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式坦克到哪都要背個大油桶 難道不怕油箱爆炸起火燒壞坦克?

蘇式坦克到哪都要背個大油桶 難道不怕油箱爆炸起火燒壞坦克?

相信不少人在看到蘇制坦克時,會注意到其坦克背部或尾部攜帶的圓筒形副油箱。俄式坦克攜帶副油箱的傳統從二戰時的T34、IS2等早期坦克開始,直到今天的T90式坦克都是如此。不少人忍不住會問:坦克的裝甲本是最好的防禦,現在你放兩個油箱在上面,難道不怕油箱爆炸起火了燒壞坦克么?

T34坦克側面的油桶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圓筒狀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是油箱。有些坦克尾部的小型筒狀物實為發煙罐,不過大部分坦克背著的的確為油箱。像T34這類早期坦克,裝備的都是柴油發動機,而柴油並不是那麼容易被引燃。粗中有細的俄國人在開始戰鬥前,一般都會把副油箱拆下,只有行軍時才掛載副油箱。

後部有大型油桶

俄國人在細節上也花費了不少功夫,比如從IS3坦克開始,他們在外掛油箱內部放置了專門的管線與主油箱相連,一旦需要,車內乘員就可以通過操作把外掛油箱的油吸入主油箱內。從T72坦克開始,俄國人還在副油箱上安裝了緊急放油開關,總之,就是要確保坦克不會背著油料桶上陣廝殺。

那為什麼美系的坦克都沒有副油箱這個奇怪的裝備呢?難道是因為俄國人的發動機技術沒有美國先進,導致坦克油耗過大么?當然不是。這樣的設計主要還是和俄國人的坦克機群作戰方式有關,俄國人的裝甲洪流主要用來進行縱深快速突破,為了能在後勤車輛掉隊的情況下保持自持力,多掛的副油箱,關鍵時刻就成了能救命的東西。

除了俄國人在坦克上有這個習慣之外,德軍在二戰初期佔據優勢時,為了增加坦克活動範圍,也採取了加掛副油箱的方式,甚至有的坦克直接拖著一輛小型油料車前進。只不過隨著後來戰場失利,德國人也不需要副油箱來增加坦克行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見聞錄 的精彩文章:

35噸坦克 120輛列隊駛上大橋 橋面隨即出現12條大縫
2萬噸航母 海試中鋼板開焊艦體進水 發動機直接罷工

TAG:軍武見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