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曾發生3件無厘頭案件,有一案件害死皇帝,原因成謎

明朝曾發生3件無厘頭案件,有一案件害死皇帝,原因成謎

明朝末年的時候,朝廷中產生了很多不同的意見,當時身為皇帝的萬曆,不喜歡自己的大兒子,想要把自己的兒子立為太子。這件事情已經不是秘密了,當時朝廷中的大臣們,都已經知道了皇帝的意思。

由於皇上的大兒子是一名宮女生下來的,他的二兒子是正妃生的,在一直以來的皇位選擇人上,誰能夠當太子,誰能夠繼承皇帝的位置,都是有非常明確規定的。正妻生出來的孩子,繼承權要比其他夫人的孩子高得多,也就是說不一定,要立大兒子為太子。

就這樣朝廷中的大臣們,分成了三大派,很多人還是堅持,讓大兒子朱常洛為太子。他們考慮的是皇家的顏面,都想要告訴皇上把大兒子朱常洛為太子。同時還產生了一個群人,他們想要討好皇上和鄭妃,希望借這個機會,能夠提高自己的地位,他們主張的是立二兒子為太子。還有一群人,他們兩邊都不參與,只想等著誰能夠勝利去支持誰,他們就像牆頭草一樣,哪邊勝利倒向那邊。

萬曆在年輕的時候,非常尊重自己的師傅張居正,對自己師傅說出的話,也言聽計從。自從他真正當上皇帝後,就下定決心,不再去接受張居正的吩咐。當然萬曆沒有辦法直接拒絕大臣們的意見,只好採用拖延的方式。

這一拖就是好幾年,也沒有找到合適的理由,立自己的二兒子為太子。慢慢的自己的大兒子已經長大了,萬曆沒有辦法,只好把自己的大兒子立為太子。

萬曆的大兒子當上太子後,爭奪皇位的鬥爭還沒有結束,反而更加厲害了,鄭妃與朝廷中的大臣勾結在一起,想要把太子推翻,朝廷中的另一股力量,也對他們進行了反擊,就這樣三場大案也開始了。

第一件發生的案件,是偷襲太子一案。有一天,一個手裡拿著棒子的男人,闖進了太子居住的地方,看到人就去打,當他打傷了一個太監後,被大家抓住了,這個案件讓人爭議,到底是不是鄭妃派人去襲擊太子的,還是太子自己找人演的一齣戲。

你可以想像一下,沒有人會有這麼大的膽子,去行刺太子。很多人都認為,是鄭妃派出的人,由於沒有確鑿的證據,也沒有人去責怪鄭妃。到底是不是太子自己找人演的一出苦肉計呢?那個男人對太子進行刺殺,沒有傷害到太子,案件到這裡也沒有辦法查下去了,就此擱置了。

第二件發生的案件是紅丸案,這個案件大家爭論的焦點,到底是太醫的失誤,還是有意的謀殺呢?這次太子沒有上一次那麼好的運氣了,在萬曆死後,太子順理成章成為了皇帝,皇帝的座位還沒有捂熱,就病倒了。

這個案件中,讓人非常蹊蹺的,不是他所得的病,而是得病後治療的方法。他身邊的太監先給他開了一副瀉藥,導致他非常難受,後來有一個官員,獻上了兩個不知道由什麼做成的藥丸,說是有用的配方,皇上吃下之後就死了。

第三件案子就是移宮案,這次案件的核心是,爭奪皇帝,忠臣和姦臣分辨出來。明朝是有確定的法律,乾清宮有皇帝才能住在那裡,也只有皇后才能夠和皇帝同居在此處。由於朱常洛的第一個妻子很早就死了,在生病的期間,有一個妃子和他一起住進了乾清宮。

朱常洛死了之後,這個妃子一直待在乾清宮之中,不願意離開。他抓住了皇上的大兒子,也就是下一任皇帝朱由校,他想要成為太后,朝廷中的很多大臣,認為只要不合規矩,一直等到朱由校成為皇帝的前一天,那個妃子才搬出了乾清宮。

這個案子讓很小的朱由校,看清了朝廷中這些人的面目,魏忠賢就是因為投靠了朱由校,所以深得皇上的信任。通過這件事情就看出了,到底誰對自己是好的,在這個案件中魏忠賢選擇站在朱由校的一邊,取得了皇上的信任,在之後肅清朝廷的事中,魏忠賢做為頭號主力,替皇上剷除了許多當時反對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鬼谷秘史 的精彩文章:

最先被雍正處置的皇子,下場卻是最好的,一生享盡榮華富貴
《封神演義》中的第一高手是鴻鈞老祖?其實是執掌天劫的他

TAG:鬼谷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