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恩來如何重視外交禮儀:重要外交活動親排座次

周恩來如何重視外交禮儀:重要外交活動親排座次

原標題:周恩來如何重視外交禮儀:重要外交活動親排座次

1920年11月7日,周恩來懷著對真理的渴望,搭乘法國波爾多斯號郵輪啟程,赴歐洲勤工儉學。這是在法國勤工儉學時的周恩來。

周恩來是新中國外交禮賓工作的奠基人。他作為總理兼外長近10年,即使不擔任外長期間,在中央也一直負責外交工作。他一向嚴謹細緻,對禮賓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對新中國禮賓風格的形成,有著重大影響。


失禮事件


新中國成立後,有的單位或個人在對外接觸中,不懂外交禮貌、禮節,對外造成不良影響,讓周恩來沒少操心。


1951年1月1日外交部辦公廳交際處在給部領導上呈的報告中說,匈牙利駐華大使宴請我某部一位副部長,該副部長竟遲到兩小時。還有,我有關單位的人,收到駐華使館宴會請柬,因事不能出席,事前不通知,事後不道歉。有的負責幹部收到請柬,隨便派人代替自己出席,使宴會主人很不高興。

針對發生的這些失禮事件,1951年1月,周恩來指示外交部和國家典禮局(1958年撤銷)共同制定《對外賓交際須知》,以國務院名義通令各級政府遵照執行。


《須知》共分4部分:1.宴會。宴會請柬應提前一周發出,宴會人數避13(西方人士忌諱),服務員要注意禮貌和服裝清潔,室內不設痰盂等;宴會主要客人,不可輕易不去,不可遲到、早退;R.S.V.P.表示敬候答覆;盡量關照自己右手的女賓等。2.談話。態度要莊重、誠懇,不打聽私事,不問女人年齡,談話要符合身份,不過分恭維,也不過分謙虛等。3.拜會。守時守約等。


《須知》還對西餐、飲酒禮節以及餐巾、刀叉使用等做了說明。


失禮苗頭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禮賓素質教育,顯然還未引起一些高級幹部的足夠重視。1956年發生的一件失禮事件,讓周恩來十分生氣。他再次抓住這個失禮事件,進行認真整頓和完善。

那年2月19日,在機場為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送行。西的專機起飛後,未待盤旋飛去,周總理和各國駐華外交使節都還站在原地未動,我方參加送行儀式的很多負責幹部卻紛紛離去,據說是急著要去先農壇體育場看足球賽。周總理把他們叫回來,嚴厲批評他們無組織、無紀律,是大國主義的表現,是外交上的失禮行為。根據總理指示,1956年5月9日,外交部以國務院名義下發了《接待外賓注意事項》,共列12條,其中包括迎送貴賓演奏國歌時,「應該肅立、脫帽、行軍禮」,「貴賓飛機起飛或專車開動時,應該揮手致意;在送行的主要領導同志和各國使節未離開的時候,不要先行離場」。另外對參加宴會、晚會、陪同外賓參觀、聽外賓演講以及各種交際場所,應該注意的種種禮節細節,都提出具體要求。


親排座次


1959年新中國10周歲了。10年來,它同蘇聯、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以及一些亞非和歐洲國家的關係有了發展,外交部禮賓司已接待過一些大型國賓團,但是,總的來說,對外交往的範圍還比較狹窄,禮賓工作經驗還很缺乏。到國慶10周年時,同中國建交的國家僅有33個。10年來,蘇聯在新中國的對外活動中,佔有絕對的優先地位。在國慶10周年的對外活動中,無疑也是要突出蘇聯。


前來參加新中國國慶10周年活動的外國代表團有:社會主義國家的黨政代表團11個,其中黨政第一把手率團的有:蘇聯赫魯曉夫、越南胡志明、朝鮮金日成、捷克斯洛伐克諾沃提尼、蒙古澤登巴爾;亞非國家的政府代表團8個,非執政的兄弟黨代表團49個。

面對國慶10周年如此重要的外交活動,周恩來夜以繼日忙碌著,甚至連招待會前三桌座位也是周恩來親自排列的。不久前,當我在外交部檔案館看到總理用紅藍鉛筆勾畫和書寫的座點陣圖原件時,心情依然激動。(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 馬保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組圖:追憶周恩來總理在日本的足跡
周總理生命的最後日子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