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接種疫苗符合流程,為何孩子會身亡?只因忽視這「黃金30分鐘」

接種疫苗符合流程,為何孩子會身亡?只因忽視這「黃金30分鐘」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很多爸爸媽媽們也都在調侃:又到了流感高發季節了.....

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這天氣一冷,身邊的感冒人自然就多了起來。

想起了去年冬季的流感大感染的趨勢,不少家長們都紛紛讓自己孩子去接種流感疫苗。但令家長擔心的是,寶寶打了疫苗,總會從接種疫苗後出現一些注射部位紅腫、發燒、哭鬧等現象。

雖說這些癥狀很常見,而且也沒什麼多大危害,但看著孩子不舒服,作為家長心裡自然也不是很好受。

接種疫苗,到底會出現怎樣問題?

疫苗接種,實際上就好比寶寶體內免疫系統在與疫苗進行「實戰演習」,疫苗分為滅活疫苗減毒疫苗這兩種,無論是滅活還是減毒,本質上都是病毒或細菌,只是被嚴格限制數量與致病能力。

而當疫苗進入人體後,這不太成熟的免疫系統就會開始啟動,從而阻止這些原本被削弱的病毒或細菌。

在進行多番訓練後,免疫系統逐漸成熟起來,開始學會了應對這種病毒或細菌的能力。

這樣訓練下,一旦真正上了「戰場」,面對真正病毒入侵時,自然就能應對自如。

既然是實戰演習,那麼接種疫苗後兒童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槍林彈雨」,例如有的大孩子由於會過於緊張或恐懼,就會出現暈針現象---心慌面色蒼白甚至冒冷汗失去知覺

而疫苗刺激,又會出現局部的紅腫、疼痛或硬結,不過這些都與疫苗種類以及被接種者的身體情況有關,大多數都會在接種後24小時內出現,2-3天就會消失緩解。

另外,有些疫苗接種後,孩子可能會出現輕度的發熱腹瀉乏力哭鬧等現象。例如麻疹疫苗會出現短暫性發熱,一般不會超過48小時。

而接種麻疹疫苗的患兒,大約有10%在接種後10天內會在四肢、胸部出現皮疹等。

疫苗觀察,不要忽視注射後「黃金30分鐘」!

接種疫苗以後,由於被接種者的個人原因,到時有極少數人可能會發生過敏反應。

因此,在被接種疫苗後,醫務人員都會要求被接種者至少要留院觀察30分鐘。

研究數據調查,過敏性休克大多數會在接種後30分內發生。若在發生時,醫務人員不在監護範圍準備就會極大發生生命危險。所以接種現場,必須配有醫生或急救藥品,預防發生意外。

但有少數家長,為了趕時間之類其他目的,往往在孩子接種後沒多久就自行離開醫院。

上海一名媽媽帶著孩子在某醫院接種卡介苗,結果孩子出現了發熱抽搐等不良反應。由於周邊沒有醫生或其他設備,再次送往醫院為時已晚,搶救無效後死亡。

因此,若在接種後務必需要觀察30分鐘,若出現異常反應需及時向接種人員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諮詢或報告。

兒童在接種後,家長還需用面前按住針眼幾分鐘,不出血時方可拿開棉簽,不可揉搓接種部位,並同時讓寶寶適當休息,多喝水(餵奶),注意保暖,防止引發其他疾病。

雖說之前出現了不少關於「假疫苗」事件,我們以後不願意看到這樣悲劇會再次發生。

但對於各位家長而言,我們不能因一次兩次的問題疫苗事件而不讓孩子接種疫苗。

從歷史客觀數據來看,疫苗依舊是預防疾病最好手段之一。

所以要想真正為孩子好,規範接種疫苗需記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5種習慣是誘發食管癌的禍首!第1種太常見了!
又是中藥梗!這5種《如懿傳》藥方葯膳,真能養生嗎?

TAG: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