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馬蜂窩被捅開的真相,其實你早就知道

馬蜂窩被捅開的真相,其實你早就知道

在世界盃一輪輪魔性的廣告詞洗腦之後,很多人條件發射式地記住了馬蜂窩旅遊這個名字,而現在,因為朋友圈一篇名為《估值175億的馬蜂窩,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文章,讓這個名字又「嗡」的一聲在網路上炸開。在這篇文章中描述到,「作為一家主打用戶生產內容的旅遊網站,馬蜂窩的2100萬條『真實點評』接近於核心資產」,但「裡面有1800萬條是他們通過機器人,從點評和攜程等競爭對手那裡抄襲過來的」。

【兩篇文章,把馬蜂窩捅了?】

上面提到的文章作者梓泉,相關數據來自乎睿數據。一開始,作者是發現一些活躍在馬蜂窩問答板塊的答主忽男忽女、短時還會瞬移,並以此懷疑馬蜂窩內大概率存在水軍和虛假的評論。隨後作者開始了自己的調查,抓取了馬蜂窩上116萬家餐廳,並抽取了三分之一的樣本,並規定,「一字不差的抄襲,才算抄襲,十句話有一句不同,就不算抄襲」的標準,同時,以抄襲150個不同的大眾點評賬戶為『抄襲賬號』標準」。

馬蜂窩被捅開的真相,其實你早就知道

在此條件下,作者聲稱,通過乎睿數據提供的核心數據,「發現了7454個抄襲賬號,平均每個人從攜程、藝龍、美團、Agoda、Yelp上抄襲搬運了數千條點評,合計抄襲572萬條餐飲點評、1221萬條酒店點評、佔到他們官網聲稱總點評數的85%」。此數據和結論一出,引得網路一片嘩然。

昨日,原文作者更是發出一篇《馬蜂窩開始毀滅證據了,但這水平真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進一步補充道,不僅是【點評】板塊,包括馬蜂窩的核心【遊記】不僅充斥著大量的機器人注水,而且還存在「洗稿/篡改型軟文」,其中典型就是三亞一家名叫「小鬍子海鮮」。

馬蜂窩被捅開的真相,其實你早就知道

(現在小鬍子海鮮的遊記顯示為0)


有意思的是,在今早馬蜂窩的回應中,並未反駁平台內存在「抄襲賬號」,而是解釋稱,「馬蜂窩的UGC內容數據中,遊記和攻略佔比78.91%嗡嗡(旅行故事)佔比7.92%,問答佔比10.26%」,「點評內容在馬蜂窩整體數據量中僅佔比2.91%,涉嫌虛假點評的賬號數量在整體用戶中的佔比更是微乎其微,馬蜂窩已對這部分賬號進行清理。自媒體文章所述的馬蜂窩用戶數量,與事實和第三方機構數據都嚴重不符」。

馬蜂窩被捅開的真相,其實你早就知道

不過在最後,馬蜂窩還是強調,「一直以來,馬蜂窩眼裡打擊遊記和問答中違規廣告的行為,平均每周處理26000條違規廣告信息,查封15000個違規賬號。自媒體將不法商家的違規行為歸結於馬蜂窩,與事實嚴重不符」。

【點評造假,早已是業內公開秘密】

點評造假,水軍刷屏,在業內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而且毛病並非國內互聯網一家,而是全世界互聯網圈的通病。號稱收錄了逾5億條全球旅行者的點評及建議的Tripadvisor,中文名貓途鷹上,就曾因此鬧出過大新聞。去年,曾經身為水軍一份子的英國小哥「Oobah Butler」(化名)突發奇想開了一家根本不存在的「餐廳」,並將其上線至貓途鷹。當然,Oobah提交的菜單是假的,照片是假的,官網是假的,所謂店面地址乾脆是小哥自家後院——至於食客們的評論,當然也是假的。

馬蜂窩被捅開的真相,其實你早就知道

馬蜂窩被捅開的真相,其實你早就知道

在Oobah剛註冊完餐廳上線後,他的餐廳在倫敦排名18149,基本算是墊底的。但小哥為了提升排名,動用了不少做水軍時的資源,為自己的餐廳刷好評。於是這家根本不存在的餐廳在點評網站中的排名不斷上升,甚至吸引了不少倫敦市民打電話前來訂餐,而每位想要訂餐的客戶每次都只能得到「餐廳已經訂滿」的回復。

馬蜂窩被捅開的真相,其實你早就知道

終於在2017年11月,Oobah的餐廳成為倫敦排名第一的「網紅餐廳」,但是截至那時為止,這家「餐廳」從來沒有招待過哪怕一個客人。當Oobah最後將這場籌划了大半年的惡作劇公之於眾的時候,整個點評網站界都為之轟動,作為「受害者」的貓途鷹網站當即表示,城裡人太會玩了,這種操作我們鄉下孩子根本沒見識過,「我們沒辦法檢測到這樣一家根本不存在的餐廳,鑒別上面評論的真假……」

馬蜂窩被捅開的真相,其實你早就知道

至於圍觀的吃瓜群眾們,非但沒有覺得Oobah的玩笑過火,甚至引發了一波反思潮——對盲目信服網紅產品的反思,對商家僱傭水軍吹捧的反思,以及對平台內容把控審核的反思。

【對付爬蟲,還需打中三寸】

我們再回國頭來看看馬蜂窩事件,和上面提到的例子有所不同的是,除了可能存在的捏造評論,文章作者更多地是在控訴平台上「1800萬條點評,全是從競品那裡抄的」這一現象。甚至於根據文章引用的每周/每日餐飲點評趨勢統計數據來看,這些涉嫌「引用」的評論甚至可能是員工在工作時間一條一條,「人工撞庫」,「人工爬蟲」出來的。

馬蜂窩被捅開的真相,其實你早就知道

撞庫、爬蟲,這些技術在當下互聯網人耳中以不陌生。但為什麼說是「人工」的呢?根據乎睿數據的統計發現,在每周餐廳點評趨勢圖表中,大眾點評的用戶每到周末會變得活躍,但「馬蜂窩的大部分用戶集中在周中寫點評,一到周末,斷崖式下跌」。而具體到每日餐飲點評趨勢,大眾點評一般是午飯和玩法時間較為活躍,但是「馬蜂窩相反,午飯和晚飯時點評少,工作時間(10點-12點)、(2點-5點)更活躍」。

馬蜂窩被捅開的真相,其實你早就知道

再回到爬蟲和撞庫的問題上來,不管是不是人工操作的,首先我們要強調一點,技術本無罪,有錯的是往往是使用技術的人,事實上,運用爬蟲數據,你可以只是合成一張美少女的壁紙,也可以用它來分析比對內部數據,甚至,你可以用它來盜取人們銀行卡的賬戶密碼。但是這些年,這些技術在打【版權】的擦邊球時尤為頻繁,比如短視頻內容的爬蟲、內容平台里的連環車禍,以及這次馬蜂窩與大眾點評攜程在內容上出現的問題。

馬蜂窩被捅開的真相,其實你早就知道

若說網友們對行業里的水軍、撞庫等情況完全不了解,恐怕不見得。大多數網友看到馬蜂窩的這兩篇文章時,都調侃式地表達出「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觀點。但說到撞庫、爬蟲,最直接侵害的其實就是用戶的權益,但是用戶們維權的意識往往薄弱。指望平台之間維權?潛規則之下收益的可能今天是你,明天是我,所以最後往往罰酒三杯了事,等於是變相放縱了平台和商家們進一步有恃無恐地擴展自己虛假的繁榮。

普通用戶沒有管的意識,平台之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如何應對這種「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現象呢?其實我們細度前面提到的兩篇文章中援引乎睿數據指出,「在冷啟動以及融資時期(抄襲賬號)尤為活躍」,暗示馬蜂窩或是為了抬高自己的估值而刷數據,這就實打實戳中平台的痛處了。所以這篇文章與其說是寫給廣大馬蜂窩用戶以示警醒,倒不如說是給馬蜂窩的投資者,或者未來的「接盤俠們」看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古墓麗影:暗影》即將上線,你做好和勞拉小姐姐一起探險的準備了嗎?
雷蛇確認第二代Razer Phone,或用上驍龍855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