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看完頓悟!為什麼成績優秀的女生越來越多,成績優秀的男生越來越少?

看完頓悟!為什麼成績優秀的女生越來越多,成績優秀的男生越來越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詞語,叫做「男孩危機」。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專家對於「男孩危機」的論點為:

男生在各級各類教育中的學習成績,正在漸漸落後於女生。

在許多人認為「男生邏輯思維能力強,學習後勁大」的高中階段,近些年也恰恰呈相反狀態。

想必很多家長也已經注意到了,從小學到初中、乃至高中,女孩都更具有優勢。

進入21世紀後,我國女生通過高考成為普通高校學生的比例持續攀升。

據統計,女生佔全部錄取學生的比例,1999年為40%,2007年達到53%,2013年則達到55%。

教育部公布的2006-2007、2007-2008年度國家獎學金獲獎者名單顯示:前一年男女生比例為1:1.86,後一年為1:1.88。

2007-2016年,中國高考狀元男女比例是 46.59%—53.42%。

而《郝芬頓郵報》報道,據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和美國密蘇里大學一項涵蓋74個國家的聯合調查發現,過去十年,全世界女性衝破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性別歧視和束縛,在學業上甩掉男性幾條街,人類儼然來到了「女學霸時代」。(環球網)。

那麼,同樣的教育環境和體制,為何女生的成績和綜合表現普遍好於男生呢?

1

生理、心理差異

生理方面

有研究發現,3.5歲女孩的大腦語言區相當於5歲男孩的水平,也就是說女生心理上普遍會比男生心理成熟1.5歲。

英國學者傑夫·哈曼對男孩的心理落後提供了量化結論:

在11歲時,男生口語能力、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的發育水平分別比女生晚11、12和6個月。

所以,從開始接受教育之初,與同齡女孩相比,男孩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

另外,澳大利亞家庭問題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養育男孩》一書中指出,男孩女孩是有性別差異的。

在力量方面,男孩的肌肉量比女孩多30%;

而在大腦負責語言結構區,女孩比男孩面積大了20%~30%。

女孩的大腦額葉通常較男孩的活躍,而且發育得更早,因而女孩較有自制力,上課時可以按老師的要求端坐著。

而男生因為大腦中控制衝動的區域——額葉發育得更緩慢,因此自制力差,在課堂上往往難以長時間坐著聽老師講「枯燥」的內容。

心理方面

進入青春期,男孩往往更容易沉迷於手機遊戲和網吧,如果不加以管制則會身陷心理危機,所以在各種成長熱線、諮詢機構、網癮戒除機構中,需要幫助的男孩往往多於女孩。

中國青少年網路協會2008年發布的數據表明,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於沉溺於網路。

眾多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多動症、學習障礙、智力障礙、自閉症等兒童青少年階段常見的心理疾病上,男孩的發病率遠遠高於女孩。

另一方面則是青春期受異性影響上,男孩比女孩更容易衝動,更會直接影響到學習成績。

荷蘭科學家對此進行了研究,科學家選取50名男大學生和60名女大學生,讓他們先互相交談,再參加考試。

結果顯示,男性與異性交談時,理性思考能力變差,會面結束後參加考試,成績也比平時更差了,說明近距離接觸異性,讓他們的頭腦更混亂了。

2

家庭、學校、社會

1998年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書中說,當代男孩膽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遠不及女孩。

現在的男孩子身上越來越缺乏陽剛之氣,更多的陰柔化模糊了奮鬥拼搏的勇氣,學習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既然吃不了學習的苦那就註定不會得到滿意的成績。

而現在的男生之所以變得越來越「娘」,越來越不願意吃苦奮鬥,家庭、學校和社會也有一定影響。

家庭:父位缺席

一個家庭里,母親給孩子的是溫暖和呵護,而父親給孩子的則是力量和指引。

美國專門研究家庭關係的Ronald Rohner等人曾經做過一項世界範圍、涉及18個國家的36項研究。

結果發現,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充分成長,不僅需要媽媽,更需要爸爸參與。

因為相比起媽媽,爸爸對孩子在性格、情緒穩定、獨立性、世界觀等方面會有更大的影響。

但是在中國的家庭中,絕大多數的爸爸都是忙於工作應酬,或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做起了「甩手掌柜」,孩子成長關鍵期全是媽媽在陪伴。

這樣對孩子成長不利,尤其是男孩子,如果兒子太黏媽媽,就會成為「媽寶」,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懦弱,也更容易出現問題。

學校:師資結構

2014年6月進行的首次高等院校師範生培養狀況調查顯示,中國27所師範院校中,女生達65.3%,男生僅佔34.7%。

師範大學的生源,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未來教師的比例,這就意味著,由來已久的男教師危機,將進一步加劇。

除了父母,老師跟孩子接觸的時間最久,甚至要多於父母。

而一些小學的男教師偏少,整個校園沒有陽剛之氣,不利於培養小學生吃苦、拼搏的精神和責任感,到了長大之後更沒有拼勁和冒險精神。

社會:選秀和網紅

近幾年「韓流」大規模的來襲,而國內各種打著專業素質比賽其實靠臉拉選票的選秀節目,以及「抖音」等小視頻的走紅,嚴重影響心智並未完全發育的孩子,「男性陰柔美」挑戰著我們的審美底線。

選秀節目里越是會化妝會撒嬌的男孩,越是會受到大家的喜愛和投票。

滿屏都是剝了殼一樣嫩白無暇的小鮮肉,現實中的男人面對危急卻在不斷退卻和躲避,人們都在不斷地追問:中國新一代的男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有研究發現,在國際夏令營里,不論是和美國歐洲的男孩,還是和日本韓國的男孩相比,中國男孩永遠都是最弱的那一批。

當美國男孩兒在車庫裡修車,在野外生火搭帳篷的時候,中國男孩兒受流行「美」的影響,甘願變得瘦弱嬌嫩,認為心理生理都很脆弱是一種「可愛」的表現。

我們可以理解生理上瘦弱的男孩子,但是心理上不堪一擊的男孩子,除了學習不行不說,其他的他又能夠做成什麼事呢?

3

女性意識崛起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家庭子女數的下降以及女性自立自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父母願意將孩子送進大學。

作為獨生子女,一對父母只生一個孩子,男孩女孩都是寶,對女孩也會創造條件讓她讀大學。

所以女孩子們也有機會接受教育,並懂得珍惜和利用教育的資源。

另一方面,傳統的男性社會,女性只有一條路,就是成為男性的附庸品,她們自己習慣於依靠男性的贈與和賞識才能展現自我價值。

但是,社會文明的進程也讓更多的人們開始學會尊重女性,女性自己也更熱衷於展示自己的才華,也不怕面對挑戰,更多年輕的女性表現得更突出。

這種情況在最近大火的《延禧攻略》也能體現出來,20多年流行的瓊瑤式悲苦女主戲已經不再流行,因為在今天這種價值觀里,完全依附男人沒有自我的女主人設並不討喜。

反而是《步步驚心》、《甄嬛傳》等裡面的大女主大受追捧,她們奮發圖強、努力拚搏,依靠自我實現價值。

整個社會對女生來說,是一種激勵的認可的勢頭,所以女生們也會抓住機會來通過努力展現自我。

整體來說,女生變得越來越優秀,無論對她們個人還是對社會的發展,都是一個進步的表現,對於她們的努力我們也持讚賞尊重的態度。

而與之相對的「男孩危機」亦不可忽略,無論是他們的學習成績還是責任擔當,都需要我們重視起來,主動去結合男孩的成長發展規律來教育。

來源:家長慧,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物理 的精彩文章:

2018年拉斯克獎結果公布,諾貝爾獎的風向標!
機械原理動畫解讀版,這是我見過最全面的

TAG:環球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