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宮宮女有機會翻身嗎?特例就兩個:令妃娘娘和八阿哥的親媽

清宮宮女有機會翻身嗎?特例就兩個:令妃娘娘和八阿哥的親媽

作者:金滿樓

與其他朝代向民間普選民女所不同的是,清宮所有女子(包括后妃與宮女)只在旗人家庭中挑選,而其中又分為兩種:

一種是從八旗(滿、蒙、漢軍共二十四旗)中挑選秀女,通常三年一次;

另一種是從內務府三旗(即皇帝自領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俗稱「上三旗」)中挑選宮女,通常每年一次。

簡單說,八旗選秀即所謂從正身旗人(非包衣及非家奴旗人,而且必須是有品級的旗人官員家庭)中選取,而內務府三旗選出的宮女即所謂「宮女子」或「官女子」。

八旗選秀在之前發布的文章中已經講過(有興趣者可查看之前文章),這裡主要講講清宮宮女的選秀,也就是所謂的內務府三旗(即皇帝親領的鑲黃、正黃、正白的上三旗)。

按:嘉慶五年規定,嬤嬤之女不選;道光二年規定,內務府三旗中回子、番子之女不選,大概是因為習俗、語言不通所致,以免不便。

清宮宮女有機會翻身嗎?特例就兩個:令妃娘娘和八阿哥的親媽

內務府三旗的選秀主要是選宮女而非后妃,所以程序也相對簡單。

據《養吉齋叢錄》中的記載:

「內務府三旗挑選,亦排車在地安門之沙灘地方。應選女子入神武門,至順貞門外恭候,有戶部司官在彼管理。

至時,太監按班引入,每班五人,立而不跪。當意者,留名牌,謂之留牌子。定期復看,復看而不要留者,謂之撂牌子。

其牌子書某官某人之女,某旗滿州人(蒙古、漢軍則書蒙古、漢軍),年若干歲。

據《宮女談往錄》中的記載,被選中的內務府秀女應先進宮「試以綉錦、執帚一切技藝,並觀其儀行當否」,然後再定去留。

之後,面容姣好、頭腦靈活、手腳麻利者分配到各宮侍候太后、皇后及各妃嬪起居,略差者則分配到宮內其他後勤場所,如管理衣物等。

清宮宮女有機會翻身嗎?特例就兩個:令妃娘娘和八阿哥的親媽

清宮選秀的情況大體如上,不過有兩點需要注意:

一是制度上雖然要求八旗秀女三年一選,內務府秀女一年一選,但實際上也是根據需求而定,並非完全遵循。

尤其在順治、康熙時期,因為制度未備,所以特例很多,不能一概而定。即便康熙年後,也會在年齡、資格等方面多有變動,不一定嚴格遵照成例。

二是八旗秀女被選入宮後,起始封號通常在「貴人」以上(如慈禧太后初始封號為「懿貴人」、光緒之瑾妃、珍妃初始封號為瑾嬪、珍嬪);

而內務府三旗選出的宮女如僥倖得到皇帝寵幸的話,其起始封號通常是「答應」或「常在」之類的低級名位。

這種差別化處理,顯然與其出身有著直接的關係。

清宮宮女有機會翻身嗎?特例就兩個:令妃娘娘和八阿哥的親媽

當然,即便是低級名位,在清宮263年的歷史也是十分少見的,比較出名的有兩個:

一個是康熙時期八阿哥胤禩的親媽良妃衛氏,這個是比較罕見的,因為她連一般宮女都不是,而是因為家人犯罪而被沒入宮服役的下女(辛者庫,也可以說是罪人之女)。

按說,這種是很難有機會見到皇帝的,但康熙最終卻一看看上了她,這說明她在容貌身材上必有過人之處;

另一個則是最近熱播的《延禧攻略》中的主角令妃娘娘,她原本是孝賢皇后身邊的宮女,因為和孝賢在長相、氣質、性情各方面比較接近。

因此,在孝賢皇后去世後,乾隆愛屋及烏,令妃由此受到極大的恩寵,並最終做上皇貴妃的位置,而且最重要的是,她生下了後來繼位的嘉慶皇帝。

總的來說,清宮中嬪妃及宮女人數較前朝大大減少,前朝「三千佳麗」的盛況不復再有。

根據清東陵、清西陵的統計,清朝后妃陵墓人數約170餘人,即便加上其他遺漏的也不會超過200位;而清宮宮女人數最多的時候,也就500人不到(康熙時期)。

到了晚清時期,因為多數時候皇帝年幼,而同治未滿二十即告駕崩,光緒一生僅一後兩妃,由此后妃人數劇減,宮女也可能只有一兩百人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坑爹史冊 的精彩文章:

傍花隨柳,浪蕩一生:「皇二子」袁克文背後的難言之隱
民國第一個「雙十節」是怎麼過的?別說,還挺隆重呢!

TAG:坑爹史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