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楊堅最後的忠臣,為報君恩,他明知大廈將傾,卻甘心力竭戰死

他是楊堅最後的忠臣,為報君恩,他明知大廈將傾,卻甘心力竭戰死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大大小小几十個王朝,這些王朝有長有短,有好有壞,但無論長短、不管好壞,在王朝覆滅以後,總有一些人冒著殺頭之罪去緬懷前朝。這些人的行為不見得明智,但他們的精神卻值得世人稱頌,世人贊其忠義。的確,忠義是歷代帝王最看重的品質,即便是對前朝忠義,新皇帝也會大家讚許,畢竟這是在告知天下人,新朝廷有容前朝餘孽之洪量,也希望前朝的忠義之士能忠於本朝。

隋朝是著名的短命王朝,二世而亡不過短短几十年,亡國之君隋煬帝更是有名的昏君加暴君,後世學者大多認為隋煬帝的暴政把隋朝拖入了萬劫不復的地步,而隋煬帝本人刻薄寡恩,也導致楊堅本人眾叛親離。然而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隋煬帝作為一個臭名昭著的帝王,絕談不上勝利者。但隋煬帝真的如此不堪嗎?隋末唐初真的沒人為他馬首是瞻、以命相許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恐怕隋末名將張須陀會第一個投反對票。

張須陀本是一介小吏,如果沒有意外,張須陀這輩子都不可能跟隋煬帝產生交集。然而命運的車輪就是這麼湊巧,上天給隋煬帝送來了最後一個忠臣。楊堅三征高句麗,弄得國家疲憊不堪、民不聊生。又碰上自然災害,百姓糧食欠收,家裡揭不開鍋,市井中是餓殍滿地。張須陀主管的地區也是如此,張須陀為救百姓,打算開倉濟民,但開糧倉是需要向朝廷報備的,但等公文上達天聽在批示下來,估計百姓都快餓死了,於是張須陀自作主張開了糧倉接濟百姓。

私開糧倉是死罪,張須陀本欲等死,可等來的卻是隋煬帝的嘉許,張須陀不但沒受責罰,還升了官。隋煬帝的不殺之恩,讓張須陀大為感動,從此張須陀便認定了楊堅是救世濟民的真命天子。隋末大亂時,張須陀為保大隋江山,四處東征西討。沒糧了,張須陀就地籌糧,沒兵了,張須陀親自募兵,張須陀保的是楊堅的江山,卻從來不給楊堅添麻煩,這樣的忠臣哪裡找去。當然張須陀並不是只念君恩的無能之輩,他轉戰黃河兩岸,哪裡反叛打哪裡,張須陀幾乎戰無不勝,也正是張須陀的忠肝義膽,大隋才得以在風雨飄搖中屹立不倒。

然而張須陀也不是萬能的,隋末的各路梟雄並不都是無能之輩,張須陀碰上李密之後,之前百戰百勝的輝煌記錄立馬就被破了,在李密的重重圍攻之下,張須陀的人馬越打越少,張須陀本人則是越戰越勇,可是殺到只剩他一人的時候,他也回天乏術。畢竟大隋這座江山,根基都爛了,張須陀再忠心也救不了了。最後張須陀在戰場上力竭而死,他用這種悲壯的方式,來報答隋煬帝的不殺之恩,誰還敢說張須陀這是愚忠呢?畢竟真實的隋煬帝並不是昏君,而是一個真正值得託付的君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王話史 的精彩文章:

唐朝貴族家的女子為何喜歡去廟觀?說來難以啟齒,細想卻值得同情
獨孤九劍天下第一,為何只搶辟邪劍譜葵花寶典?理由讓人哭笑不得

TAG:人王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