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件宋代文物因為瑕疵,成為瓷器中的另類,後來成為國寶中的國寶

這件宋代文物因為瑕疵,成為瓷器中的另類,後來成為國寶中的國寶

原標題:這件宋代文物因為瑕疵,成為瓷器中的另類,後來成為國寶中的國寶


這是一件傳奇的瓷器。它出生於中國宋代的汝窯,它曾走進皇宮只供皇家使用,它甚至與乾隆皇帝有過一段故事流傳至今。它成為國寶中的國寶的真正原因,卻因為,它曾是一件不合格的產品。不合格產品會成為國寶?這個不可能吧,真的可能,您想要知道事情背後的真相,那就讓小編給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中國最有名的瓷器,在宋代。官窯,哥窯,汝窯,定窯,鈞窯,五大名窯舉世聞名。「宋瓷天下第一」,而「汝窯為魁」。這個位列五窯之首的汝窯,原產於汝州境內。當年,周世宗柴榮命人燒造一種瓷器,稱為柴窯,即是最早的汝瓷。而汝瓷有兩點與其他瓷器不同的特點,一是釉色奇特,介於藍與綠之間,如同雨過天晴烏雲散開後,露出的第一抹藍。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這個說的就是汝窯。汝瓷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其燒制過程中,由於胎體與釉面膨脹度的不同,燒成的汝瓷都會自然形成細密均勻的裂紋。通常,我們稱之為開片,人們還依據開片的情況,評定汝瓷的優劣等級。


在北宋,得益於藝術家皇帝宋徽宗的痴迷,汝瓷樣式上更加的簡潔秀美,顏色上更加的素雅沉靜,釉面更加的濕潤如玉。至此,汝瓷成功擊敗所有對手,直達中國古代瓷器的峰頂。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北宋末年,由於金兵入侵,汝窯盡廢,汝瓷盡毀,而精美至極的汝瓷煉製技藝,從此失傳。


至此,傳世的汝瓷,每一件都是國寶。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天青無紋水仙盆,現藏於台北故宮。這件天青無紋水仙盆,外形參照宋時的木盆,其外形輪廓簡約大方,通體僅由幾條直線,幾段完美的曲線構成同個簡約的平面,端莊,溫潤而又典雅,不僅繼承了汝瓷器形簡潔流暢,天青釉幽淡清冷等所有的優點,最為獨特的是,它通體沒有一處裂紋開片,絕對是汝瓷中的另類。而目前,全世界所有北宋汝瓷中,沒有開片的,僅此一件。



這件天青無紋水仙盆的神奇遠不止這些,附著這件特殊汝瓷身上的,還有一段傳奇故事。這件出生於北宋年間的天青無紋水仙盆,也許正是因為它沒有開片,是件不成功的汝瓷,便被丟進了大內的庫房,因為坐冷板凳的緣故,躲過了一次又一次戰火,一次次的毀壞。


轉眼間,來到清朝,天青無紋水仙盆卻依然沒有人在意它的存在。它就被隨便放在府庫的角落中,上滿積滿了灰塵。那年,乾隆皇帝偶有閑暇,在宮中轉角處發現了兩隻小貓。他覺得這兩隻小廟有些可憐,便命太監為其搭窩,

皇帝一張嘴,太監跑斷腿,貓窩很快就搭好了,可是沒有喂貓的盆,這絕對不成,其中一個太監,就來到府庫,向看守府庫的太監討要貓食盆。



皇帝的差事,誰敢馬虎,這名看守府庫的太監就打開了庫門,將落滿灰塵的天青無紋水仙盆,給了搭建貓窩的太監。半個月後,乾隆皇帝忽然想起了那兩隻小貓,他來到現場查看,那件天青無紋水仙盆,已經被貓兒舔得一點塵土都沒有了。


雖然它上面還掛有貓食的殘渣,但在眼光的照耀下,卻閃現著攝人心魄的「寶光」,不開片的天青無紋水仙盆,按照道理來說,那是一件殘次品,正因為它的另類,它就另類成了天底下獨一無二的神作。


這件汝窯的「殘次品」沒有因為別人的看不起,而消沉,而自暴自棄,它就這樣「默默」地等待了幾百年,終於等到了欣賞自己的「伯樂」,雖然是以貓食盆的方式。


天青無紋水仙盆,被當成寶貝,擺在了乾隆面前。乾隆還為他寫了一首詩:「官窯莫辨宋還唐,火氣都無有葆光,便是訛傳猧食器,蹴枰卻識豢恩償(貓長胖了還知道感恩主人)。」詩的意思小編就不浪費大家時間了,反正,通過這首詩,乾隆成功地將貓食盆事件轉移並上升到感恩的問題上。隨後,為進一步擴大影響,乾隆不僅將這首詩昭告天下,還特意為這個曾經的貓食盆,用紫檀做了一個底座,擺在宮中顯眼的位置。從此,每一名經過的臣子,看到這件天青無紋水仙盆,就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對皇帝忠誠,是否對皇帝感恩。


敗也因為沒有開片,成也因為沒有開片。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價值的衡量就會有奇妙的變化。也許正應了大詩人李白的那句詩——天生我材必有用。天青無紋水仙盆幾百年的等待,絕對是有道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解密坊 的精彩文章:

這位專家參觀定陵博物館,他只看一眼,就發現了這件展品的錯誤!
馬山一號墓出土一件「劣等」文物,差點被丟掉,卻破釋了難解謎團

TAG:歷史解密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