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擁有了孤獨的人,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我

擁有了孤獨的人,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我

不見不散!

圖 | 網路

編輯 | lulu

經典誦讀

一個人孤獨了,思想集中,所發的感想都是真情實感。聽《傅雷家書》,學會享受孤獨~

長按掃碼,聽語音~

用心細品,看文字~

大家好!歡迎來到萃辰天心書院365家庭共修之經典誦讀欄目,我是雷磊老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著名的《傅雷家書》。我們先將今天的內容誦讀一遍:

一個人孤獨了,思想集中,所發的感想都是真情實感。

孤獨是什麼?有人說孤獨是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也有人說孤獨是一種個性的濃縮,是一種寂寞的悲哀,是一種欲蓋彌彰的表現。我們說孤獨其實是一種心境,整天為世間的得失忙忙碌碌的人,根本不會體驗到人生還會有一種東西叫孤獨;沉湎與浮躁和焦慮中的人,是無法體會到孤獨所擁有的那獨特的滋味。只有平和而心靜的人,才能體會到孤獨是一種難得的心境。擁有了孤獨的人,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我。靈感在孤獨中產生,創造在孤獨中萌發,思想在孤獨中閃爍,有了孤獨,才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們一直認為孤獨是一種樂趣,一種不同於朋友一起談笑的樂趣,一種無法解釋清的樂趣。當孤獨的時候,你可以隨心所欲,你不必去顧慮他人的眼神。這樣的一份自在,足以令身心徹底的放鬆。而感受到這份自在,便已是孤獨中的一大樂趣。

最後,讓我們再誦讀一遍,回顧一下今天所學:

一個人孤獨了,思想集中,所發的感想都是真情實感。

今天的經典誦讀就到這裡,萃辰天心書院,讓國學智慧走入千家萬戶,我們明天見!

詩歌賞讀

最負盛名的「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中有不少經典的詩作。聽清代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詠菊》,感受詩人借林黛玉之手對秋菊的讚美~

長按掃碼,聽語音~

用心細品,看文字~

大家好!歡迎來到萃辰天心書院365家庭共修之詩歌賞讀欄目,我是雷磊老師。

最負盛名的「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中有不少經典的詩作。今天我們要賞讀的是清代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詠菊》。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誦讀這首詩: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無法擺脫的詩情從早到晚把我糾纏,或繞著籬笆漫步或停下來倚著石頭獨自沉思吟誦。筆尖上積聚著靈秀,面對著霜寒把秋菊描寫,口齒闖含著菊花的芳香,仰對明月把菊花吟詠。滿紙上寫的都是平日自我憐惜的哀怨,誰又能透過片言隻語了解我的愁思。菊花自從經過陶i淵明的品評後,高尚的品格一直被人稱道。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曹雪芹將《詠菊》寫在了《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里。這回描繪賈府表面上處於最鼎盛的時期。此次活動,由史湘雲和薛寶釵擬定題目,共十二道題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韻,由寶玉、黛玉、寶釵、湘雲、探春等五人自由選題。這回作者讓林黛玉選了其中三道詩題:《詠菊》、《問菊》和《菊夢》。借用李紈公評《詠菊》來借景抒情、以物喻人。

曹雪芹,清代小說家。曹雪芹一生正好經歷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後來「蓬牖茅椽、繩床瓦灶」,貧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涼。最後因貧病無醫而逝世。曹雪芹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能詩善畫。其詩立意新奇,風格近唐代詩人李賀。他最大的貢獻在於小說創作,他所創作的長篇小說《紅樓夢》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壇上享有崇高聲譽。

唐朝詩人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說:「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何則?勞心靈,役聲氣,連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他寫過一首《閑吟》:「自從苦學空門法,銷盡平生種種心。唯有詩魔降未得,每逢風月一閑吟。」其《醉吟二首》中也有「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之句。白居易後來沉溺佛法,雖然把功名利祿的心思淡薄了,卻還不能完全泯滅寫詩的慾望和習慣,所以說詩像一個妖魔,連佛法也降不住它,經常光顧。這把文學藝術的魅力寫得很生動。黛玉這首詩的第一聯就說詩魔纏身,創作衝動不由自主。這很符合黛玉的個性特徵,林姑娘的確是一位多愁善感的詩人,長吟短賦,經常觸景生情,發於章句。同時從作詩的角度說,這兩句也是開門見山,直切「詠菊」的主題。全句說為了想出新奇的詩句,站在籬笆前,靠在山石上,苦思冥想。

第二聯說詩興來了,就信手揮毫,對月高吟。「蘊」,把寫詩時的靈感勃發表現出來了。口噙菊花香氣對月吟菊花詩,「噙」字有一種品味的意思,既有品味花香也有品味詩句的意味,這確實是一種很美的意境,所以後來李紈等人都一致推崇這一首為菊花詩之冠。但作者又讓黛玉自謙說「我那首也不好,到底傷於纖巧些」,暗示其實還是史湘雲的詩才是真正的第一,這都是和後文情節遙相呼應的。

後邊的四句也緊貼「詠」字,揮毫滿紙,都是詩人的「素怨」——即秋怨,按古代的五行說,金配秋,色白,故曰素秋。「訴秋心」即對菊花抒發情感,用問句,說「誰解」,實際上以菊花作潛在的知音,所以最後就以愛菊成癖的陶淵明來標榜。陶淵明作過彭澤令,故稱陶令,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千古高風。他也專門讚美過菊花,如《和郭主簿》中就有:「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又「秋心」二字,可以合成一個「愁」字,宋吳文英《唐多令》詞中即有句「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從小說的「伏脈」角度說,「題素怨」、「訴秋心」,當然既表現了黛玉的悲劇氣質,也暗示了她後來的「眼淚還債」。這首詩既讚美了菊花的高潔品格,又對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

最後讓我們再誦讀一遍,感受詩人借林黛玉之手對秋菊的讚美: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今天的詩歌賞讀就到這裡,萃辰天心書院,讓國學智慧走入千家萬戶,我們明天見!

講 師 簡 介

天 心 365

一個家庭的文化,

是家庭的基石,

是家庭溝通的重要媒介,

是家庭和樂美滿的關鍵因素。

國學是中國人的智慧結晶,

學習聖賢經典,

增長智慧能量。

和家人一起快樂的親近國學,

進而促進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提升。

這就是我們做《天心365》的初衷,

讓國學智慧走近千家萬戶。

書 院 地 址

武漢總院

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1153號解放公園內

海南分院

海口市美蘭區和平大道66-58號

重慶分院

重慶市涪陵區興華西路40號

上海分院

浦東新區楊高中路2108號天物空間541室喜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3分鐘讀懂中國茶史
傅雷: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