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八大山人的畫有些看起來簡單,是隨便畫的嗎?其實內藏玄機

八大山人的畫有些看起來簡單,是隨便畫的嗎?其實內藏玄機

八大山人的畫,表面上看就是深刻寓意的頂峰。

八大山人的畫,表面上看就是一條魚、一隻鳥或一塊石頭,畫面極其簡單。但他的內涵極其深刻,甚至非常晦澀。

啟功先生曾說:「八大題畫的詩,幾乎沒有一首可以講的清楚的。」其實,不僅八大山人的題畫詩,包括八大山人的畫,又有哪一幅是可以講清楚的呢?

八大山人畫的花鳥從形式上看,深,深到了不能在深,誰都不能懂,只有他懂。

我們試舉例說明。

八大山人的畫有些看起來簡單,是隨便畫的嗎?其實內藏玄機

《安晚圖 巨石》,左側一巨石,無險峻,無玲瓏,一塊平平常常的巨石。巨石右側,有一朵小花,無嬌艷,無芳香,一朵平平常常的小花。能有什麼深意呢?題詩說明了他大有深意。這首小詩寫到:

聞君善吹笛,已是無蹤跡。

承舟上車去,一聽主與客。

這裡是《世說新語》中的一個故事。王羲之之子王徽之,善鑒賞。桓伊,善音律,尤其善吹笛。他們二人互聞大名,並不認識,也不知道對方住在哪裡。有一天,王子坐在船上,桓伊乘車在岸上走過。這時,乘船的客人說,那就是桓伊。王子猷立即停船上岸,叫人對桓伊說,聽說你善吹笛,為我奏一曲,如何?這時桓伊已經是顯貴了,王子猷不顧禮儀、不擇場合冒味地請他吹笛,但桓伊毫不介意,隨即下車,為他演奏了三支曲子。演奏罷,二人沒有說句話,子猷乘船,桓伊乘車,分道揚鑣。但是,他們的心靈是溝通的。你看那塊僵硬的石頭,不就是子猷的象徵嗎?那朵美麗的小花,對著石頭輕輕舞動,不就是桓伊嗎?君子之間,可以沒有交往,但心靈是相通的。

八大山人的畫有些看起來簡單,是隨便畫的嗎?其實內藏玄機

《安晩圖·貓》,畫面極其簡單,只有一隻貓。這隻貓,似貓非貓,孤零零地卧在地上,兩隻眼睛,似睜非睜。這隻貓究竟要表現什麼呢?畫面上有一首小詩給我們以重要的提示如

林工不二門,出入王與許。

如公法華疏,象喻者義虎。

「林公不二門」,這裡的林公是指東晉哲學家、僧人支道林。支道林對佛、道兩家的學說都有精深的研究。所謂「不二門」,即佛教所說「不二法門」

「出入王與許」,東晉清談名士有許多交往。這裡說的「王」是王羲之,「許」就是許詢。支道林其貌不揚,但才華絕世。那時,王羲之聲名大噪,看不起他。有一次,孫綽帶著支道林去拜訪王羲之,當時王羲之與許詢洽談甚歡,沒有理會支道林,連一句話都沒有跟他說。當人們退去,支道林對王羲之說「眾人都退去了,我是不是可以跟你談談我的淺薄的想法?」王羲之聽他談了對《莊子·逍遙遊》的看法,嘆服不已,把談終日,相與甚歡。

「如公法華疏,象喻者義虎」。「法華經」是一部佛教經典,這裡是說,支道林對這部經典的闡釋,就像「義虎」(是指一個對佛教經典有精闢解釋的高僧的名字)對這部佛教經典的解釋一樣。這幅畫中的貓,有幾分像貓,又有幾分像虎,就是指「義虎『』

八大山人的畫有些看起來簡單,是隨便畫的嗎?其實內藏玄機

《魚鳥圖》,這幅作品,表面上很簡單,就是一塊怪石,蹲著兩隻小鳥,一條大魚,後面跟著一條小魚。似乎並無深意。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賞,就會發現難解之處。魚怎麼飛上天了呢?畫面上有三段題識,說明作者確有深意。其中第三段題識這樣寫道:「東海之魚善化,其一曰黃雀,秋月為雀,冬化入海為魚;其一日青鳩,夏化為鳩,余月便入海為魚。凡化魚之雀藉以胞,以此證知漆園吏之所謂鯤化為鵬。」八大山人在這裡是借用了《莊子·逍遙遊》中的故事,《莊子·逍遙遊》中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這幅畫講的是魚與鳥是可以互相變化的。魚飛上天,則化為鳥;鳥飛入水,卻化為魚。故不知何者為魚,何者為鳥。大山人的這些深意,除了他自己,誰能夠知道呢?

八大山人的畫有些看起來簡單,是隨便畫的嗎?其實內藏玄機

《魚鳥圖》,對於魚鳥的關係表現得更明確。畫面上小鳥立於山上下部有一條修長的魚,睜著怪異的眼睛平卧著,小鳥俯視,魚上望,好他們在說話,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這幅畫上題詩道

目盡南天日又斜,

時人莫向此圖誇

是魚是雀兼鴝鵒

午飯晨鐘共若耶。

望著南天,太陽西斜,人們看到這幅圖畫,不要誇口這幅作品很好,你都很明白嗎?畫面上是魚,是黃雀還是八哥,畫面上表現的是中午還是早晨,你都能夠明白嗎?平常人一定說,都很明白。其實,你哪裡明白呢,魚就是黃雀,黃雀就是八哥。早晨就是中午,中午就是早晨。這其中的寓意深著呢!

八大山人的畫有些看起來簡單,是隨便畫的嗎?其實內藏玄機

《魚石圖》,畫面上只有一塊巨石,石下一魚,很小,似游非游。這是什麼意思呢?畫上題詞,給予人們以啟朝發崑崙墟,暮宿孟渚野。博言萬里處,一倍圖南者。這裡說的是宋玉的典故。宋玉說鳥中有鳳,魚中有鯤。鳳上擊九千里,到達雲霓,背負蒼天,足亂浮雲,飛翔於渺冥之上。「樊籬之購」(即籠中小鳥)怎麼能夠對鳳說天地之高呢崑崙是傳說黃帝居住的仙山,孟渚是傳說中虛無縹緲的地方。鯤魚早晨從崑崙出發,晚上到達了孟渚。「尺澤小鯢」(即小小池塘中的小魚),怎麼能夠與鯤說江海之遼闊呢?但是,八大山人在這幅作品中所要表現的是這條小魚要超過飛九萬里的大鵬,怎麼會呢?因為世間事物,無大無小大就是小,小就是大。

八大山人的繪畫中的寓意,不讀書的人是無法理解的。因為,文人畫都要求畫面中要有文氣。什麼是文氣呢?就是書卷氣。可以說,有書卷氣,就是文人畫,沒有書卷氣,就不是文人畫。清代任頤說:「不讀書寫字之師,即是工匠。」文人畫,怎樣表現出書卷氣呢?繪畫的內容要符合書卷的記載。符合書卷規定的繪畫,就叫做文氣;不符合書卷規定的繪畫,就叫做野氣。

八大山人的作品是寫意花鳥畫的高峰,也是文氣發展的高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