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連線:谷歌被迫收費,Android帝國恐將失控|半導體行業觀察

連線:谷歌被迫收費,Android帝國恐將失控|半導體行業觀察

來源:內容由 微信公眾號 半導體行業觀察 (ID:icbank) 綜合自「網易科技」,謝謝。

10月22日消息,《連線》網站撰文指出,谷歌已同意對Android操作系統作出改變,以避免歐盟的38億美元天價反壟斷罰單。除了允許定製Android操作系統以外,該公司還將對使用其應用及Play Store的設備製造商收取許可費。最新的報道稱,多數安卓製造商可能要為每台設備支付20美元左右,最高可達40美元,此外另有傳聞稱,為那些選擇在設備上安裝Chrome網路瀏覽器和谷歌搜索引擎的公司支付部分或全部許可費用。

媒體評論稱,這些改變可能會徹底改變該操作系統,谷歌也面臨著失去對其帝國的控制的風險。

連線:谷歌被迫收費,Android帝國恐將失控|半導體行業觀察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歐盟似乎贏了。為了應對因Android反競爭行為而被處以數十億歐元的巨額處罰,谷歌同意改變其Android系統的運作方式。

谷歌平台和生態系統高級副總裁希羅史·洛克海默爾(Hiroshi Lockheimer)宣布了對Android系統的整改,此番整改可能會對Android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主導地位以及我們為手機支付的價格產生長期的影響。

谷歌做出這一讓步之時,距離該公司必須遵守歐盟委員會的裁決(該公司對其Android操作系統的使用實施了「不合法的限制」)的期限還有一周時間。一方面,谷歌本月早些時候另外發起了上訴;另一方面谷歌也做了些改變,這解決了歐盟委員會的許多擔憂。

這些改變將於10月29日生效,也就是谷歌必須要做出改變的截止日期。分析人士認為,谷歌在行動上已經做了足夠多的工作來擺脫技術官僚們的糾纏(就目前而言是如此)。市場研究機構CCS Insight分析師傑夫·布拉伯(Geoff Blaber)指出,「谷歌解決了歐洲人的主要訴求,同時維持了Android的開源模式。」

但更長期的危險可能來自於谷歌失去對Android如何分發和在哪裡分發的控制。「這為更多的競爭打開了大門,同時可能會使得控制Android的碎片化問題變得愈發困難。」布拉伯說道。

那麼谷歌做了什麼呢?到目前為止,它僅將Play Store應用商店的訪問許可權提供給使用標準的、非定製版本的Android的設備。想在你的智能手機上運行一個經過改版的谷歌操作系統嗎?過去,這樣做的風險是讓用戶無法訪問Play Store上的250萬個應用程序。

對於手機製造商是否可以在手機上安裝安卓操作系統,谷歌擁有有效的否決權。製造商被要求籤署一份移動應用程序分發協議(比如谷歌和三星之間的協議)和一份反碎片化協議,後者禁止製造商改動Android操作系統,創建定製版本。現在谷歌宣布將允許使用定製版本,雖然它也仍將會在那些使用定製版系統的設備上安裝它的應用程序。

該公司的最新舉措讓它成功避開了歐盟準備收取的43.4億歐元(約合38億美元,相當於谷歌兩周的收入)的罰單,但長期來看,可能會產生更大的危害。注意,這裡說的是「可能」。

除了允許定製Android操作系統外,谷歌還對其Android業務模式進行了重大改變。多年以來,谷歌通過預裝谷歌Chrome及其搜索應用,有效地補貼了開發Android(一種開源操作系統)的數十億美元成本。「從過往來看,正是通過Android,谷歌才得以確保以最低的成本將自家的應用服務分發出去。」手機行業分析師霍雷斯·德迪尤(Horace Dediu)解釋道。

通過將全球88%在手機上運行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用戶引流到自家的網路瀏覽器和搜索引擎(展示自己的廣告),谷歌得以覆蓋系統的開發成本,且有可能取得了盈利。但正如該公司在聲明中明確表示將遵守歐盟委員會的規定一樣,一些事情將會改變。

如想要給自己的智能手機搭載定製的Android版本,設備製造商仍然可以這樣做,但現在,在歐洲,要獲取Play Store、數以百萬計的應用以及谷歌旗下的各款應用程序,它們就必須得向谷歌交納名為「針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新付費許可協議」(最新的報道稱,多數安卓製造商可能要為每台設備支付20美元左右,最高可達40美元),讓後者彌補所損失的廣告收入。

這事關重大。在谷歌的各款應用預裝在Android上的這些年裡,消費者已經養成了使用它們的習慣。在整個歐洲,90%到100%的移動端搜索都是通過谷歌進行的,各個國家都在這一比例之內。自2013年10月以來,Chrome在移動瀏覽器市場的份額增長了10倍,目前已在全球各地成為主導性的瀏覽器,滲透率約為55%。

谷歌無所不在的觸角並不限於搜索領域。將來你想在手機上使用Gmail、YouTube或谷歌地圖嗎?製造商們將必須得掏錢獲取這些應用。改變應用使用習慣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是很困難的,尤其是搜索,因此手機製造商可能會預估到,向谷歌支付預裝那些服務的費用最終是值得的。

要是你可以直接給手機漲價,將任何額外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那麼這個決定就變得輕而易舉了。關於谷歌許可計劃的細節非常粗略,包括它將向製造商收取多少費用,因此還無法判斷這個決定是否會對這家巨頭產生實質性的影響。然而,布拉伯看到了一個大輸家:其他所有的人。他表示,「正如我們在(最初)裁決時所指出的那樣,歐盟的決定可能會讓設備變得更加昂貴,從而懲罰消費者。」

連線:谷歌被迫收費,Android帝國恐將失控|半導體行業觀察

不過,事情也有可能往相反的方向發展:儘管谷歌明確表示它將向使用其應用程序的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收取費用,但德迪尤表示谷歌最終可能要為成為設備上的默認搜索引擎而買單。「在iOS系統上,為了成為Safari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谷歌向蘋果支付不菲的費用。現在有傳言稱,該費用在90億美元左右。」他指出,「如果你是一家OEM廠商,比如說三星,你沒有必要再將谷歌搜索設為默認搜索引擎——你很可能會這樣——但如果你不必這樣做,你可能會要求谷歌付錢,即使你是在Android上提供搜索引擎的。他們可能會威脅要邀請微軟的必應(Bing)加入,這不是一個可信的威脅,但它會讓原始設備製造商在與谷歌談判時有更多的籌碼。」

谷歌還面臨其他的一些風險。對於該公司的情況,你很難不拿它與歐洲的另一起針對將自家應用程序捆綁到操作系統的統治型科技巨頭的重大反壟斷裁決相提並論。近10年前,在第三方網路瀏覽器向監管機構投訴以後,微軟被強令在用戶第一次打開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展現「瀏覽器選擇界面」,讓用戶意識到競爭產品的存在。

當時,Internet Explorer是遙遙領先的瀏覽器,佔據市場的半壁江山。相較之下,Opera瀏覽器的市場份額則只有區區的2%。

時至今日,Opera的用戶量已經大幅飆漲——互聯網用戶覆蓋率達到驚人的33%。Internet Explorer(現在名為Microsoft Edge)則出現斷崖式下滑,目前僅佔6%的市場份額。然而,在用戶有了更多的瀏覽器選擇以後,真正的得益者另有其人。在2010年3月市場份額僅為7.5%的一款小型瀏覽器,如今則已經佔領62%的市場。它是誰呢?谷歌Chrome。

這是有先例的。特倫託大學法學教授西莫尼塔·維佐索(simoninetta Vezzoso)上周在一篇論文中指出,2017年谷歌與俄羅斯反壟斷機構達成了類似的協議。它不得不取消在Android手機上預裝與之競爭的搜索引擎的限制,還不得不引入瀏覽器選擇界面。該界面於去年8月推出。到次月底,谷歌在Android設備上的搜索引擎份額足足下降了3個百分點。

在歐洲,谷歌在提供瀏覽器選擇界面上顯然沒有讓步。但綜合來看,其他的決定是否會影響它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統治地位,還有待觀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行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存儲市場崩盤在即?
台媒:鴻海集團確定入局存儲產業|半導體行業觀察

TAG:半導體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