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品知縣捨命保下一鍋綠豆粥,慈禧大受感動,將其升為四品道台

七品知縣捨命保下一鍋綠豆粥,慈禧大受感動,將其升為四品道台

大清官制,不管是京官還是外任官,都要接受三年一度的「京察」和「大計」,以考核在職官員的優劣,並依據吏部的考核結果給出處理意見,或升或降。朝廷重臣因久侍皇帝身邊,雷霆雨露之事也常有發生,皇帝有特旨也會陞官。

七品知縣捨命保下一鍋綠豆粥,慈禧大受感動,將其升為四品道台

但是,不管怎麼說,要想陞官總得要有一兩樣拿得出手的本事。天上掉餡餅這種小概率的事可遇不可求,可偏偏懷來知縣吳永就被這樣的餡餅給砸中了,因為他保護一鍋綠豆小米粥有功,被慈禧屢屢提拔,從七品知縣躍升四品道台。

1900年8月,八國聯軍進逼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帶著家眷匆匆西逃,官方的叫法為「西狩」,實際上是「西逃」。因為走之前十分倉促,總管太監李蓮英只是匆忙地給慈禧準備了幾件民間老太太穿的衣物,至於食物和其他日常用品,都沒來得及帶。

七品知縣捨命保下一鍋綠豆粥,慈禧大受感動,將其升為四品道台

一場說走就走為期一年多的旅程就這樣開始了。就在慈禧出宮的第二天,即8月16日,延慶州發出公文,要求沿途地方要按規格接待「兩宮」。懷來縣知縣吳永是17日接到公文的,當時慈禧一行離懷來縣邊境只有數十公里。公文上寫的清楚,要他準備滿漢全席招待慈禧、光緒和同行的親王貝勒,另外,還要給隨行官員提供食物糧草。

吳永僅是個七品知縣,對朝廷發生的大事一無所知,突然來了這樣一個公文,起初還不信以為是詐騙。可幕僚們經過仔細辨認,才發現是真跡。要是放在平日,太后出巡提前發出官文,以一縣之力辦個像樣的宴會還力所能及。可如今天下大亂,北京周邊的遭受義和團的荼毒,早就沒有剩餘的糧食了。就連縣衙當差的也是飢一頓飽一頓,這時別說是滿漢全席,就是四菜一湯也很難籌集。

七品知縣捨命保下一鍋綠豆粥,慈禧大受感動,將其升為四品道台

吳永知道這一次恐怕是要攤上大事了,可是兩宮馬上就到,作為臣子焉能逢君上患難而不管不問,他隨即下令出動所有衙役預備食物,命令製備米飯、蒸饃、烙餅、稀粥。然而,土匪們聞訊後馬上去搶,還砍傷了廚役,最後只剩下一鍋綠豆小米粥。如今之計,吳永下定決心要保住這唯一的一鍋小米粥,他讓眾人提槍侍立,只為「保鍋」。

按照慈禧的做派,到了地方知縣就給這樣一鍋小米粥,官肯定是保不住了,甚至腦袋也會搬家。所幸,慈禧一路走來發現民生凋敝,李蓮英派出兩個尋找食物的太監也只是找來了兩個窩窩頭,這讓慈禧對懷來縣的情況有個充分的思想準備。

七品知縣捨命保下一鍋綠豆粥,慈禧大受感動,將其升為四品道台

還真別說,吳永這鍋綠豆粥沒有白保。慈禧逃亡兩天,到了懷來縣後才發現有人叩頭覲見,這才找到了當太后的感覺。她頓時痛哭流涕,問吳永可備有食物?吳永誠實回答,只有一鍋小米粥。慈禧十分欣慰地說:「患難之中得此足矣,寧復較量美惡?」

吳永獻上小米粥,李蓮英再問:「老佛爺甚想食雞卵,能否取辦?」吳永帶著幾個衙役在附近村莊搜索了一遍,在一戶民宅的櫥屜中竟找到了5個雞蛋,再生火燒水,煮熟了交給太監。

這兩天慈禧吃得都是玉米、秸稈,看到雞蛋後龍顏大悅,自己吃了三個,給了光緒兩個。隨後,吳永又找來了自己母親的棉襖獻給太后,還呈上了一些衣物鞋子給隨行的格格和大臣。至此,逃亡的慈禧和光緒才逐漸恢復了威儀。

七品知縣捨命保下一鍋綠豆粥,慈禧大受感動,將其升為四品道台

為了報答吳永的一片忠心,慈禧下令提拔他為「辦理前路糧台」,負責西狩的糧食衣物籌集。就連曾經給慈禧熬小米粥的廚子也受到了慈禧的重用,賞賜了六品頂戴並供職御膳房,與太后同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幾乎是貶義詞的代言人,但在那個時代,她卻讓大清多活了40年
咸豐對奕訢一直防範,為何出逃熱河時,還要讓他執掌大權?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