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大丈夫如何行事 星雲大師提供四點方針

大丈夫如何行事 星雲大師提供四點方針


攝影|Luca Zanon


在世界上,做人處世,各人有各人的重點。有的人重利,有的人重義;有的人重未來,有的人重眼前;有的人重視個人的利益,有的人強調大眾的成就。從個人所重視不同,可以看出見解有別,行事的差異。所謂大丈夫,也不一定專指男士,只要他的行事朝向正見與光明,就是大丈夫。


大丈夫的行事原則有哪些呢?


第一,論是非,不論利害


 一個有為的人,行事必定講究是非與否、合不合理、該不該,而不是利害關係。是對的,即使對自己有害,他也不會顧忌;是不對的,對自己有利,也不為之。東漢樂羊子在馬路上撿到一塊別人遺失的黃金,拿回去交給妻子。不料他的妻子卻說:「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何況是在路上撿拾別人的黃金?」樂羊子聞言慚愧,於是將黃金交給公家。這就是講究是非,不論利害。


第二,論順逆,不論成敗


大丈夫行事,不會計較眼前的成敗。順境、有意義的事,當然要做;即使面對不順的逆境,還是要勇往直前。只要努力去做,成敗就由諸多因緣成就了。


第三,論萬世,不論一時


君子行事前總會思考,這一件事情做下來,對歷史有交代嗎?對大眾有交代嗎?對未來有交代嗎?大丈夫所計較的是千秋萬世,而不是爭一時的成敗。你看,文天祥、史可法皆為敗軍之將,卻名垂萬世;夏桀與商紂,皆人王也,卻遺臭萬年。所謂「知人之為善,不可論現行,而應論流弊;不論其一時,而應論久遠;不論一身,而應論天下。現行雖善,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因此大丈夫行事,以寫歷史的心,寫下經得起萬世的評鑒。


第四,論真理,不論人情


有為的人,行事講究合理合法,不計較人情。意即所謂「依法不依人」。因為,法理是公眾的,是無私的;而人情是自私的,是偏袒的,只有法理,才是公平。


《孟子》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大丈夫,這四點大丈夫的行事方針,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

Q

A

&



星雲法語


定價:280元


本套書收錄了星雲大師在《人間福報》發表的精彩法語1080篇,大陸首次出版。內容結合佛法與現代人的生活,深入淺出地闡釋,字字珠璣、篇篇雋永。大師以十冊《法語》,打造了十把「佛法鑰匙」,開啟讀者心靈的大門,帶領讀者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發現與體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於日常生活中體悟佛法精要,並在一言一行中踐行佛法。


長按二維碼請購


點擊"閱讀原文" 至大覺文化微店請購!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大覺文化 的精彩文章:

【如是覺】聽說修行人應該要「安貧樂道」,星雲大師甚至曾提倡出家人在一生中,要有幾次把擁有的東西全部送人,這樣的觀念有什麼意義嗎?
【如是覺】現在世道混亂,佛魔難辨,一般人很難分辨什麼是真理,什麼是邪說?請問佛教有幫助大眾區分的標準嗎?

TAG:上海大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