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悲催了:唐朝倆官員的奇葩發明「雙嗣枷」,最終用在了自己身上

悲催了:唐朝倆官員的奇葩發明「雙嗣枷」,最終用在了自己身上

枷鎖是古代限制犯人行動自由,並阻止犯人繼續犯罪的一種刑具。枷鎖多為實木製作,一般都是中間有個圓孔,長寬半米左右,唐朝有兩個官員,合作發明了一種特大號的枷鎖。

這種「大枷」「長六尺,闊四尺,厚五寸」,「專利發明人」一個是洛州司馬弓嗣業,另一個是洛陽令張嗣明。因為這倆人名字都有一個「嗣」字,我們姑且把這種大號枷鎖叫做「雙嗣枷」。

弓嗣業和張嗣明發明「雙嗣枷」後,很有成就感,不知當時想沒想註冊「雙嗣枷」商標,我們幫他倆弄一句廣告語,鼓勵下他們創造性的思維——「帶上雙嗣枷,勇敢闖天涯,嘔耶!」

弓嗣業和張嗣明以聰明智慧,發明了長達六尺,約有兩米長,寬四尺,相當於一米三,厚達五寸,約有十六厘米的大傢伙。消息傳出之後,洛陽城有暴力傾向的人大為收斂,本來就風氣良好的都市更加安定了。

「雙嗣枷」始終沒派上用場,所以一直被束之高閣,成了精美的工藝品。「雙嗣枷」沒有了用武之地,這令弓嗣業和張嗣明很失落,這是對他們知識產權的不尊重。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徐敬業謀反,他的弟弟徐敬真被流放綉州(今屬廣西桂平)。徐敬真逃跑了,準備投靠突厥,與朝廷為敵。

做為天子腳下的行政主管,弓嗣業和張嗣明非但不向朝廷舉報,反而出資幫助途經洛陽的徐敬真,為朝廷在北方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徐敬真在定州(今屬河北定縣)被捕,事情敗露,弓嗣業、張嗣明被關進監獄,不久弓嗣業畏罪自殺。徐敬真、張嗣明誣陷大臣,想以此減輕自己的罪過,很多大臣受到株連。

朝廷並未聽信他們的一面之詞,八月初四,徐敬真、張嗣明同時被誅殺,「家眷籍沒」。值得一提的是,弓嗣業和張嗣明在獄中,所帶的枷鎖正是他們智慧的結晶——「雙嗣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魏瓔珞」史上確有其人,難道她真的是被丈夫乾隆帝給害死的嗎?
雍正皇帝對官員要求高,清廉是本分,不是最高標準,瀆職、不作為堅決不容忍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