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為啥逆向測繪仿製比自主研發還耗時耗力?這就是殲8和殲20的差距

為啥逆向測繪仿製比自主研發還耗時耗力?這就是殲8和殲20的差距

原標題:為啥逆向測繪仿製比自主研發還耗時耗力?這就是殲8和殲20的差距


新中國伊始,在前蘇聯的援助之下,我們逐步建立起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但由於缺乏足夠厚重的工業底蘊,也就是相關經驗,長期以來,我國軍工只能幹些授權生產以及通過測繪來逆向仿製的工作。這樣的現實情況,不免讓人想當然地覺得這是種最簡單且最高效的行為,但實際上,在後來我國軍工具備自主研發能力之後,才發現把買來的武器逆向測繪仿製所需要的時間實際上是超過自主研製的,甚至可以說,逆向測繪仿製的難度以及所要花費的時間成本一點都不像通常想像中的低!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仿製還不如自己研製容易嗎?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真的是這麼一回事,一般我國從國外買回來一批裝備之後,會從中挑出一輛架用來拆解測繪,可畢竟武器製造可不是拼積木,照著樣子就能玩得轉,首先,人工測量本身就存在一定不可避免的誤差,而我國所進口的裝備又大多是製造粗糙的俄系武器,因此,為了保證把零件造出來之後不至於裝不到一起,我們不得不把零件做大一些,以留夠冗餘空間,一兩個零件和原版有所區別到不是啥大問題,但如果大量零件都這樣呢?恐怕這件武器的重量會比原版超出許多吧?這就是為什麼山寨版本往往不如原版性能好的緣故,



而最關鍵的在於逆向測繪先天的局限性,正所謂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這就像我們小時候抄作業一樣,知道這道題是這麼寫的,卻不能解釋為什麼這麼解,武器同理,如果只是結構模仿的話還好說,但材料這東西是真的沒法參透,比方說一種武器的某些部位根據需要而特意有熱處理方面的加強,然而這玩意是沒法直觀看出來的,照樣子做出個看起來差不多的,可實際性能其實差得多,而這些看不到的差別就需要大量且深度的實際測驗才能一一查明。


這還沒完,最要命的是,逆向測繪仿製出來的武器,不僅從一出生就是落伍的,就連後續升級改造,可能都趕不上趟!為啥?拿戰鬥機舉例,人原廠在設計之初就預留了升級所需要的空間,自然也知道該怎麼改才不會影響到整架戰鬥機的配平,但仿製者可不知道,能把一架飛機原模原樣仿造出來已經費老勁了,還要啥自行車!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能聽到一款國外某款進口戰機引進國內許多年後才傳出徹底吃透它的消息,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老生常談的戰神轟炸機,轟6了,這種仿製圖16的老牌轟炸機雖然如今已經在信息化以及動力方面有了長足提升,也算是我國徹底吃透的一種國外武器裝備,但這是耗費了多年時間和心血才達成的結果,至於到底值不值,那就見仁見智了。



自主設計則就不同了,首先它是目標明確的,我們要設計一種戰機,要具備怎麼樣的性能,都是非常清晰明了的,哪些地方的結構為什麼這麼設計,材料為什麼這麼處理,也都是心知肚明的,不會出現逆向測繪那種琢磨對方到底是怎麼想的情況,這樣一來,自主研製有時候還真就比逆向測繪快了。

長期以來逆向測繪所帶來的後果也是比較嚴重的,眾所周知,殲8本質就是殲7的放大版,單就這麼一架技術含量不高的二代戰機硬是搞了那麼多年還問題百出,而代表著中國戰機巔峰的殲20卻又快又好地完成了研製,這便是堅持自主研製,自主鑽研的利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這回幹得漂亮 奪下迪拜253億大單 歐美這下知道厲害了
解放軍功勛最卓著戰機:曾擊落26架先進美製戰機 自身卻無一戰損

TAG:迷彩虎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