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缺愛自救指南:「我很愛你,但我更愛自己」

缺愛自救指南:「我很愛你,但我更愛自己」

            


點擊

每日一讀

訂閱 

最震撼心靈的閱讀!




01




《奇葩說》辯手陳銘曾經說過一個理論,名為

童年未完成之魔咒。




大概意思就是,在你童年時期最缺什麼,長大之後就會偏執於什麼。




當然也不一定是長期缺少,也有可能是一次印象深刻的得不到的東西,耿耿於懷多年。

可能很多時候自己並不覺得,但是這種執念是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具體表現為特別在意某件事或物。




有些孩子,在童年時家境貧寒,十分缺錢。

那麼這個孩子長大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大概都會為金錢而奔波,哪怕自己今後賺到錢了,也還是會特別在意金錢。




而如果一個女性在童年時期,長期缺愛,那麼有很大的可能她會在尋愛的道路上苦苦掙扎。




我認識很多原生家庭很差的女人。




她們從小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受盡冷眼和白眼,無人可依。

而成年後的她們,大多都無法走出原生家庭的不幸。



不是遇見人渣,就是錯愛。結婚、生育把她們捆得死死的,但她們仍然缺愛。



02




前兩天,發生了一件極其悲痛的事情。



一位農村女孩帶著自己的一雙兒女,奔赴黃泉自殺。




原因是女孩的丈夫為了還債,製造了一起假死的交通事故,來騙取百萬元的保險費。




在事發前,丈夫沒有告訴妻子這件事,突然看到丈夫離世的消息,

絕望中的妻子留下千字絕筆遺信,帶著自己的一雙女兒,跳河自殺了。







事發後,各大媒體和網路上一片嘩然,爭論的聲音此起彼伏。




有人咒罵女孩兒的自私,有人唾棄丈夫的無能,還有人批判婆家的醜陋嘴臉。




在網路上,很多媒體用到的最多的字眼就是「殉情」。




但是在農村女孩戴某在「絕筆信」中,她曾說:




何某的「生死未卜」,不僅令她承受了巨大的痛苦,還要被婆家責難。



她沒有了活下去的念想,更沒有勇氣承擔外界的壓力言論。




最終決定「用命來結束這一切,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認真了解了戴某的身世背景後,我發現戴某從小父母雙亡,是個孤兒。




再加上,自己又無兄弟姐妹,娘家不是指望不上,而是根本沒人可依靠。




從小就沒有感受過愛的戴某,終於與到了自己的丈夫。

戴某把丈夫當做自己的情感支柱,十分依賴。婚後,夫婦二人感情很好,常以寶貝互稱。




但是在丈夫「出事」後,婆家人把這一切都歸結於戴某身上。




丈夫的離世,外債的催命,婆家的逼迫,

讓她走上了這樣一條絕路。




很多人都說戴某痴情,我也很佩服能這樣不顧一切的女子,但是那一雙年幼的兒女又做錯了什麼,他們尚未見識過這世界,就這樣迷迷糊糊的離開了。




貧窮只是悲劇的一部分,從小就缺失關愛的她倏忽間失去

人生中愛的支柱——丈夫,才是悲劇真正的導火線。




03




戴某趕赴黃泉後的第二天,她的丈夫就奇蹟般的「復活」了。

然而遺憾的是,戴某卻是真的死了。




在成長過程中缺了多少愛,以後就會愛得多卑微,以至於愛得盲目,為之付出了生命。




《北京女子圖鑑》,陳可那句

「張超,我愛你,但我更愛自己」,

擲地有聲,理直氣壯,真真吸引了我。從小被愛得太多,保護的太好的陳可說這話的時候,底氣十足。




其實原生家庭的傷害雖然強大,但是更強大的是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緊緊攥著這個傷口不放,我們就永遠無法痊癒。




一個人,一旦有了「我不夠好」的潛意識後,就會不斷去搜集、去證實自己不如別人的證據。




但其實你本來就很好,你沒有比別人差,你更不是不配擁有幸福。




願每一個「缺愛」的人都可以大聲的說:

「我愛你,但我更愛自己。」




熱文推薦


1、感情再好,也經不起這三件事的折騰



2、沒有一百分的另一半,只有五十分的兩個人



3、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讀 的精彩文章:

被網紅美食「坑害」的年輕人
作為女人最後悔的是什麼?書讀太少...

TAG:每日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