生平事迹。結識吳?谷、柏烈武等。


響應辛亥革命,在合肥宣布獨立

孫中山先生倡導革命,於1911年辛亥推翻了清王朝,是年王亞樵25歲,與鄉人李元甫、王傳柱、張朝陽、李小一等,響應中山先生革命主張,與柏烈武接洽,由王亞樵、李元甫、王傳柱擔任合肥革命軍正副司令,在合肥李文忠公祠組織軍政府,宣布獨立,撤銷清廷一切官吏。事有湊巧,是時亦有孫品驂由同盟會上海總部領到委任來肥,與巡防營季光恩、團練使袁斗樞,亦在合肥大書院成立軍政府,宣布獨立,自任司令。兩派人槍實力,均不相上下,王亞樵等主張開李府倉房,封李府典當,以作軍餉,及賑濟貧民。孫品驂等主張暫維持舊有土豪劣紳和士大夫階級。因而兩派意見不合,時相齟齬。後孫品驂將李元甫、王傳柱、李小一等槍殺。王亞樵因下鄉集合隊伍,未遭難,因而亡命南京。


加入社會黨,被軍閥通緝


王亞樵因在南京見到江亢虎組織中國社會黨,頗符志願,即加入社會黨,受命負責安徽支部。旋於1912年秋回到安徽,與全椒人劉大魁、巢縣人丁鶴齡、懷寧人蔣非我、合肥人唐幼文、朱瘦梅、洪耀斗、許習庸、蕪湖人楊柳堤等先後在合肥、全椒、巢縣、安慶、蕪湖各地,成立縣支部,安徽總支部設在合肥撮鎮夏家祠堂,因王亞樵一向長於演講,富有組織能力,所以各縣加入者頗眾。他的生活很樸素,常穿一套破西裝,拿一根自由棍,口留小胡,奔走不遺餘力,卧稻草、吃殘飯,是他常事,處世接物,非常誠懇,因此社會黨在安徽極為發達。北洋軍閥皖督倪嗣沖稱社會黨為「亂黨」,下令通緝。丁鶴齡遇害,王亞樵於1913年秋率領一班同志,出亡上海。


到上海後,王亞樵白天做苦工,夜晚宿馬路蓋報紙,貧困不移其志,繼續尋求革命,結識在國內倡導安那其主義(無政府主義)的北大教授景梅九,鑽研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學說,參加無政府主義研究小組,研究怎樣打倒社會上一切強權。後來王亞樵在反動政府統治時代致力於暗殺大軍閥、大官僚,實是受了無政府主義影響的關係。


建議中山先生轟炸北京政府

1919年北洋軍閥段祺瑞左右北京軍政大權,反對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民主力量,王亞樵見到段祺瑞違反民意,義憤填膺,以國民黨員身份,上書孫中山先生,建議轟炸北京政府,殺死段祺瑞,「實行鋤除民賊,以救危亡」,「非組織暗殺團體不可」。當被孫中山先生批駁曰:解決革命,應以武裝力量徹底推翻其組織,不在於殺死一個人。後中山先生由上海回到廣東,重組軍政府,王亞樵亦隨中山先生到廣東,供其驅策。民國21年冬,在為紀念中山先生而召開的展覽中山先生遺墨大會上,展有王亞樵建議中山先生轟炸北京政府一書,言多激烈,是以後人皆稱王亞樵是國民黨中極左派人士。


跟隨韓恢反對江蘇軍閥李純


民國建元以來,雖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國中土地,軍閥割據。李純霸佔江蘇,無惡不作,同盟會員韓恢有見及此,號召一班有志之士,共同反對李純,實現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是時中山先生去日本,王亞樵到上海,對韓恢主張,甚為欽佩,因而與徐州人胡抱一追隨韓恢到蘇北、洪湖一帶組織軍事實力。不料李純探得韓、王已離滬,遂於上海新、申兩報發布通緝令,說王亞樵、韓恢離滬,圖謀不軌,嚴飭各地軍警緝拿。結果,韓恢被李純捉拿解南京殉難,王則暫息隱於其故鄉合肥磨店集。以後王亞樵到上海創設復炎小學,即是紀念韓恢革命精神不死,其復炎二字,是韓恢生前別號。


把安徽軍閥張文生轟下台


1920年9月,軍閥張文生暫署安徽督軍,貪污腐化,不顧皖人疾苦,在安徽各地遍設厘金關卡,剝削人民,以供揮霍。王亞樵於1921年到安慶,見到張文生如此不法,即與許習庸、何哲仁、周無為、鄭青士、蔣非我、劉醒吾、闞培林等在安慶宣布,為促進中山先生民權革命,組織安徽民權協進會,號召市民、工人、學生一致參加反對軍閥張文生專政,並主張安徽軍政分治,不得由武人兼掌政治,電北京政府,要求皖人許世英主皖,北京政府深知張文生在皖不得民心,激怒皖人,准予所請,於1921年9月特命許世英為安徽省長。王亞樵得訊後,即邀請安慶各界人士,前往碼頭歡迎許。因此張文生恨王亞樵入骨,礙於法律不能明捕明殺,特令其親信副官張醒黃暗中逮捕殺王。而張與王有舊,曾得過王之恩惠,不忍下此毒手,遂走告王,速離安慶,以免殺頭之禍,王亞樵聞之,即與鄭青士、蔣非我化裝登輪,再次出奔上海,通電反張,周旋年余,張始離皖。

反對北洋軍閥曹錕、吳佩孚賄選


1923年,曹錕、吳佩孚在北方軍權在握,通過賄賂曹錕「當選」總統,孫中山先生命令在滬國民黨元老柏烈武反對曹、吳,王亞樵接受柏烈武指示,與洪東夷、徐錫麟、李小南、關芸農、鄭青士、蔣非我、劉醒吾、程德源、魏曙東、鄧宏銘、丁子谷、席文翰、鄭益庵、殷愛棠等組織上海市公民大會、安徽勞工總會、公平通訊社等反對曹、吳的宣傳機關,集合上海市民、工人、學生游-行示-威,並令合肥人鄭益庵偽裝曹錕,使眾人指罵和鞭撻。曹、吳在北方得悉,怒甚,電上海當局,指王亞樵、洪東夷、徐錫麟為匪,著就地拿辦,王、洪、徐機警過人,終未遭其毒手。嗣後王亞樵見到口誅筆伐無濟於事,乃聯絡浙督盧永祥,以軍事實力,推翻曹、吳,這是王亞樵開始於軍隊活動事業。


刺殺淞滬警察廳廳徐國梁


1923年,南方國民黨決定聯絡張作霖、段?瑞共同出兵,討伐曹、吳。特派王亞樵負責聯絡。王亞樵親自到浙江見皖系盧永祥,接洽出兵,當由盧永祥慨允負責,但提出意見,如要我討伐曹、吳,必先擊潰蘇督齊燮元。擊潰蘇督齊燮元,必須先殺淞滬警察廳廳長徐國梁。徐是齊親信,現擁有上海7000名警察在手,又兼是準備攻浙前敵總司令,不滅徐,不但有後顧之憂,萬一失敗,恐無退路。王亞樵因見盧提議合理,遂允盧先殺徐,後攻齊。王亞樵由浙回滬,即召集鄭益庵、朱善元、詹效伯、吳鼎九、何守鼎、史慶生等十數人,探得徐國梁經常在大世界對門溫泉浴室洗澡,命各懷手槍到溫泉浴室門口等候。於1923年11月12日下午,徐國梁果乘其自備汽車來溫泉浴室洗澡,洗罷出門,正在登車之際,由鄭益庵、朱善元各抽出手槍向徐國梁要害襲擊,延至次日,徐不治身死。王亞樵因殺徐得手,復到浙報盧,盧對王非常器重,不但允王出兵,並委王為浙江縱隊司令,劃湖州為王練兵之地。王即在湖州八雀寺、三對門二山之間招兵買馬。當有方振武、余亞農、戴笠、胡抱一、胡宗南、黃文迪等,均受編任隊長之職。迨至民國13年秋,盧永祥始命令王亞樵、楊化昭、臧致平、陳樂山、盧筱嘉、張載陽、潘國綱等率軍討齊。後曹、吳在北方得悉,即命蘇、皖、贛、閩四省攻浙,張載陽、潘國綱叛變,引孫傳芳大軍深入浙境,王因事危,保護盧永祥向滬杭線退卻,孤軍獨守松江40天,因眾寡懸殊不敵,始護盧退上海,後盧北上依附張作霖。除黃文迪率部投降改編外,方振武、余亞農部到北方投靠馮玉祥,後方發跡為皖主席,余為方之師長。戴笠、胡宗南,曾經胡抱一介紹加入王在湖州所成立將校隊為隊員,因而胡、戴均以王為師,對王執禮甚恭,後來戴笠得勢,以蔣為師,與王形成對立,各走極端,王反蔣介石,戴保蔣介石,中間雖有幾次經胡抱一從中斡旋未成。王后被戴笠暗殺。

在北伐戰爭中當安徽副宣慰使


1924年11月中山先生應邀北上,發表《北上宣言》,提出召開國民會議的主張。國民黨人分赴各地說服實力派人物,通電擁護中山先生。


王亞樵隨柏烈武去河南,於鄭州晤見河南督軍胡景翼,相語大悅,胡景翼擁護中山先生主張,並委任王亞樵為河南混成旅旅長。未幾胡病故,王亞樵不為胡部所容,遂離河南回上海。


1926年國共合作出師北伐,常恆芳任安徽宣慰使,王亞樵任副宣慰使,分赴各地宣撫軍民擁護北伐,打倒軍閥。常恆芳偕李小南、鄭青士等到太湖起兵,宣慰使署設太湖。王亞樵偕闞培林、劉醒吾等到洪澤湖起兵,副宣慰使署設高良澗(洪澤),有張在中、朱子云、許志遠、魏益三等接受宣撫,起兵千餘人,待命攻合肥、安慶以援北伐。安徽軍閥陳調元派兵圍困王亞樵於洪澤湖,相持數月,翌年春王亞樵率眾分路突圍,突圍後僅余隨從十餘人赴南京。闞培林、張在中、殷愛棠、劉醒吾等突圍至來安水口鎮,被陳調元尾追擒獲,四人慘遭活埋於水口鎮。亞樵前期十多年活動,歷經六次通緝,始終不渝其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眼流年 的精彩文章:

毛澤東17歲第一次發表的政見

TAG:一眼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