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北朝雕塑館

天水麥積山石窟典藏

麥積山,又名「麥積崖」 ,因山形似農家積麥之狀得名。山高 142 米,四周群山拱衛,麥積一峰突起,奇特别致。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麥積山石窟始鑿於十六國後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及宋、元、明、清不斷的興建和修繕,洞窟開鑿於東、西兩崖面及東側的王子洞,現編號窟龕 221個,各類造像17000 余身,壁畫千餘平方米。因麥積山山體屬第三紀沙礫岩,不宜雕鑿,塑像以泥塑為主,尤以北朝雕塑保存最多,藝術水平最高,被譽為「北朝雕塑陳列館」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僧人習禪需有安靜的環境。觀像、造像、禮拜、供養都是禪僧修行的重要實踐內容。觀像主要是觀釋迦牟尼佛、釋迦多寶對坐佛、十方三世諸佛、 無量壽佛、 四方佛、 七佛和彌勒菩薩等。

禪僧為了更好地修行, 除了觀像之外, 還大量開窟造像,因為造像不僅可以用來觀像,而造像本身又是一種功德行為,造像內容與觀像內容相似。禮拜、供養的範圍也不出觀像之內容。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佛像 泥塑 第78窟正壁和右壁 北魏

甘肅早期大型石窟如莫高窟、炳靈寺、麥積山等的開鑿均與禪僧有密切的關係。麥積山從創建時即為禪觀勝地。

5世紀以來,麥積山吸引了眾多的著名禪僧來此禪修。與麥積山關係密切之譯經僧人或禪僧應該有鳩摩羅什、浮馱跋陀(佛馱跋陀羅)、玄高、曇弘、玄紹等。其中玄高諸人當最有直接關係。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第71龕 右脅侍菩薩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麥積山石窟是由崖面(崖面遺迹包括洞窟及其造像、壁畫、摩崖題刻等)、寺院、舍利塔等其他建築及館藏文物、古代文書等組成的綜合體文化遺產。

現存麥積山石窟最早的遺存年代,有兩種觀點,一為後秦時期,一為北魏時期。應以第二種觀點比較接近現存實物。自後秦開始開鑿石窟後,北魏、西魏、北周、 隋唐續鑿, 北朝至隋唐時期為麥積山開鑿的盛期。宋代直至明清時期對大部分北朝洞窟造像及壁畫進行了重塑重繪。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第 133 窟又稱「碑洞」 ,窟內保存北魏晚期至西魏時期造像碑 20 余件。其中 10 號造像碑為精品,北魏晚期。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20 世紀 50 年代,中央文化部組織的麥積山勘察團對麥積山石窟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察,參與者多為從事美術的人員,如吳作人、王朝聞、常任俠、羅工柳等,從而引起了關於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的高潮。雕塑家劉開渠把麥積山石窟譽為 「我國歷代的一個大雕塑館」

麥積山石窟同敦煌莫高窟等一樣,是建築、雕塑與壁畫的結合體。但麥積山所處的潮濕環境使得大部分洞窟的壁畫未能保存下來,而適合麥積山崖體狀況的泥塑造像卻大多完整地保留至今,時代序列清晰,成為麥積山石窟與眾不同的獨特魅力所在。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螺髻梵王與菩薩像 第121窟

正壁左側與左壁右側

麥積山造像大部分為北朝的泥塑作品,既系統又完整,體現出當時中國佛教泥塑造像藝術的發展規律,代表了北朝造像藝術的高度成就。

現存洞窟由麥積崖本體和東面的王子洞窟區三部分組成。現編號窟龕221個,西崖142個,東崖56個,王子洞窟區20個,另外,2007年在中區崖根外部塌落的堆積中清理出三個殘空窟,分別編號為第219、220、221號。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弟子像 第117窟石雕坐佛背光內,弟子面容飽滿,側身,頭略上揚凝望著佛,似在聆聽教誨,袈裟衣紋刻畫較深,左手下垂提凈瓶,右手於胸前持一圓形盒狀物,浮雕圓形頭光。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第13窟 摩崖泥塑 一佛二菩薩

東崖中部 隋(宋重修)

各時代洞窟內均由造像(包括泥塑和石雕、石胎泥塑)、壁畫構成其內容和藝術形式。據統計,現存各類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畫面積約979.54平方米。其中造像多為北朝(北魏、西魏、北周)作品,並反映了北朝各個階段的造像藝術特點,全面展示了北朝泥塑造像發展演變的過程,被譽為「北朝雕塑陳列館」。隋唐時期的造像較少,宋代對北朝造像大量重修,多數洞窟都可見宋代重修的痕迹。元明清時期僅對部分洞窟進行重修重繪,並有極少量的泥塑造像。

由於麥積山處於比較潮濕的環境,洞窟內壁畫大多脫落,少量洞窟保存壁畫。較重要的有北朝晚期的第4、26、27、127、133等窟,其中一些經變畫和本生故事畫保存相對完整,尤其是第26、27、127、135等窟的大型經變畫如西方凈土變、維摩變、涅槃變、法華變等是國內石窟現存最早最為完整的大型經變畫,對研究中國經變畫的發展演變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佛與菩薩 第12窟正壁 北周

洞窟內壁畫所反映的北朝建築、洞窟內部空間建築結構以及現存的崖面崖閣建築也是麥積山石窟很重要的內容之一。第4、26、127、140等窟內的壁畫中有一些北朝建築的形象資料。西魏、北周以及隋代等洞窟內部的構造如帳形洞窟多反映了古代室內建築的形式。而第1、2、3、4、5、28~30、43、49等洞窟外部的崖閣建築形式是北朝時期的仿木構建築遺存,是研究北朝建築的珍貴形象實物資料。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麥積山崖面的各種大小窟龕和摩崖造像通過縱橫交錯、上下多達14 層的棧道相連, 其間又點綴多座崖閣,遠眺極為壯觀,令人嘆為觀止,堪稱古代人類建築藝術的傑出範例 。

對麥積山石窟的開鑿,民間有 「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的傳言,頗反映了麥積山石窟在開鑿過程中所用木材的量非常大,這與麥積山所處的秦嶺山區相當豐富的木材資源的實際相符合。無獨有偶,距麥積山石窟不遠與其同處於秦州地域的武山縣拉梢寺石窟也有這種關於開鑿時使用大量木材的傳說。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第78窟 右壁主尊局部 泥塑 北魏

第78窟右壁主尊保存完整,高3米。水波紋肉髻,面形方圓,寬額,高鼻闊目,脖頸粗壯,穿偏袒右肩袈裟,衣紋為凸起泥條加陰刻線。造像具有典型的早期外來風格。水波紋在犍陀羅造像寫實性的基礎上,變化為圖案化的形式。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二佛並坐 第80窟正壁左側下龕

二佛並坐於圓拱形龕內,尖拱龕楣。龕內影塑二佛並坐,依據《法華經·見寶塔品》而作,與上龕的坐佛組成三世佛。高0.32 米,均高肉髻,高鼻,闊嘴,穿偏袒右肩袈裟,衣紋陰刻,結跏趺坐。左側一身右手斜舉指向右側坐佛,左手殘斷。右側一身右手置於胸部,左手置於膝頭握衣角。龕內彩繪背項光。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飛天 第76窟頂部

此身飛天為第76 窟頂部飛天之一,戴寶冠,雙髻,側臉,有鬍髭。頸戴圓形項圈,裸上身。左手撫於胸部,右手端花盤。鼓腹,下穿長裙。腦後飄帶呈環形,然後繞臂肘向上飄揚,裙帶亦隨風飄起。屈腿,雙腳露出裙裾。肌膚所露部分塗以白彩,飄帶裙帶施以石綠色,裙子為黑彩,周圍花瓣以藍、白兩色塗染,項圈等裝飾品則以墨線勾描。整體造型準確,線條流暢,動感極強。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文殊菩薩像 第123窟右壁

高0.87米,塑於淺龕內,與左壁的維摩詰相對。戴冠,雙目下視,下巴略尖,髮辮和寶繒自兩肩下搭,著帔帛,身穿交領衫,腰束帶,衣擺自然下覆。右手舉於腹前,左手為寬袖所掩置於腿上。龕內彩繪同心圓頭光,衣飾表面施藍、綠等彩,肌膚塗白粉。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一佛二菩薩像 第135窟左壁龕內

第135窟左壁龕內一佛二菩薩像,塑於圓拱形淺龕內。主佛高1.35米,頂作高肉髻,眉間有白毫,面相細長俊秀,面帶微笑,微微向前俯視。內著僧祗支,外穿雙領下垂袈裟,衣角搭於左臂,雙手施無畏與願印,半結跏趺坐於方形台座上,衣擺分兩大瓣下覆佛座之前,衣紋對稱而富有韻律感。


北朝雕塑館:麥積山石窟典藏


坐佛像 第141窟左壁 北周

第141窟左壁第一龕內,高0.68米,在貼體的袈裟處理方面更為細緻,被袈裟包裹的腳形都細緻地塑作出來。另外衣紋也採取了雙陰刻線和凸起的貼泥條衣紋相結合的方式,這都是在當時復古思想和新的造像風格綜合影響下產生的。衣裾比右壁第一龕的更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黃帝內經》八大養生智慧:順時令,養氣血,活出精氣神兒!
降伏頑固的不良情緒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