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城——水上秦都三百年

雍城——水上秦都三百年

藝術博物館 | 美術展覽 | 文創 | 公共教育 | 綜合服務

雍城位於今天的鳳翔縣城以南,雍河以北、紙坊河以西的黃土原上,北依雍山,南臨寶雞,東臨岐山周原,西近汧(qiān)隴。是秦「九都八遷」過程中,歷史意義上的正式首都,標誌著強秦的全面崛起。

秦雍城遺址與西安市衛星地圖

史記·秦本紀》記載:「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鄭宮,卜居雍,後子孫飲馬於河」。秦德公遷都雍城後,便修建了大鄭宮。德公去世後,相繼繼位的三個兒子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仍然在不斷地擴充營建。特別是在秦穆公時期,秦國稱霸西戎,躋身春秋五霸之列。秦穆公讓戎族使者由余參觀了雍城的宮殿、宗廟。由余面對瑰麗宏偉的雍城,不禁感嘆道:「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而經過現代考古勘探,雍城城址南北長約3300、東西寬約3200米,總面積約11平方公里,這種規模在當時是很了不得的。

雍城遺址示意圖

雍城屋脊模擬復原

(圖片取自《秦雍城豆腐村與馬家莊遺址

出土瓦件的建築學模擬實驗觀察》)

根據田亞岐先生的考證,雍城的城市規模,是從東南部逐漸向北、西北部擴大的。瓦窯頭一帶的宮區建築年代比較早,繼而是位於其西北方向的馬家莊宮區,最後則是位於最北端的鐵豐———高王寺宮區。並且在雍城城牆內外,相繼發現了青銅作坊、煉鐵作坊、制陶作坊等多處作坊遺址。

瓦窯頭宮殿及馬家莊春秋時期宮殿復原圖

豆腐村制陶作坊遺址發現的鳳鳥紋貼面磚

(圖片取自《秦雍城豆腐村

制陶作坊遺址發掘簡報》)

貼面磚與其它瓦件使用模擬圖

(圖片取自《秦雍城豆腐村與馬家莊遺址

出土瓦件的建築學模擬實驗觀察》)

在雍城的西南角是墓葬區,總面積約21平方公里。其中秦公一號大墓是已發掘的先秦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墓主為春秋晚期的秦景公,其墓葬被盜掘嚴重。

秦公一號大墓

雍城外圍環繞著雍水河、紙坊河、塔寺河、鳳凰泉河,豐沛的河水、縱深的河谷,形成天然的城防地形,這便是「水上秦都」的由來。正所謂「以水禦敵於城外」,再加上城牆等相關輔助設施的加固,使得城池牢不可破。也因此,秦人以雍城為都,長駐近三百年。

雍城遺址 戰國鹿蟾狗雁紋瓦當

雍城遺址戰國卧鹿紋瓦當

馬家莊一號建築群(春秋中期到春秋晚期)為宗廟性質建築 ,坐北朝南,面積約6660平方米,共發現有牛坑、羊坑、人坑、車坑等祭司坑181個。而2016年新發現的雍山血池遺址,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與古文獻記載吻合、性質明確、時代最早、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級別最高、文化內涵最完整的秦漢時期國家大型祭祀遺址。確認相關遺迹包括各類建築、場地、道路、祭祀坑等3200餘處,發現的圜丘封土遺址是目前國內目前最早的天壇遺址。這些祭祀遺址的發現,是對先秦時期形成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一重要思想的印證。

雍山血池遺址與雍城方位衛星圖

圜丘封土遺址

雍山血池祭祀坑

祭祀坑

秦都雍城從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67年)營築大鄭宮,再到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作為築冀闕宮廷於咸陽,秦自雍徙都之」,一共歷經327年。雖然遷都咸陽,但秦之重大祭祀禮儀活動仍然要在雍城舉行。公元前238年,二十二歲的秦始皇登基加冕、親理朝政,其儀式仍然在雍城蘄年宮舉行。且一直到西漢前期,雍城依然是帝王舉行郊祀活動的重要場所。

往期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亮寶樓 的精彩文章:

一起來圍觀古代貴族的超豪華飲食用具吧!
曲江茶宴國慶半價活動開始啦

TAG:亮寶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