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語不驚人死不休無知無畏,有知有畏

語不驚人死不休無知無畏,有知有畏

生 活

1. 平沙落雁天地闊,人淡如菊凌霜華。

2. 浪花只在大海表層幾十米的地方,下面還有深達萬米的區域。大海的主流是暗流,不是浪花。——王東嶽

3. 現代年輕人,一定要有正確的家庭觀念,有顆自由的心。能把自己活好,把所愛的人照顧好,就足以告慰此生。任何與此相悖的行為或觀念,都值得讓我們警惕。千萬不要以幫助之名,毀掉自己的幸福,貽誤別人的人生。

4. 人無癖不可與之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之交,以其無真氣也。——張岱

5. 一個人聰明,有理性,三觀正,比如,你,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什麼?就是容易高估理性的力量,遇見一謬誤,你總以為,把道理擼清楚,謬誤就消失了。能說服別人,能影響他人,當然好,但這不是你的主要任務。你的主要任務是活得好,活得久。理性的勝利,並不是道理講贏了,而是非理性的人活得慘,或者死掉了。觀念的進化與物種的進化一樣,拼生命力。

6. 你借了朋友的車,還的時候,要把油箱加滿。——本傑明?富蘭克林

7. 一個人暫時有錢,可以靠運氣,一個人一直有錢,一生有錢,到了晚年特別有錢,只能靠人品與技能的支撐,財富是人生系統運轉優秀的結果。

8. 人的一生都是一邊發育、一邊衰老,並不存在一個「開始衰老」的時間點。進入中年後,身體削減了青年時過剩的能量,所以人們會有一種不如從前的感覺。但事實上,中年的身體狀況非常穩定,離真正的衰老還很遠。中年最大的意義,在於它是人腦認知能力的黃金時期。中年不是衰落的開始,而是人生的巔峰狀態。真正讓人變油膩的,不是身體的衰老,而是隨意的生活態度。

9. 什麼叫雞血?你 30 歲了,連十幾二十萬的存款都沒有就是最大的雞血;房貸車貸沒還清就是雞血;想孝敬父母,但拿不出來就是雞血;你不能給孩子優質的生活,這就是雞血;你看到商場里一件 1000 塊錢的衣服還捨不得買,就是雞血;打一針,一起來奮鬥吧!——沖

10. 在 90後看來,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三十不是「而立」,三十隻是「而已」;不是到了歲數就生孩子,而是做好準備後再謹慎地考慮要孩子的事兒。

情 感

1. 愛讓人有緊密的合作夥伴。一個人的能量、見識往往不夠,甚至帶有許多影響自己提升的偏見與短板,兩個人配合,彼此提醒(有時難免通過爭吵的方式) , 彼此學習,愛的小團隊,戰鬥力能增幾倍幾十倍。

2. 愛上一個人,和她成家,壓力就源源不斷:一起買房子,一起供房子,一起養孩子,一起買車子,不能比鄰居過得更差,不能輸同事太多,老婆要能以自己為豪,孩子也不能覺得父母無能……如果你愛一個人,一直到死,你都會有壓力。但是太多人不知道,這壓力,才是愛的更大禮物。

3. 為什麼那麼多人討厭小三,痛斥小三,不是因為嫉妒,也不是因為痛恨,而是因為瞧不起,你連個名分都沒有,還覺得男人最愛你,到底哪裡來的自信呢?

4. 娶你的男人,未必愛你,但不肯娶你的男人,絕對不愛你,不接受反駁。

5. 對於一個沒有是非觀的人,他們的喜歡真的一點都不重要,這樣的喜歡也是最不值錢的。

6. 無論能力大小,成年人必須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賺錢?正確答案有且只有一個:首先是為了自己及家人生活得更好。如果賺錢能力只能保證自己生活,那就不該成家。成家了,則意味著自己賺錢還能夠保證家人生活得更好,更好有一個剛性標準:在當地達到中上水準,衣食住行,都要達到中上。

7. 在金錢問題上,真正扼殺感情的,不是錢本身,而是夫妻間的不信任。婚姻,是夫妻間締結命運共同體;對於金錢,最好的模式也是,讓夫妻雙方成為「金錢共同體」:對金錢的具體管理,可以因人而異,但每筆錢雙方都要心中有數,不刻意隱瞞。

8. 世界上哪有什麼克夫相,都是男人無能而已。只有不敢面對自己失敗的男人,才會把所有的錯誤都歸結在女性身上。

9. 愛你的人,你都不想照顧,也照顧不好,奢談其他一切,都是扯淡而已。

10. 我一生到處撒花種子,絕大多數都撒在石頭上了,其中有一粒撒在膏腴的土地里,長出了一個吳健雄,我也可以萬分欣慰了。——胡適

智 慧

1. 思考的時候,要把好事打五折、壞事翻一番;而行動的時候,要把好事翻一番,壞事打五折。

2. 決策不等於做決定。做決定是判斷題,比如要不要戒煙、要不要跟戀人分手,只有要和不要兩個答案;做決策則是選擇題,比如選什麼專業、跟誰結婚、如何買房,選項很多,情況也更複雜。

3. 衰老、死亡,我們的知識,來自少量哲學化、詩化的描述,對其真實而殘酷的一面,我們不僅迴避,而且幾乎沒有正確知識的來源,對人生的後幾十年,我們盲目追求延長它,卻又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回事,無知無畏。了解真相,解決問題,正確的態度是有知有畏。

4. 貪婪讓原本就不輕鬆的人生,更加沉重,就好像大大小小的包袱,把人給捆縛住。人如果能夠擺平自己和他人、世界的關係,擺平物質和精神的關係,通常可以輕鬆很多。

5. 古人云:量小非君紙,無度不丈夫。後面這句無度不丈夫,被人瞎讀成無毒不丈夫,以後記得改過來。 無度不丈夫,是說做人謀事,要有度。

6. 好的人生,不需要特別複雜的理論,只需要以一些簡單可操作好的觀念作為引導。——查理芒格

7. 易經上說,大人虎變,君子豹變,小人革面。王者做事雷厲風行,象老虎一樣變化迅速,適應市場做出大刀闊斧的改革。君子做事有理有節,就象豹子的變化一樣,潛移默化進行改良。小人革面,是指大勢來臨,小人見風使舵,外表換上新面孔,內心如故。——德魯伊

8. 所有的爭吵,哪有一樣不是因為毫無必要的執念?

9. 人們會憐憫他自己要同情的人事,這是「憐憫」。但「悲憫」卻往往是絕對的,在悲憫情境中,人們對一切不幸、悲劇、哀傷之物持有一以貫之的同情,這就是「悲憫」。《佛學大辭典 》說:「與樂曰慈,拔苦曰悲。」所以,大慈是與一切眾生樂,大悲則是拔一切眾生苦。這裡的關鍵詞,是「一切」二字。因此,若要深切體會大悲之感,自當持哀愍之念以憐萬物。萬物猶可憐憫,何況萬人?憐憫一切人,這就是「悲憫」。

10. 無論什麼時候(孩子教育、買房、投資以及個人職業發展),一切都要從宏觀大勢和個人的微觀背景出發,不要盲從隨大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才是特立獨行,有定力和主見,不顧自家情況和他人攀比、奢求最好,屬於不智,只會讓自己更加糾結和焦慮,還可能毀了大人和孩子兩代人的生活。

成 長

1. 斜杠青年的核心目的並不是為了擁有額外收入,甚至也不是為了能夠自由支配時間,而是為了追求更多元化的人生和更完整的自己。

2. 所有人都有過無知與稚嫩,也永遠存在著缺陷與不足,這並不值得羞恥,因為沒有人天生完美。即便存在著完美,我也不想擁有,因為完美就意味著無須再成長,而成長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

3. 人大概總是這樣,勝了這一役,就以為下次也必勝無疑,勝了太多,就以為從此所向無敵。也只有真到了那萬箭穿心的時刻,才會真的疼了,怕了,悔了。才會看到自己的脆弱和渺小。才會反思過往種種。

4. 20 歲的時候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 30 歲的時候是機智, 40歲的時候是判斷。——富蘭克林

5. 壓力是人成長的必須,沒有壓力,力量長不大,速度快不了,壓力會讓你一直去夠高一點的目標,持續累加一段時間後,突然就有個飛躍,你到了一個你原來不敢想像的層次。人的成長是非線性的,有躍升,但在你原有的經驗中,又無法規劃這躍升,只有持續的壓力才能帶來這躍升。——連岳

6. 在一個你喜歡的公司里,你一般得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想晉陞,是人之常情,洛克菲勒原則是完成自己的工作後,自願多做一點,提升效率,解決難題,證明自己可以勝任更重要的職位。

7. 生存策略有兩種:一種是 K 策略。一種是 R策略。K 策略,靠質量取勝,為此需要減少數量,比如老鷹,老虎。 R 策略,靠數量取勝,甚至不惜降低個體的質量,比如老鼠,烏鴉。

8. 很多成年人,讓他們為自己創造機會,逼自己跨越階層,他們往往沒有這個決心與意志,有了孩子以後,就被這個小魔鬼誘惑,為了滿足他的願望,一步步前進,每天解決困難,不知不覺,你意志變強大了,能力也更強了,所以,很多成年人,應該感謝孩子,逼迫他們成長。

9.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選擇,從能不能早起,到選擇一個人愛,從能不能說不,到有沒辦法放棄一個變質的朋友,從能不能減重,到敢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都是主動的選擇,都要有韌性的擔擔,純被動,完成不了人生的艱巨挑戰。

10. 再喜歡的工作,偶爾都會讓你厭煩的,如果讓喜好左右自己,那麼,沒有一項工作能夠持久。工作要出色,戰勝不喜歡才更重要。一項沉悶瑣碎的工作,但能夠帶來較高收入,應該珍惜,這保證工作之外你能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會計可以成為出色的詩人。

觀 點

1. 一個女人,如果足夠美,又足夠豁得出去,可能真就所向披靡了。這是男權社會的一個 bug ,目前無解。當然,「豁出去」本身就意味著風險,分寸掌控不好,代價也是巨大的。

2. 能成為「人精」的人,無論男女都有很多面。既能老於世故,又能奮不顧身;既已遊樂歡場,又會追逐純愛;當你覺得很了解他,又會經常陷入迷惑;當你看見他的複雜與強硬,想要抽身,又會在轉身之前偶然看到他的脆弱與無助。—— juan

3. 阿圖?葛文德 說:衰老與死亡,是個接受過程,不是一個頓悟。

4. 躺在 ICU ,插滿管子,神智模糊,窮盡醫學可能,耗盡家庭財富,這種現代的流行死法,阿圖?葛文德認為,這是醫學「做得太多」的錯誤,用昂貴的代價把病人的最後時光折騰得無比痛苦,事實上並沒有辦法戰勝死亡,甚至並沒有延長病人的生命,即使有延長,也是無意義的、無生存價值的、無尊嚴的短時間延長。

5. 中國沒那麼牛逼,中國曾經自我孤立,亂來,怎麼反市場怎麼來,怎麼反人性怎麼來,除了把自己搞到快崩潰,世界照樣運轉。現在的中國也沒有那麼容易崩潰,有一大批企業家,有無數內心想發財的人民,有善於變通和氣生財的傳統,這個基本盤在,崩潰的可能性是沒有的。世俗務實的商人本色,沒那麼容易墮落成滿嘴大詞的寄生蟲。——連岳

6. 歷史只是告訴你一個常識,如果你要押底部的注,把股市當成賭場玩,破產的概率是極高的。真正底部來的時候,你沒有錢,也沒有信心,你甚至根本不關心市場。股市的一大功能就是徹底摧毀自以為是的聰明人。

7. 智商不高,野心很大,很多男人有這毛病,為了追逐自己的發財夢,他們都要借口為了家人好,打房子的主意,最近這種蠱惑會多起來,當妻子的,一定不能讓步,要炒股可以,不要打房子的主意,房貸還完,家用滿足,還有剩餘,才是投機的本錢,拿這點去玩吧。——連岳

8. 做有效的事情,而不是做有效率的事情。不一樣么?不一樣,前者可能你不擅長,但有結果;後者,可能你很擅長,但沒有意義。——德魯伊

9. 90 後與50 、 60、 70 、80 後最根本的區別是,他們不再是集體主義者,而更傾向於個人主義——一切從自身出發為最終考量。

10. 記住,正式的合作,必須要收費,一個老給別人免費的人,是不值得別人尊重的,因為你不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另外就是打著朋友的幌子,免費佔你便宜的人,都可以提早拉黑了,這種人除了消耗你的時間、精力、金錢,沒其他作用。

心 理

1. 人對於「公平」存在著幻想,只有當他對自己在承受的一切得到了一種合理的解釋時,他才會覺得能夠接受。

2. 一劫匪綁架了一富二代。富二代勸劫匪棄暗投明,劫匪聽著就把當自己經歷全說出來,聲淚俱下,情到深處,劫匪用槍指著富二代說:「聽了這麼多,你感動(敢動)么?」富二代使勁搖頭:「不敢動,不敢動。」劫匪:「再問你一遍,你感動(敢動)么?」富二代還是搖頭:「不敢動,不敢動。」結果劫匪一槍打死富二代,道:「有錢人真絕情啊!」

3. 有些人選擇從得到的角度看問題,看到自己得到的愛,得到的機會與財富,就會欣然樂觀,熱愛生活。有時候人會從失去的角度看問題,看到自己成長時的不堪,失去的機會與遭遇的背叛,就會陷入到憤怒之中。

4. 明明自己過得不差,但看到同學過得更好就會很失落。這種感覺在心理學裡,叫做相對剝奪感。更重要的是,同學會上的戲,不只是演給同學看,還是演給自己看的。發展心理學裡有一種說法叫自我傳記,就是說人會根據自己的經歷,不斷重新解釋自己的過去,讓自己的人生看起來更像一個連貫的有意義的整體。

5. 知道為什麼自古紅顏多薄命嗎?因為根本沒人注意其她人活了多久。

6. 問:為什麼小說的複姓給人高級感?答:你確信嗎?試比較一下複姓的歐陽翠花、西門狗蛋、皇甫君笑、東方知珠與單姓的李叔同、無姓的弘一?——沖

7. 雖然我們記不清自己乾的壞事,卻很擅長記住別人乾的壞事(特別是別人對自己乾的壞事)。結果人人都覺得自己是個正直高尚的人,好似一朵白蓮落在污泥中,生生被周圍人拉低了平均道德水準分。

8. 失德失憶症,同樣屬於「人人都有病」的「疾病」系列。理論上任何失德失范的事,包括盜版、逃票、說謊、婚外情、小偷小摸等等,各種不端行為,都能誘發這種現象。「患者「將進入「偽君子」的行為模式,一邊自認道德高尚,一邊各種行為不端,而且神奇的是,還不會有任何心理上的矛盾衝突。

9. 人際交往,最重要的是對等法則。你對我微笑,我回以微笑。你橫眉冷對,我以直報怨。落實在細節上,人生處事如對大賓,有來有往,價值對等,才會不虧欠別人,也不讓對方生出虧疚之心。

10. 芒格是個失敗案例的收藏者,通過分析失敗的人生、失敗的投資,從而得到成功的規律。這方法其實不少姑娘在找男朋友時已經在用了,尤其是那些爸爸特別不像男人的姑娘,反而知道一個男人是如何失敗的,然後反著選就行了。

教 育

1. 如果給我 1 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 55 分鐘弄清楚這道題到底在問什麼。一旦清楚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 5 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愛因斯坦

2. 我們都對「知識改變命運」耳熟能詳,然而改變命運的不再是知識數量這一維度,更重要的是認知的深度。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對知識進行管理,而管理知識最重要的並不是大多數人以為的對知識進行收集、分類、保存。知識管理的核心實際是通過管理知識提升我們的認知深度,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

3. 對惡的縱容與姑息,意味著對善良的不公。不顯金剛之怒,不見菩薩慈悲。制裁惡,就是善。如果任由惡意滋生,那就我們這代人的失責。凡是壞人,都是欺軟怕硬。你越是縱容姑息,他們越是變本加厲。絕不能給他們法外特權,尊重你的年紀,但絕不慣著你的惡行。只有這樣,他們才肯做個好人。

4. 想有效引導孩子,你得先更新一下對孩子的看法。一般我們認為孩子不懂事、沒有自制力……但這只是我們以為的。事實上,孩子不是沒有長大的成人,他們對世界有著一套自己的看法。

5. 孩子不是沒有長大的成人,他們和成人最大的區別在於:成人的行為是為了「完成」,孩子的行為是為了「學習」。所以家長要通過有效引導,給足孩子「試錯」的機會。如果認為孩子太小沒法自理,或者怕受傷就自己代勞,反倒影響了孩子學習。

6. 孩子不是父母的個人財產,父母和子女的溝通是雙向的。除了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傾聽孩子的想法同樣重要。有時,孩子年輕、新穎的想法還能給父母新的啟發。

7. 孩子的品行,比能力更重要。如果成績不好,家長當然焦急,但大可不必看得太重,因為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又總想辦法撒謊遮掩,家長就需要重視了。

8. 如果發現了孩子的錯誤,要引導他做出改變,推薦用陳述性的表達,代替指責。比如,孩子喜歡在桌子上亂塗亂畫,怎麼辦?「誰讓你在桌子上亂塗亂畫,桌子很貴的」,就是一種指責,孩子很難理解;而陳述性的提示應該是直接給孩子確定的邊界,比如「寶寶,桌子不是用來寫字的,字要寫在紙上,我給你拿圖畫本好不好」。

9. 我的腦子就像個很多個抽屜的小柜子,安放著各種事務和問題。在我想打斷一個思緒的時候,我就關上一個抽屜打開另外一個。該睡覺了,我就關上所有的抽屜,這就睡著了。——拿破崙

10. 我在孩子智力教育方面所做的主要事情,就是重視她的發問、疑惑和思考,和她進行平等的討論。也許有人會認為這不算智力教育,不妨見仁見智,反正在我的概念中,沒有比和孩子一起討論她(他)所感興趣的問題更重要的智力教育了。——周國平

幽 默

1. 西天取經,六耳獼猴混了進來,真假美猴王只有唐僧能分辨出來。唐僧說:「為師想吃桃子。」 兩猴猶豫了一下,都變成了桃子。 突然唐僧大喊:「八戒,給我拿下那隻獼猴桃!」

2. 員工:「經理, 310 包房唱歌的客人都跑掉(跑調)了,您看怎麼處理?」經理:「你有毛病吧,我們又不是音樂學院,客人跑調和我們有啥關係?」

3. 關於黃帝在那個時代的影響,中國最早的大歷史學家孔子的一段話可以作為註腳。孔子的弟子中名字最搞笑那位宰我問他:「黃帝還是不是人?為什麼有人說他活了三百年?」孔子說:「他活著,人們享用他的好處一百年。他死了,人們畏懼他的精神一百年。他亡了,人們遵從他的教誨一百年。」

4. 小時候,發小想整蠱我,用黃瓜花包住大黃蜂,裝在他媽媽的項鏈盒裡。路上拿出來給我看。我當時並不知情,喊了聲:「你要瘋,把你媽的金項鏈拿出來玩?」然後,路邊一個染黃髮的小伙搶了項鏈盒子,上了一輛麵包車。不一會,那輛麵包車就撞在電線杆上...

5. 一大師問我:"一根魚竿和一筐魚,你選哪個?"回答:"我要魚。"大師搖頭笑道:「施主膚淺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道理你懂嗎?"我淡定且不屑的補充說:"我要一筐魚之後把它賣了,可以買幾根魚竿和一副麻將。然後把魚竿租給別人,收租金,再約點人一邊釣魚一邊打麻將,麻將可以收台費…"大師:"阿彌陀佛……老衲不想和你們玩段子的說話。

6. 如今人人都在玩手機,若干年後……墓碑上只刻二維碼,路過時拿出手機掃一掃,一生的故事就出來了,愛過誰,恨過誰,還牽掛著誰……這叫「掃墓」。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掃完之後收到一條消息,上面寫著:對方已同意添加你為好友!

7. 老爸愛喝倆口,前幾天卻信誓旦旦地跟老媽保證他要戒酒,不然罰他一周不能進家門。昨天老爸帶著行李敲響我的家門:閨女,爸爸來你這清凈幾天。

8. 年輕人問禪師:「我志向高潔,出淤泥而不染,無法容納這個污穢的世界。」禪師拿出一個袋子讓年輕人把屋子裡的垃圾裝進去,年輕人很快就裝滿了,禪師又拿出一個袋子。年輕人恍然大悟:「您是說只要有足夠寬廣的胸懷,就能容納這個世界?」禪師搖搖頭,指著袋子說:「裝,你繼續裝。」

9. 和閨蜜去快餐店吃飯,閨蜜要了個雞腿,結果端上來一看,那雞腿小得可憐。 閨蜜一貫脾氣爆,立刻喊了起來:「老闆,你家母雞是不是讓麻雀睡了?要是沒有咋長出這種麻桿的腿?」

10. 證監會劉主席召開股民座談會,說 A 股春天已經不遠了,嚇得我趕緊打開日曆看看,距離立春還有: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毛洞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願你的蛻變,不是「喪」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師

TAG:左岸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