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范仲淹這首詩,才真正稱得上是紙短情長

范仲淹這首詩,才真正稱得上是紙短情長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謚號「文正」,北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不到三歲時,父親就因病去世。十多歲時,他只身前往著名的應天府書院拜師求學。應天書院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在書院讀書期間,范仲淹生活非常艱苦,他「劃粥割齏」,早上把米粥煮好,待粥凝固後,劃成三塊,再把鹹菜切成碎末,當作一日三餐的飯菜。有人問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說;「我的志向,要麼當個好醫生,要麼當個好宰相。好醫生為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國家」。

范仲淹這首詩,才真正稱得上是紙短情長

范仲淹是主張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時曾擔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他能夠關心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一般民眾的疾苦,寫過一些同情勞動人民的詩歌作品,其中以《江上漁者》最為知名,詩句樸實流暢,就像一首漁歌號子,吟誦起來琅琅上口,饒有韻味。

江上漁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范仲淹這首詩,才真正稱得上是紙短情長

這首詩之所以你流傳於後世,千古流芳,我想不僅在於它形象生動的描寫,更在於其以小見大,發人深省的思想內涵。

這首語言樸實、形象生動、對比強烈、耐人尋味的小詩,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寫江岸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次句寫岸上人的心態,揭示「往來』的原因。後二句牽過的視線,指示出風浪中忽隱忽現的捕魚小船,注意捕魚的情景。鱸魚雖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對「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的規勸。

范仲淹這首詩,才真正稱得上是紙短情長

范仲淹不愧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不贊同「守內虛外」的政策,曾親自戍邊防禦西夏,被稱為「小范老子胸中有數萬甲兵」;他力主革新,曾主持過為期短暫的「慶曆新政」;難能可貴的是,他具有以民為念,體恤民生疾苦的思想。這一思想,在其作品裡得到了充分的揭示,其名篇《岳陽樓記》,是以散文的形式直率明朗地加以反映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江上漁者》則是以詩的形式委婉含蓄地體現出來的。

范仲淹這首詩,才真正稱得上是紙短情長

《江上漁者》紙短情長,藝術上頗具特色。全詩無一僻字生詞,通俗自然,可謂孺嬰會吟,老嫗能解。然而,它不像白開水般索然無味,而似醇醪般耐人尋味。於質樸中見厚意,於平淡處見深情,達到了蘇軾所說的「似淡實美」的境界,是這首詩在藝術上的一大特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李白用一首詩,告訴你世界上最純凈的感情是什麼樣
深情的女子,總是在古詩詞中: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