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蔣日記之爭 邵銘煌:蔣希望日記留在中國境內

兩蔣日記之爭 邵銘煌:蔣希望日記留在中國境內

原標題:兩蔣日記之爭 邵銘煌:蔣希望日記留在中國境內



台灣「國史館」與蔣介石後人爭蔣介石、蔣經國日記所有權,雙方獲保管日記的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同意,10月由「國史館」推派3人、蔣友梅、蔣孝嚴各派1人代表以及蔣方智怡,赴美進行15個工作天勘查。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邵銘煌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蔣介石在世時曾明確表示,希望日記留在「中國」境內,並公開作為研究近代史的史料。

對於所謂蔣介石希望日記留在「中華民國」的說法,邵銘煌進一步說明,1950年初國民黨改造委員會曾有人建議黨史資料送到「國外」保管較安全,蔣介石當時反對,認為這是「國家」歷史材料之一,應放在「中華民國」所在地,可見蔣介石十分重視史料;還好蔣方智怡是以「暫存」方式將日記寄放在胡佛研究所,如果是「捐贈」就慘了。但他也認為,蔣方智怡把蔣孝勇交付的兩蔣日記寄存在胡佛研究所,有欠周慮,


「兩蔣日記」(蔣中正與蔣經國)所有權與管理權爭議,「國史館」向蔣家後人蔣友梅(蔣經國長孫女)等13人提告,台北地方法院7月14日開庭審理,法官傳喚當初交給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的蔣孝勇妻子蔣方智怡作證,她淚灑法庭說,如果有人認為她做的不夠,「我可以接受,但無法接受被以侵佔為名來指責,希望這件事和平解決。」


兩蔣日記在蔣經國過世後,由蔣家第三代的蔣孝勇妻子蔣方智怡保管;蔣方智怡後來把日記暫存到史丹佛胡佛研究所,但蔣家其他後代認為日記應由家族共同繼承,拒絕交出所有權。


邵銘煌,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主任,現為政大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專長中國近代史檔案和影像專題。


「行政院」通過政治檔案條例草案,國民黨黨史資料未來可能收歸公有,國民黨因此擬將黨史移交政治大學託管,邵銘煌認為,與其存放「國史館」不見天日,不如讓政大保管、數位化提供史料研究來得更有意義。


對於兩蔣日記的紛爭,邵銘煌指出,日記經由胡佛研究所整理後對外發表已經10年了,很多研究近代史或研究蔣中正思想行誼的中外學者幾乎都去看過了,可是10年來寫出的相關研究並不如外界期待有石破天驚的突破,或有新發現;換言之,真正開放後提供更完備的史料,對蔣介石的研究有更客觀的依據與形象呈現,讓這個人還原到真的人的形象。



他說,「國史館」認為兩蔣日記應屬公產,但日記內記載的除了政治、軍事、國家大政之外,也記載了許多私人生活與事務、旅遊與家人互動,而且蔣介石從1917年開始寫日記,直到1928年北伐成功,之後才擔任國家領導人,要如何斷定公私?法律也難釐清定奪。

邵銘煌表示,蔣介石寫日記除了自省,也認為日記是未來歷史材料。蔣曾把1924、1925兩年的日記交給曾任「國史館」長的羅家倫看,意思是準備讓提供日記做為未來近代史研究材料,後來蔣介石日記交給蔣經國,蔣經國在《守父靈一月記》里也提到父親把日記交給他,就是希望好好整理作為歷史材料,所以可知蔣介石想公開日記,蔣方智怡也曾計划出版日記、出書,但蔣經國長孫女蔣友梅(蔣孝文長女)反對,只好作罷。


他說,蔣方智怡把蔣孝勇交付的兩蔣日記寄存在胡佛研究所,有欠周慮,當初蔣家不相信「去中、去蔣」的陳水扁政府。但蔡英文執政後,「國史館」都將通過個資考量的史料全部公開上網,現在只差蔣介石照片檔還沒上網,可能考量到照片里部分人物還在世,若公開其家屬會抗議,法律問題會沒完沒了。



他向中評社表示,1950年初,國民黨改造委員會曾有人建議黨史資料送到「國外」保管較安全,蔣介石當時反對,認為這是「國家」歷史材料之一,應放在「中華民國」所在地,可見蔣介石十分重視史料;還好蔣方智怡是以「暫存」方式將日記寄放在胡佛研究所,如果是「捐贈」就慘了。


他推論,現在日記拿不回來,一方面可能有約定託管期限,另方面,胡佛研究所擁有很多中國近代史名人日記,包括宋子文、孔祥熙等,蔣介石日記最為重要且關鍵,儘管已數位化公開,但當然不希望被拿走,所以用法律糾纏,推說只要蔣家家屬都願意就可拿回去,只是蔣家人內部意見不一。

據他所知,日記要公開使用沒問題,但要放哪?蔣家人大都同意拿回台灣給「國史館」保管,只有蔣友梅反對,反對原因不清楚,可能只是不想和蔣家人意見一致。


邵銘煌對蔣介石個人生活有比較多的研究與探討,例如蔣介石愛看電影,日記里常寫下看電影的感想,要求多拍攝有意義的電影,因為蔣認為電影有教化功能。


邵銘煌說,西方政治領袖包括美國羅斯福、英國邱吉爾都愛養狗,中國政治領袖養狗首推蔣介石,後來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也都有養,蔣介石在日記里寫下與三隻愛狗的互動與觀察,發現狗有靈性、會爭寵,還排解狗狗之間的打架,狗過世後還立碑、獻花,從蔣與愛犬互動可知,蔣應該對人對及「國家」社會都有愛心,評斷蔣介石功過,不應抺煞過去的功勞。


蔣介石、蔣經國兩人的日記,由蔣經國三兒子蔣孝勇代為保管,蔣孝勇過世前再交給妻子蔣方智怡保管,2004年蔣方智怡帶到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存放,但蔣友梅認為日記應歸蔣家所有,一度提告又撤告;但胡佛研究所2013年向美國北加州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確認所有權,2015年加州法院裁定停止訴訟,要求「國史館」先在台提起確認訴訟後,依判決結果再行繼續,因此「國史館」對蔣友梅、蔣孝嚴等13名蔣家人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告,法官希望雙方和解,但蔣家委任律師轉述,蔣友梅等依舊認為兩蔣日記包含私人信件的所有權,皆為私人所有;「國史館」與蔣家雙方獲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同意,10月由「國史館」推派3人、蔣友梅、蔣孝嚴各派1人代表以及蔣方智怡,赴美進行15個工作天勘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楊文炯:回族形成的歷史人類學解讀
孫浩:十二章國徽與龍鳳銀幣考略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