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五稅一」具體是什麼意思?為何漢朝統治者實行「十五稅一」?

「十五稅一」具體是什麼意思?為何漢朝統治者實行「十五稅一」?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李蕾

賦稅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稅收制度對於國家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那麼漢朝時期的賦稅制度具體是怎樣的呢?

漢高祖劉邦

據《漢書·食貨志》中所記載:「漢興,按秦之敝,諸侯記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以是約法省禁輕田租,十五而稅一」。 漢王朝建立之初,賦稅主要包括田賦,口賦,獻費。漢朝初建時期,革除秦朝的弊端,所以漢朝初年的統治者信奉黃老之學,在全國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賦稅,漢初,漢高祖劉邦曾實行「十五稅一」。之後,實行「什一之稅」,漢惠帝元年,恢復為「什五稅一」。實行這樣輕田租的政策,對於國家獎勵墾荒,恢復農業生產,為國家恢復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漢書》

「十五稅一」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就是國家將徵收土地總產量的十五分之一徵收為田稅,這樣為農民減輕了賦稅的負擔,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有利於國家恢復農業生產,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從而開創了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成為後來治國的範例。

漢文帝,漢景帝

參考文獻:

1.《劉邦:堅持「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國策》劉義峰

2.《西漢前期的農本思想與農稅政策分析》趙夢涵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

3. 《帝王農本思想對西漢盛世形成的影響》張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陝西楊凌712100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為何滿清入關時漢人極力抗拒剃髮留辮,而辛亥革命後又不願剪掉辮子?
西晉時期的「五胡內遷」指的是哪些民族?他們內遷產生了哪些影響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