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錢乘旦:英國,往昔世界霸主的尷尬

錢乘旦:英國,往昔世界霸主的尷尬

原標題:錢乘旦:英國,往昔世界霸主的尷尬


文 | 錢乘旦


英帝國的命運,直接影響著英國的對外政策,以及它在世界上的自我定位。


二戰結束的時候,英國是個龐大的帝國,它以「帝國」作為自己存在的基石,一切對外政策都以「帝國」為出發點。


這個時候,丘吉爾為英國的國際存在進行定位,他說:

當今世界存在三個環,第一個是英聯邦和英帝國,第二個是英國、美國及英語世界其他國家,第三個是聯合起來的歐洲。通觀全球,只有英國在三個環上都佔有位置,而且處在三個環的交叉之處,因此,英國仍將發揮舉足輕重的國際作用,仍然是世界上的一個大國。


▲三環外交最早由丘吉爾提出


丘吉爾的上述判斷,後來在很長時間裡指導英國的外交政策,人們稱為「三環外交」


情結難消 入歐不易


「三環外交」的基石,是英聯邦和英帝國,英國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這個方面。


但英國也意識到,它自身的力量已經削弱,而美國成了超級強國,沒有美國的支持它將寸步難行,所以特殊的英美關係事關重大。三環之中,最不被重視的是歐洲,而恰恰在這一點上,英國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英國人一直有一種很奇怪的想法,即認為英國不屬於歐洲,英國與「歐洲」之間沒有關係。這固然是一種島國心態的反映,但更重要的是,英國擁有一個帝國,它始終站在帝國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而帝國利益與歐洲的利益又往往是衝突的。


比如國際貿易上,假如照顧了帝國,便難以照顧歐洲。這種思維定式,使英國在二戰後的幾十年中漠視歐洲事態,或者在必須做出選擇時選擇帝國,結果就錯失了引導歐洲潮流的機會。


▲英國與歐盟數不清的糾葛


二戰後西歐的主要潮流是一體化。1950年,時任法國外交部長羅貝爾·舒曼得到美國認可後,力推西歐煤鋼聯營計劃,即「舒曼計劃」。兩年後,法、德、意、荷、比、盧六國組成「歐洲煤鋼共同體」,這就是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前身。


英國對此計劃毫無興趣,它擔心在煤鋼方面與歐洲國家合作,會影響到帝國內部的生產與貿易。1957年,煤鋼共同體轉變成歐洲經濟共同體(簡稱「歐共體」),英國再次袖手旁觀,對西歐的一體化持消極態度,生怕過多的歐洲色彩會影響它的帝國性質。但這樣一來,英國就失去在歐洲事務中起領導作用的機會了,以致後來再想加入歐共體,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提出申請。



▲1957年,六國外長簽署《羅馬條約》,組成「歐共體」


日後國內外形勢的不斷變化,卻迫使英國把注意力轉向歐洲。首先,英國在20世紀60年代患上「英國病」,經濟持續滯脹,境況十分不好。相比之下,歐共體六國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使英國的劣勢日趨顯著。


歐共體對外實行統一關稅,對內進行經濟互助,英國事實上被排除在歐洲經濟一體化之外,長此以往,英國將越來越處於不利的地位,其經濟肯定會承受更大的損失。


其次,英國本來把帝國看得非常重要,希望帝國內部的經貿合作關係,可以補償它在其他地方受到的損失。但二戰後英帝國迅速瓦解,英聯邦又不能完全承接帝國的角色,仍然固執地站在帝國的角度看問題,看到的往往只會是一個幻影,對振興英國經濟無補於事。1956年蘇伊士運河事件後,英國加快從原來的帝國疆域撤退,帝國顯然不能再作為其對外政策的基礎了,必須另闢門徑。


第三,戰後新的世界格局,迫使英國重視歐洲,美蘇爭霸的兩極化,將英國與西方拴在一起,英國不能不重視它與西歐國家的關係,更多地捲入歐洲事務。


最後,特殊的英美關係也要求英國重視歐洲。美國的外交重點是抑制蘇聯,美國希望英國在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甚至在歐洲起引導作用。英國要維持它與美國的特殊關係,就必須滿足美國的願望。


1951年英美特殊關係(丘吉爾與艾森豪威爾)


況且,美國很討厭英國的舊式殖民帝國做派,這在二戰期間及蘇伊士運河事件中(美國向聯合出兵埃及的英法兩國施壓)表現得很清楚,美國的這種情緒也影響著英國的政策。


總之,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一點點發生轉變,把臉轉向歐洲,而背卻開始對著帝國,這是英國對自身國際地位的重新界定。英王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通過宗教改革,把英國從「歐洲」拉出來,一步步演變成為一個「帝國」。將近500年後,英國又面臨一個歷史性的大轉折。


半心半意 貌合神離


然而,英國人對這一轉變反應遲緩,他們的「帝國情結」太深,難以在一代人時間裡完成變化。在英國人的心目中,總存留著一個帝國想像,哪怕它已萎縮成一個虛幻的影子。出於這種心態,當戰後出現西歐聯合的最初跡象,而英國明顯處於最優越的主導地位時,它卻拱手讓出了這一機會,錯過千載難逢的良機。


現實是無情的,它終於迫使英國向歐洲靠攏,當加入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必要性逐漸展現出來時,英國人還是勉為其難地踏上了這一條路。在英國政界,始終存在兩派力量,一派主張靠攏歐洲,另一派則持強烈的反對態度。一般來說,工黨中的左派反對歐洲化,保守黨中的右派與他們結盟。但保守黨總體上對一體化的態度相對積極一些,為此做出的努力也更大。


英國第一次申請加入歐共體是在1961年,當時保守黨領袖麥克米倫擔任首相。但1963年初,法國否決了英國的申請,第一次「入歐」努力就此失敗。1964年工黨執政,工黨左派強烈反對歐共體,說它是「帝國主義」的一個陰謀,申請過程因此中斷。但1967年上台的工黨左派威爾遜政府轉變態度,第二次提出「入歐」申請,可是歐共體成員國再次擱置了英國的請求。1970年,保守黨的希思在大選中獲勝,他於1971年重新開始與歐共體談判,1972年終於達成協議,從1973年起,英國成為歐共體成員。



英國時任保守黨首相麥克米倫向歐洲經濟共同體提出加入組織的意願

總而言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第一,它改變了自由資本主義的色彩而成為一個福利國家;第二,它不再是一個大國而成為一個小國;第三,它丟掉了一個帝國而重新回到歐洲。


但英國國內關於歐共體的爭論卻並未因此結束。1975年,再度執政的威爾遜政府為應付黨內的反對意見,舉行了一次全民公投(也是英國歷史上第一次全民公投),就是否退出歐共體問題進行投票。雖說多數選民支持英國「留歐」,但反對意見仍十分強烈。



▲1975年第一次脫歐公投


作為保守黨中的右派,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夫人1979年上台後,對歐共體採取較為強硬的態度,在許多問題上鬧獨立,常使其他成員國大傷腦筋。雖說這與撒切爾夫人的個人作風不無關係,但在更深的層面上,卻體現著英國朝歐洲轉向的艱難歷程。


1990年,執政11年的撒切爾在保守黨內受到重大挫折,突然宣布辭職,其政策方面的重要原因,就與歐洲議題上的黨內分歧有關——她是典型的「歐洲懷疑派」,反對加強英國與歐洲的關係,尤其反對擬議中的歐洲聯盟。



▲撒切爾夫人簽署《單一歐洲法案》


直到最近幾年,英國都是歐盟中一個半心半意的夥伴:對歐盟各成員國,它的邊境仍處於半開放狀態(以歐盟各國為主體的26個「申根國家」互相不設邊境檢查,英國不在其內),它反對防務一體化,它不願加入歐元體系。


所有這一切,都使英國與聯合的歐洲若即若離,並常常提醒人們:

英國是一個島國,又曾是一個帝國。


來源 | 中國經營報


?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


編排@風曉暮 審核@喵大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研習社 的精彩文章:

細思極恐的白帝城託孤
誰才是基督教的真正創始人?

TAG:歷史研習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