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李立山以他的勤奮和聰慧,又一次完成了他藝術道路中的「否定之否定」的「揚棄」。可貴的是,立山在畢業後的幾年,仍然不斷地回來求教。可喜的是,如今他的篆刻沉雄中顯現著厚重的傳統功力,時而還會有「大巧若拙」;他的書法寬博中流露出高古的氣質,時而還會有「大象無形」;他的繪畫更趨於傳統的回看,處處出沈周,筆筆見「四王」。

——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 博導 駱芃芃

立山的書法在線條的塑造上有著有意識的追求,他的線條紮實厚重,積點成線,力不虛過,篆隸的意味貫穿其中,體現出古厚圓渾的審美品質,這種品質對於篆隸意味日益弱化的帖學傳統來說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導 胡抗美

十四年前,他隻身一人背起行囊,踏上了藝考求學之路,憑著一股執拗的性子一路走進中國美術教育的最高學府——中央美術學院。

在中央美院四年的學習時光,使他有了對書畫藝術思考的整體觀照,和實踐過程中側重書寫性和藝術處理的表現。

從中央美院畢業後,他越來越清晰地感到,書畫印的研究和實踐已經成為生活的全部。無論走到哪裡,心裡最惦記、最牽掛的依然那紙上的江山。

2010年9月,他成功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2016年9月,又考取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藝術創作及理論研究方向博士,師從駱芃芃教授。一路走來,他全身心地堅守著對書畫印傳統的信仰。

這個人就是李立山。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李立山作品


在研究院近十年的專業學習,使李立山更加認識到堅守傳統經典的研究才是核心。在研究金石篆刻的同時,不斷加強文史理論與實踐教學的交互訓練,藝考培訓便是他實踐教學的方向。

李立山一手創辦了書法高考培訓工作室,近十二年的時間裡,他讓一個又一個零基礎的學生,通過短短八九個月的有效訓練,成為考入各大美院的優秀學生,並從中不斷印證各種書畫印臨摹、創作以及臨摹與創作之間的訓練模式。

如今,已有三百多名學生陸續考入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全國十餘所重點美術學院。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李立山作品


如此輝煌的成績,都歸功於李立山老師在這十多年的研究學習和教學實踐中總結驗證的大量有關於學習書法的理論和方法。

李老師認為,學習書法最根本的前提,首先就是要了解毛筆的功能以及如何駕馭毛筆。對此李老師給出訓練方案是從篆隸書進入中國書法。

正如蔡邕《九勢》中提到的「惟筆軟則奇怪生焉」,「筆軟」指的是毛筆本身的屬性,而「奇怪生焉」是指變化豐富的意思。這兩點關鍵的要素訓練首選應該共同指向的是隸書,在隸書字教學過程中推薦的是《禮器碑》、《曹全碑》、《張遷碑》、《石門頌》四帖。要在訓練中能夠完成點畫的「提、按」的訓練。

其次,要完成點畫空間的分布建構。那就需要篆書方向的訓練。李老師推薦商周金文中的《毛公鼎》、《散氏盤》等;秦代李斯《嶧山刻石》、漢代《袁安碑》、《袁敞碑》;唐代李陽冰《城隍廟》、《三墳記》;清代鄧石如、趙之謙、吳讓之、吳昌碩等篆書大家的作品。通過一系列的書寫訓練,最終完成「使、轉」的研究以及對於空間的認知。

之後就可以進入楷書和行草書的訓練。首先推薦的是法帖墨跡類作品。楷書方向是隋智永《楷書千字文》,唐褚遂良《倪寬贊》、《大字陰符經》,唐顏真卿《自書告身》、《竹山堂》等;行書方向是二王尺牘、顏真卿行書方向、宋四家系列等,這些法帖為我們的創作提供了多重視野,藉此構建起一個屬於自己的「中國書法經典體系」,在其中再進行更多相關印證拓展的訓練,最終完成「學院式四年本科」的五體臨創以及篆刻臨創的強化訓練研究。

但在學習經典法帖的同時,要有研究古今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思維,學習這種思維方法,而非簡單地一味模仿。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李立山作品


在書法的臨摹過程中要注意「形」與「神」、「筆到」與「心到」的結合;強調臨摹不僅要位置準確、筆法到位,要知疾澀、知節奏、知輕重。

強調對「線」的訓練,打通書體之間的關係。例如大篆金文和漢代隸書之間的關係:《毛公鼎》和《張遷碑》都可以通過逆筆澀行,表現金石漫漶的感覺,這種金石氣息的相通,對於中鋒圓轉的使用,再到側鋒轉中鋒的體驗訓練是十分重要的。

至於創作,必須從集古字開始逐漸找尋自我,不斷地置換匹配經典字法的空間造型和章法的區域造型。比如篆隸書臨摹和創作轉換,強調空白的重要性,通過《張遷碑》、《鮮於璜碑》比較,去感受「筆軟則奇怪生焉」的用筆狀態,還要剖析古今藝術經典作品背後的人文與藝術價值。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李立山作品


中國古代漢字書寫,有兩個核心,一個是漢字字形,二是毛筆書寫。二者都有規範,相互制約。前者是字形結構,後者是用筆方法。字形結構靠雙眼識別,用筆方法靠右手執使,筆順就是二者的結晶。漢字書寫成為藝術之後,書學的第一個概念是關於草書的「勢」,「勢」是從審美的視角看書法。

書法藝術強調形勢合一,書法創作是在連續書寫的時間節奏中表現和完成空間造型的。因此還是要回到「想見揮運之時」,在領會時間節奏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空間造型,並將兩者統一起來,進而感悟到集時間與空間為一體的「自然」,領略到包含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意象」,體會到作品的「神采」。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李立山作品


篆隸書的研究和訓練是我們進入中國書法的不二法門。 20世紀以來,書法創作的主體功能性由實用的日常退下歷史舞台,成為了具有視覺觀看的藝術圖式,而這種藝術圖式研究的自覺也決定了我們今天研究的重點,那就是以點畫和結體為主要對象。呈現這一切的核心是離不開對毛筆功能的重新認知以及對於經典圖式的全新解讀。

點畫生結體,什麼樣的點畫決定什麼樣的結體。漢代隸書雖然有了各種形態不一樣的點畫,《張遷》和《鮮於璜》等作品用筆方起方收,線條粗短,極少舒逸,特點是「平硬厚重「。它們從結體上尋找到出路,一般隸書作品為了追求平衡,結體上緊下松,上小下大。它們反其道而行之,上疏下密,上大下小,通過頭重腳輕的不穩定感造成動勢。同時,在分間布白上左右參差,通過一定的動勢在動靜對比中,開創出漢代隸書稚拙古樸的審美境界。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李立山作品


隸書比篆書要晚,從漢代開始,有了比較成熟的隸書,分為兩大體系:一種是摩崖體系,一種是廟堂體系。整個漢代的隸書用的方法也基本上是用中峰為主的搭接的方法,表現不同在於筆畫的光滑一點、遲澀一點、蒼茫一點,有圓、有方,只不過是表現形式的變化。

《張遷碑》是漢隸中的上品,也是李立山老師極力推崇的經典碑帖之一。學習《張遷碑》,能夠掌握「鋪毫」的用筆方法與「稚拙」的結體方法,不僅能夠提升隸書書寫的能力,加強對於點畫和結體關係生成的研究,對於進一步研究各字體書風的生成起著重要的作用,更能對其他書體的書寫有所裨益。

至於在臨摹《張遷》時如何掌握筆法、結字規律,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那就來聽李立山老師為你詳細解析一番。

李立山老師將通過對《張遷》的解讀研究,帶大家進行宏觀和微觀的對接訓練,對書法文獻中關於「執使」、「筆勢「、「形勢」以及「書勢」進行示範梳理,並藉助視頻的精準示範,引導大家進入隸書的臨摹研究模式,讓你真正身體力行地進入自我提升調整的學習機制,而這也是本節課程最為重要的。

導師介紹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李立山,別署魯園、養正山房。1985年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

2008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獲學士學位。

2012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獲碩士學位,導師為駱芃芃教授。

2016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篆刻藝術創作方向博士研究生,導師駱芃芃教授。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青年篆刻人才重點培養對象。

現為文化部青聯中國書法篆刻藝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北京語言大學客座教師、魯園書畫館藝術總監、八零年代全國書家學術委員會委員、現定居北京,從事書、畫、印創作和教學研究。

作品欣賞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學漢隸,他的獨門高效學習法,曾憑此讓百名零基礎學生考入美院


添加微信mochiqimeng,回復「李立山」即可免費獲取學習資料

添加微信mochiqimeng,回復「李立山」即可免費獲取學習資料

添加微信mochiqimeng,回復「李立山」即可免費獲取學習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小楷女神韋斯琴為你逐字解析最美小楷《洛神賦》
傾城之貌與橫溢之才,都藏在秦淮八艷的書法里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