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清宿便,排腸毒」?別逗了,哪來那麼多「宿便」給你清啊!

「清宿便,排腸毒」?別逗了,哪來那麼多「宿便」給你清啊!

如果你是個很「養生」的人,或者你有一個家庭群,以下的標題你一定不陌生:

《女人起床後做3件事,有助排出黑臭宿便,腸道通暢了,身體也輕了》

《吃飯記住4句話,堅持1個月,讓你拉出黑臭宿便,體重悄悄降下來!》

《它是「洗腸高手」,喝水放2粒,拉出3斤黑臭宿便,口臭也沒了!》

即使你並不熱衷養生,但一定對「清宿便,排腸毒」這樣的口號不陌生。「宿便」作為每個家庭群都會探討的養生話題,到底是個什麼東東?人體內真的會有十幾斤的宿便?!

呵呵,當然是假的了

「宿便」是什麼?

先說說「宿便」。宿便並不是一個醫學上的概念,因為翻遍教科書,並沒有找到對它的定義。這樣一來,就很難搞明白到底「宿便」是什麼……從字面上理解,應該是積存在體內的糞便,也就是尚未排出的糞便。

要想知道人體內有多少糞便,就要從食物的消化過程說起。食物是怎麼消化的呢?

在經過口腔的咀嚼和初步消化之後,食物通過食管進入胃部,和胃酸、各種消化液充分混合,然後進入腸道,通過十二指腸、空腸、迴腸、結腸、乙狀結腸、直腸,排出體外。在這個過程中,只有進入結腸,食物殘渣中的水分被吸收,殘渣開始聚集成形,才算開始形成糞便。

所以,所謂的宿便,應該就是堆積在結腸末端準備排出體外的糞便了。

排便模式大變身?

有些關於「宿便」的謠言,還搬出人類近20年來排便量下降的數據,還說相較於20年前,現在人們的消化速度變慢了10倍。

雖然找不到明確的數據來證明人類的排便量是否有下降,但是本AI認為這事是有可能的。因為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飲食逐漸變得精細,粗纖維攝入減少,不能吸收的食物部分就少,所以排出量有可能減少。

但是要說消化速度變慢了10倍,就顯然有些信口雌黃了。不同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後需要停留一段時間,但最多也就5-6個小時。而食物通過腸道的時間,主要是由腸蠕動的速度決定的,平均需要6-8個小時左右。在主要吃精細飲食的膳食結構中,即使缺乏纖維素的刺激,腸蠕動的速度也基本保持在正常範圍,即便是便秘的患者,食物通過腸道的速度也不會超過10個小時。要想讓食物經過消化道的時間增加10倍,就必須要讓腸蠕動的速度減慢10倍,接近停止蠕動,這恐怕只會在腸梗阻患者身上出現。

「宿便」可能這麼多嗎?

關於宿便,最聳人聽聞的說法就是「正常人體含有3-6公斤宿便,肥胖便秘者體內有7-11公斤宿便」。——這個說法很是有問題!

首先不說人體能吃進去多少東西,就算食物全都不吸收,也不大可能有6公斤之多。

更要命的是,6公斤的宿便是好大一坨!!堆在腸子里,腸壁的壓力感受器立馬被刺激的不要不要的,趕緊就向大腦報告它需要排便——於是你就產生了便意。除非你可以憋著,否則這些「宿便」基本都會排出去。

便秘的患者,因為糞便在結腸停留的時間較長,糞便的水分更少,直觀感覺上糞便的量相對會更少。而糞便干硬,排便的時候費時費力,身心俱疲而已,並不大可能積存更多的糞便。

「宿便」是健康殺手?

錯誤認識一:

「宿便會壓迫小腸絨毛的活力和彈性」?

答:這簡直是在開玩笑。要知道,食物在運行到結腸被吸收水分之前,都是粥樣的物質,和小腸絨毛充分接觸,吸收養分。

錯誤認識二:

「糞便發酵、脹氣導致酸毒症」?

答:如果說酸性物質進入血液就算酸毒症,那麼隨著食物進入腸腔的胃酸早就害死人了。事實上,小腸中的腸液是鹼性的,即使食物發酵產酸,也會被腸液迅速中和,根本不可能堆積酸性物質,更不可能進入血液、搞出所謂的酸毒症。

錯誤認識三:

「宿便會改變腹部和脊柱形狀,會讓身材變形」?

答:這是在為身材不滿意找理由嗎?糞便並非如鐵一樣堅硬,而是柔軟的食物殘渣集合體。即使糞便碰到了脊柱,也會被脊柱給弄變形了,怎麼可能壓迫脊柱!

反過來想,如果連糞便這樣的柔軟物質都能使脊柱變形,那睡在席夢思上的人一晚上都要變成羅鍋了!所謂「腹部肥胖是糞便堆積在腹部所致」,更是無稽之談。真正能在腹部看到胃腸被撐起來的形狀,那叫做胃腸型,多見於腹壁鬆弛菲薄的老人、極度消瘦者,是一種疾病的表現。而中年男性腹圍增大,主要是脂肪堆積在腹部所致,和宿便一點關係都沒有。

糞便積存的真正危害

宣傳宿便危害的人往往危言聳聽,臆想出許多毫無根據的說法,而對可能的真實的危害卻視而不見。

糞便積存在腸道里過久確實會產生一些問題。

積存在腸道的糞便會隨著水分被不斷吸收而變得愈發乾硬,導致排便費力,這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身上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突然增加的腹壓和交感神經興奮可能會導致阿斯綜合征,即心源性暈厥

而排便不暢,同時也有可能造成肛門處的靜脈發生曲張,導致痔瘡的發生。對於已經發生痔瘡的患者,干硬的糞便還有可能劃破痔瘡上曲張的靜脈,導致出血。

如何清「宿便」?

嚴格的按照醫學知識的科學說法,應該是如何預防便秘——散步,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都是不錯的建議。長時間坐著,腸蠕動會減慢,不時的起身活動活動,有助於腸蠕動。多吃蔬果,無論是什麼顏色,也都是增加膳食纖維以促進腸蠕動的方式。還有一點,有便意時不要憋著,及時排便對於預防便秘有很大的幫助。

而市面上的「清宿便」保健品為保證立竿見影的效果,難保不添加些藥物成分。而深信「宿便危害說」的人,如果極端的採用瀉藥來排便,是很危險的事。瀉藥造成的腹瀉會對腸道的功能造成影響,導致水分從腸道丟失、腸道大量分泌腸液等,這雖然不是什麼器質性的病變,但嚴重者可能造成水電酸鹼紊亂昏迷甚至生命危險。如果真的嚴重到了需要清洗腸道的程度(或者你就是想徹底的清理一次),請到正規醫院洗胃灌腸——不過相信那種感覺,許多人一輩子都不會想再有第二次的。

許多謠言都借著養生的順風車,宣傳自己空想出來的理論。雖然部分話語有道理,但大多數都是不科學的。排便上遇到的問題,大多不是大問題,如果希望保持健康的排便習慣,就需要保持規律的飲食,經常食用一些粗糧、以及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多飲水。堅持做到這些,胃腸道疾病是不會找上門來的。當然,如果你身上出現了血便、強烈的腹瀉腹痛等問題,就可能是大問題了,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結論

宿便不是醫學上的概念。如果不是你強行憋著,人體是不可能積存很多糞便的。要想養成健康的排便習慣,注意經常食用一些粗糧、以及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多飲水。極端的採用瀉藥來排便,是很危險的事,不建議大家使用。

作者:大侖丁

編輯:東風

一個AI

有的人寧願相信自己比別人多十斤屎,也不願承認多十斤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暈了暈了,這麼多魚都叫鱈魚,到底哪個是真的?哪個能給孩子吃?
科大訊飛說「冒充AI」只是個誤會,我們又找「真的同傳」聊了聊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