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20億人可能營養缺乏!哈佛大學:全球變暖讓食物營養「縮水」

20億人可能營養缺乏!哈佛大學:全球變暖讓食物營養「縮水」

「吃」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是人們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

但你也許不知道,人類離不開的食物,營養價值正在不斷「縮水」。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全球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將使農作物的營養價值降低。預計本世紀中葉,全球將有1.75億人因此缺鋅,1.22億人缺蛋白質。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為你揭開食物「營養縮水」的真相。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原所長 林而達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居 輝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20億人可能營養缺乏

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統計分析了151個國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以及225種農作物營養成分後發現,預計到2050年,農作物中的蛋白質、鐵、鋅含量將降低3%~17%。

人體攝入的63%的蛋白質、81%的鐵元素和68%的鋅元素來自植物,因此,預計20億人至少缺乏一種營養,1.9%的人從農作物中吸收的鋅不足,1.3%的人缺蛋白質,約14億育齡期婦女和5歲以下兒童的鐵攝入量減少4%以上。

缺鋅者,尤其是兒童,免疫系統可能受損,更易死於瘧疾和呼吸道感染;

蛋白質缺乏會導致發育遲緩、消瘦和出生體重過低;

缺鐵會增加孕婦和新生兒死亡率,降低認知能力。

另有研究表明,氣候變暖還可能導致海洋魚類重金屬富集,畜牧業的產量和品質下降。

氣候變暖利弊參半

林而達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氣候變化對農作物品質的負面風險確實在加大,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但短時間內影響不大。

提及對糧食品質的影響,他說,按照現有評估報告,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正面作用,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加強了光合作用,糧食增產。

二是負面作用,二氧化碳濃度會影響農作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

例如,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農作物中碳氮比就會加大,蛋白質含量下降。氣候變化還會加劇病蟲害的危害程度,農藥打多了,農作物的營養價值也可能進一步下降。

「人們更希望了解在產量提升基礎上,農作物品質是如何變化的。」居輝表示,全球變暖對不同作物和地區的影響不同,氣溫上升可能會使某些地區農作物增產,但對絕大多數地區的影響是不確定的。

以畜牧業為例,升溫有利於延長草場天然放牧時間,但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導致一些地區乾旱加劇,帶來生物總量的減少、草場載畜能力的降低;雪災、暴雨等極端天氣增多,加劇牲畜因凍、餓而批量死亡的現象。

居輝表示,現有研究主要是基於數據建模和實驗室設置環境完成的,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需要把更多的干擾因素考慮進去。

比如,不同地區的土壤質地和水分、階段性氣溫、種植模式、灌溉條件,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速度、農作物供需變化、能源消耗、品種分布等。

人為因素加劇營養缺乏

范志紅認為,長期以來,人類對品種的選育和栽培方式也改變了農作物的營養價值。食物營養會不斷縮水,人為因素可能大於氣候因素。

1

品種選擇

人類最初以產量高、生產快、抗病能力強、方便運輸等標準來選育品種,營養價值高的傳統品種往往退出主流。

例如,我國一些野生獼猴桃的維生素C含量高達200毫克/100克以上,但未全熟時口感較酸澀,成熟後質地過軟,又無法運輸,只有能耐受長途運輸、半生不熟且口感較好的產品更受歡迎,但這些品種的維生素C含量並不佔優勢。

如今反季、早熟品種越來越多。早熟桃6月份就上市了,由於生長時間短,其營養不如8月份的晚熟桃,但價格貴、賣得好,干擾了農民的種植選擇,使市場上營養價值相對低的早熟桃越來越多。

2

栽培方式

很多地區採用大棚栽培,但由於冬季光照不足,種出來的蔬菜維生素D含量較低。另外,澆水、施肥等方式在促進產量的同時,也可能導致營養素缺乏。

比如,生長條件越乾旱、寒冷,植物的維生素C 含量往往越高。

在保證產量的前提下,很多果蔬都是人工干預,所以抗氧化相關的營養素含量較低。

3

提前採摘

北方人想吃香蕉、芒果、榴槤等熱帶水果,需要長途運輸。

為避免食物腐敗,往往會提前採摘封裝,可能會影響果蔬的營養價值,運輸和儲藏過程也可能造成維生素含量下降。

營養改善從減排開始

林而達呼籲,我們要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做貢獻,最直接的努力就是節能減排,倡導低碳生活、綠色出行。

落實營養改善計劃

國家應提高對營養缺乏方面的關注度,特別是針對3歲以下幼兒和育齡期婦女。

推廣農產品營養認證

范志紅認為,我國沒有相關認證和規定,因此即便產品營養價值高,在市場上也沒有競爭力,應推廣此類認證,吸引消費者。

適時調整種植品種

居輝說,不同用途的農作物對營養成分的要求不同。

比如,用於製作燃料酒精的玉米,不需要微量元素等營養;用於製作澱粉的馬鈴薯,需要保障碳水化合物充足等。

有選擇地調整種植品種,可降低氣候變化的不良影響。

加強農業技術改良

對農作物進行生物強化和開發利用,優化鐵、鋅吸收的農業技術,科學施加化肥產品。

生產者的市場教育

倡導種植品種的多樣性,提高市場抗風險能力。農民應關注市場變化,認識到產品營養價值的附加值,不要跟風種植或一味強調提高產量。

不要過度烹調

范志紅表示,在食材營養素含量降低的情況下,更應注意減少人為處理帶來的營養損失。

多食用全穀類食物,減少糧食精加工帶來的營養素損失。蔬菜不要過度烹調,以減少維生素C和B族的降解和流失。

還要避免加入過多烹調油和精製糖,以防降低食物營養素密度。

鼓勵飲食多樣化

食物營養降低後,人們應適時調整攝入量,這也是定期修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原因之一。

居民應當參照指南,保證食物種類和攝入量,儘可能吃應季果蔬,提高營養食品消費意識,以抵消食物營養的減少。

本期編輯:王曉晴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 高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秋天,不同時段各有養生重點!3個細節防住秋老虎
拆穿《延禧攻略》里的「毒藥梗」,女主可能活不過枇杷葉那一集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