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拾遺物語

人生應該活成什麼樣子,該以什麼樣的方式活著?

問一個問題:

你知道當年那些高考狀元,後來都混成什麼樣了嗎?

可能你會這樣覺得:

「應該都成人中之龍了吧!」

「應該都走上人生巔峰了吧!」

真實情況會讓你非常意外。

中國校友會網艾瑞深研究院,

追蹤高考狀元們的職業現狀後發現,

「大多數狀元已經『泯然眾人矣』。」

雖然他們經濟收入和職業地位不算差,

但完全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

「沒有出現商界頂尖人才,

無人上過胡潤、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在政界也是一樣,

高考狀元職業發展相對普通,

出現過市長和局長級人物,

但未出現省部級以上官員。」

也就是說,

高考狀元們畢業後的職業成就,

其實遠低於我們的社會預期。

怎麼會這樣呢?

是他們腦子突然變傻了,

還是他們就此懈怠了?

都不是。

你一定想問:那到底是為什麼?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

我先講一個概念——均值回歸。

何為均值回歸?

就是一個事物,

雖然有時會登上波峰,

有時會墜入波谷,

但從一個較長時間段來看,

他會以很高概率向價值均位回歸。

就拿NBA球星詹姆斯來說,

他是一場比賽能拿30分的球員。

偶爾表現超好,能拿60多分。

偶爾表現失常,只拿10來分。

但從整個賽季來說,

他的場均得分會回歸到30分左右。

再比如,股票。

一支每股價值在20元左右的股票,

它上個月的價格可能會飆到30元,

這個月的價格可能會下跌到10元,

但從一個較長時間來看,

它的價格會回歸到20元左右。

所謂均值回歸,

就是一個事物,

雖然有沉有浮有起有落,

但他終究還是會回歸到跟他本身價值相稱的一個位置。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我們最終的生活也一樣,

是存在均值回歸的。

「那個均值,

就是你內心最深處的衝動,

就是你內心真正的慾望,

就是你到底想過什麼樣一種生活,

就是你到底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喜歡「Skiptomylou」的一段話:

「到底是什麼東西,

讓一些學生時代看起來特別優秀的人,

後來變成了特別平凡的人,

而又讓那時看起來平平無奇的一些人,

後來做出了超越他當年水平的事情。

我想這樣東西,

在今天和兩千年前是沒有區別的,

那就是——你內心的渴望。

定義你最終歸宿的,

一定是能力和慾望綜合的那個真實的你。」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 石悅

石悅是2006年參加的高考,

她以702分的成績,

奪得了內蒙古理科高考狀元,

最後被清華大學錄取,

讀了建築專業。

從清華大學畢業後,

她又去北大讀了建築研究生。

讀清華的時候,她成績非常好,

畢業論文被評定為優秀。

讀北大的時候,她成績更是牛,

拿到了含金量極高的國家獎學金。

當大家都以為石悅的人生軌跡,

會朝著「建築師—高級建築師—著名建築師」這條路奔去時,

她竟然來了一個驚天轉折,

去做了一名遊戲主播。

「大家都覺得我應該做建築師,

但我後來發現,

我真正喜歡的事情是玩遊戲。」

石悅問了自己一個問題:

如果順應大家期待去做建築師,

那你將來會後悔嗎?

答案是:百分之百會。

於是石悅就選擇了遊戲行業。

再後來,她成了一名遊戲主播。

石悅雖然沒能成為著名建築師,

但她說:「我過得非常快樂。」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 雷軍

1991年8月,

雷軍從武漢大學畢業後,

被分配到航天部某研究所工作。

這份工作,讓很多人艷羨,

但雷軍只幹了四個月就辭職了,

因為他心裡有一團火在燃燒——「我要成為喬布斯那樣的人物。」

1987年,剛上大學的第一年,

雷軍讀了一本書——《矽谷之火》,

此書講的是喬布斯等人創業的故事。

「看完這本書,

我的內心就有一團火焰燃燒起來,

激動得好幾個晚上睡不著覺。

我在體育場上走了一遍又一遍,

心情很難平靜,

在操場里我奠定了一個夢想:

日後一定要做一個偉大的人。」

於是雷軍戒掉了午睡的習慣,

用兩年時間修完了大學課程,

然後瘋狂地修鍊編程技術,

他不僅席捲了學校所有獎學金,

還拿到了兩次湖北大學生科研成果一等獎。

正因為這麼牛,

他畢業後才被分到了航天部某研究所。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儘管這份工作讓人艷羨,

但雷軍卻越干越苦悶,

因為這份工作承載不了他的夢想,

所以他覺得非常痛苦。

1992年1月,他終於辭職,

然後投奔了金山軟體公司。

那段時間,雷軍幾乎是以金山為家,

奮力打拚6年後,

他成為了金山總經理。

當時的雷軍真是風光無限,

而丁磊、馬化騰、馬雲等人還籍籍無名,

「馬化騰和丁磊還是我手下的站長。

一個在深圳,一個在廣州。」

馬雲當年還找雷軍投資阿里,

只是被雷軍拒絕了。

2007年,金山在香港上市,

市值6.26億港幣。

這本來是件值得高興的事,

但雷軍卻十分鬱悶,

因為他發現自己選錯了跑道。

2005年百度上市時,市值是39億美元。

2007年阿里上市時,市值是15億美元。

金山跟他們相比,差距太大了。

「我選錯了跑道,這個行業不可能做出很大的規模。」

所以在金山上市兩個月後,

雷軍就很沮喪地辭職了。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卸任金山CEO的雷軍,

過起了優哉游哉的休閑生活,

然後順便再做做天使投資。

不得不佩服雷軍的眼光,

他參與投資的很多項目都發展得很好,

如拉卡拉、UC、凡客誠品、YY、樂淘、多玩、多看等等。

他就是天天躺著睡大覺,

這些錢一輩子也花不完了。

但雷軍心裡那團火就是熄滅不了,

那團火燒得他寢食難安:

「我這麼勤奮,又不比別人笨,

為什麼我就成不了大事呢?」

他得出結論:我沒有選對風口。

想通這件事情後的他,

便開始積極尋找能承載他夢想的風口。

2009年,他終於找到了,

這個風口就是——移動互聯網。

2010年4月,雷軍創辦了小米。

「就要賭一把,傾家蕩產我也認了。」

雷軍賭贏了。

2018年7月9日,小米在香港上市,

市值高達543億美元。

雷軍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我為什麼要講石悅和雷軍的故事呢?

就是我覺得人生極其重要的一件事情,

便是要明白——我們的人生,是存在均值回歸的。

就像「Skiptomylou」所說:

「每個人的內心,

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渴望。

但由於社會環境的影響,

由於教育體制的局限,

我們沒法在很早的時候,

洞悉自己的內心,

讀通自己的靈魂。

我們進入社會,

像棋子一樣被撒在不同地方,

但在經歷與社會的對抗,

經歷反覆的自我探索之後,

我們終會慢慢地爬到最適合我們的那個位置上。」

在最近一期《我就是演員》里,

我居然發現了范湉湉。

在網綜《奇葩說》里,

她曾經是那麼光彩奪目,

但她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有人說:《奇葩說》擁有很巨大的流量,你離開太可惜了。

范湉湉卻說:「但我內心真正渴望的,是做一個好演員。」

所以說,人生就是如此,

定義我們最終歸宿的,

一定是能力和渴望綜合的那個真實的我。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著名學者蕭功秦,

在研究東西方文化時發現一個現象:

「在美國的中國人的生活追求,

與西方人相比有一個相當大的區別,

那就是旅美中國人無論事業成功與否,

都喜歡沉溺於物質生活的享受,

只要中國人在一起,

無論是台灣人、香港人、大陸人,

都非常講求生活的享受與安樂,

談話的內容不外乎就是房子車子票子。」

歐美人,也有不少關心物質生活,

但是更多的人在追求其他東西,

「有的人喜歡冒險,

而在物質享受方面相當隨便,

有的人成了億萬富翁,

但生活十分樸素,

始終開一部普通的車子。

他們對於別人以何種方式生活,

物質生活如何好,可以完全不在乎。」

但中國人不一樣,

中國人喜歡追求「標配生活」,

多少歲之前應該買房,

多少歲之前應該買車,

多少歲之前應該達到什麼職位,

…………

為了過上這樣的標配生活,

中國人把生活過成了競技場。

有一次,蕭功秦的自行車壞了,

修車時,車架上的《西方哲學史》掉了下來,

給一位路旁休息的中年人看到了,

他像發現外星人似的看著蕭功秦,

「都什麼時代了,居然還有人讀哲學!」

蕭功秦感嘆:「中國人的價值追求太單一了,大家都像一個經濟動物。」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知乎上有個提問:

人生應該活成什麼樣子,該以什麼樣的方式活著?

我最喜歡「知行合一」的回答:


余記童稚時,

嘗覽《坐井觀天》一文。

何為青蛙?

拘於方寸之地者,余於心常不齒之。

後方知世事不易,諸事皆難。

乃知浩浩天地下茫茫蒼生多為欲做蛙而不得者。

此生願為井中一蛙,

不知天之浩渺,

不識地之深厚。

不問碌碌世事,

不嘆日月年華。

井壁綠意盎然,春也。

喜聽涼風陣陣,夏也。

身著落葉紛紛,秋也。

飄落白雪點點,冬也。

何謂光輝偉大?

何謂聲震寰宇?

余不知矣。

唯知於心中方寸之地,自得其樂,此生亦足矣。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我為什麼喜歡這個回答呢?

因為我覺得——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你像雷軍一樣追求偉大也好,

你像石悅一樣追求平淡也罷,

只要最終你獲得了你想要的,

那你的生活就是值得被祝福的。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所以,就像「Skiptomylou」所說:


我想絕大多數中國人在回首歲月時,

最遺憾的應是沒有一開始就被告知——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清楚地認識自己。

我是誰?

我有什麼優缺點?

我內心真正渴望的到底是什麼?

我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一個人?

我到底想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這些問題,越早弄清楚越好。

因為越早弄清楚這些問題,

我們才能越早地選擇行走方向,

才能以越小的代價選擇應當離開,還是應當留下,

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走彎路,

才能越早地發現「求仁得仁」之所。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喜歡一本書,

就是毛姆寫的《月亮與六便士》。

書中主角叫思特里克蘭德,

他的原型就是法國印象派大師高更。

思特里克蘭德原本是倫敦證券經紀人,

過著很多人羨慕的幸福生活。

可就在40歲那年,

他突然拋棄舒適安逸的生活,

留下一封信,就離家出走了。

「我要畫畫!」

「可是你已經四十了!」

「正因為這個我才必須要畫畫,現在再不開始就完了。」

他拋家舍業去了巴黎,

住最破爛的旅館,

吃最粗陋的飯菜,

生染重病,差點死掉,

但他依然毫不退縮。

再後來,他來到塔希提島,

娶了一名土著女子為妻,

終日埋首創作,自得其樂,

在生命的盡頭,

他得了麻風病,雙目失明,

他畫的畫依然沒有得到認可,

但他並不在意,撒手西去。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這本書里,有兩句話震撼人心。

第一句是——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里。

淡泊寧靜、與世無爭,

難道就是糟蹋自己嗎?

與此相反,

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

年薪一萬磅,娶一位美麗的妻子,

難道就是成功嗎?

我想,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

取決於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

對自己有什麼要求。」

第二句是——

「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我用盡全部心力畫畫,

縱然沒能得到世人認可,

儘管我過著平凡的一生,

但我一直做著我喜歡的事情,

一直過著我喜歡的生活,

這就算是很幸福的人生了。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這本書的結尾處,

出現了布呂諾船長,

他因下棋而與思特里克蘭德認識。

布呂諾一家本來很富有,

但一夜之間變成了窮光蛋。

但不甘過貧困的生活,

於是從頭開始奮力拚搏,

終於又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園。

布呂諾很欣賞思特里克蘭德,

「其實,我倆是同一類人。

我們尋求的是同一件東西——美。」

「美」是什麼?

就是「過上自己渴望的生活」。

這也是我寫這篇稿子想表達的:

每個人對「美」的認知可能都不同,

你可以像思特里克蘭德一樣去追求「月亮」,

也可以像布呂諾一樣去追求「六便士」,

沒有誰好誰壞誰高誰低,

只要這是你內心真正渴望的,

那這種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要是問我:

「人生應該活成什麼樣子,該以什麼樣的方式活著?」

那我會這樣回答你:

世上只有一種成功,

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所謂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遺 的精彩文章:

他12年做了一缸醋,多少人驅車千里只為一嘗
女人不僅要富養,更要暖養

TAG: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