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5G/雲化下的VR產業未來

5G/雲化下的VR產業未來

原標題:5G/雲化下的VR產業未來


在5G/雲化的背景下,VR產業正在蓄勢發力,雲化VR時代正在來臨。



新興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也許將催生一場新的行業革命(圖 / 李璐)


Cloud VR(虛擬現實雲化)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作為VR產業元年之後主要突破方向,Cloud VR已經率先實現商用落地,在即將到來的5G+VR的 Cloud VR 2.0時代,除渲染上雲、內容上雲外,製作上雲和注視點渲染等也有望成為業界探索的雲化業務方向。VR雲化將顯著改善用戶視覺沉浸體驗,加速VR業務推廣。

在5G/雲化的背景下,VR產業正在蓄勢發力,雲化VR時代正在來臨。


雲化VR 產業生態正在建立


(華為iLab實驗室主任 何志群)


Cloud VR(雲化VR)時代正在來臨,這個領域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而是到了正式瞄準進入家庭的階段。9月13日,中國電信在廣州做了一個面向千萬家庭用戶的雲化VR方面的業務發布,大鐘已經敲響,Cloud VR的春天正在來臨。


什麼叫Cloud VR?2016年被稱為VR元年,那時候的典型標誌是有一個計算機,同時有一個帶線的頭盔,受到那根線的束縛,用戶的自由度不是很高。2018年VR用戶不用再購買計算機了,只需要一個無繩一體機,原來要花兩萬元購買的設備現在只需要三五千塊錢,這都是雲化VR所帶來的用戶門檻的降低。同時,VR產業出現了聚合平台,不用單獨做內容的搜索、搜尋,再安裝到自己的計算機上,這些操作簡化了很多,搜尋到的內容可以立即體驗。


實際上,一年前Cloud VR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內容、平台、網路和終端都是分離的,因為VR都是本地的。2017年,VR在投資界冷了下來,但這一年有兩個里程碑性的事件極大加速了Cloud VR的發展,一個是VR產業推進會的成立,一個是華為發布了VR OpenLab產業合作計劃,致力於構建完整的Cloud VR產業生態。


當前,有四大商業場景已經率先實現了雲化,一是把IMAX引入了家庭,用戶在家裡觀看影片就能夠有IMAX影片的效果,打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二是360°全景視頻、VR直播,這在演唱會、體育賽事、明星粉絲見面會等場景應用前景廣闊;三是遊戲,目前遊戲是互動類VR的代名詞;四是在教育培訓以及多人協作的互動類場景已經完成了雲化。


雲化VR如何持續產生商業價值


(蘭亭數字CEO 孫文博)


在全球首發的局點內,Cloud VR怎麼逐步落地?MR技術如何在運營商體系內或者雲的體系內持續產生商業價值?

VR發展速度非常快。2017年蘭亭開始做春晚直播,當時系統平台、發行渠道都沒有,到2018年春晚,有60多個節目做了VR內容,而且採集的解析度從4K提高到6K。


VR是非常重體驗的業務,而運營商展廳非常適合讓用戶進行體驗式消費。我們現在正在打造的Cloud VR體驗叫ICE級別的體驗。ICE是三個單詞,一是interesting,代表有大量有趣的內容,第二是C(comfort),代表舒適性,如今Cloud VR偷窺的重量已從600多克變到300多克,用戶體驗變得非常輕巧舒適。最後是Easy,代表容易,如今我們提供的體驗能讓用戶在10秒鐘之內開始體驗,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調適設備上。


基於整個Cloud VR的商業圈局生態,用戶分為三類,2B行業用戶、2H家庭用戶和未來5G的2C個人用戶。運營商是其中的核心,內容CD商把內容導入進來,我們進行內容聚合、方案的規劃、定價集成,支撐整個運營系統的適配和運轉,把內容導入到現有平台裡面,運營商給門店和加盟商的界面提供服務。


把MR應用到教育上,就像原來的計算機教室一樣,讓它具備新媒介特性,能夠讓學生通過設備體驗教學的內容,同時還能讓他們看到3D的物體呈現。一些大型的、危險的教學設備,都可以轉化成虛擬的,學生可以進行自主探索。比如今天的課程是了解人體骨骼,學生可以通過虛擬設備,共同把人體骨骼拼起來,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由探索很有價值。


通過5G,我們可以把教室連接起來,把中心學校和偏遠農村學校的教學連接起來,所有課程都可以放到虛擬平台上來教學,從而將師資力量輸出到各個教學點,做到教育均衡。


雲化 VR的產業鏈延長


(中國移動研究院VR專家 李可)


Cloud VR可以讓VR技術運用到5G網路,並且能給運營商帶來一些新的價值。因為VR技術可以提供獨特的沉浸感和交互性,所以它可以和各行各業融合,產生很多新的場景。它還能還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供傳統顯示技術很難提供的一些體驗。


近年來,VR技術和很多場景結合,催生出一批比較成熟的應用。在教育行業,它能平衡教育資源,在工程行業,它能做輔助的設計,在醫療行業,可以進行手術訓練。


但是VR行業還有問題,首先是高端頭顯價格非常昂貴,其次是不夠便攜。這兩種產品形態的不足導致VR設備遲遲不能放量,使產業鏈發展比較緩慢。Cloud VR應該可以改變這種狀況。

Cloud VR的架構可以讓整個產業鏈都獲益。首先,消費者可以用比較便宜的價格獲得比較高的畫面質量,此外它具有便攜性,消費者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到VR的優質服務。其次,對運營商來說,Cloud VR可以促進5G數據業務發展,提供數字服務的附加值。最後,開發者可以通過提供精品業務賺錢。Cloud VR可以有效地規避設備碎片化問題。到雲端之後,設備功能相對簡單,價格也相對便宜,這有助於社會放量。


這是我們前期的一些探索結果,這是我們針對渲染類的業務,我們給出了一個PUC的架構圖,在這個架構圖中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所有業務其實都是跑在渲染伺服器的虛擬機裡面,之後我們的渲染伺服器是通過我們的虛擬機和我們的基站相聯。我們用不同的壓縮比給出了帶寬的估算。


VR視頻類業務給出了同樣的架構圖和不同屏幕規格、不同顯示規格下的帶寬估算。目前,VR視頻已經有很多不錯的技術湧現,這些技術的運營成本、投資成本較低,已經適合大規模商用。


今年4月,我們成立了5GVR/AR工作組,主要職責有三方面,一是把關鍵技術打通,解決關鍵性的難題,面向大規模商用、大規模部署。二是標準化,需要將很多關鍵技術標準化。三是面向大規模商用,需要做5G的各種關鍵試點,讓大家在線網中進行各種驗證。


VR的產業鏈非常長,Cloud VR的產業鏈更長,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單獨把VR推動落地,產業鏈的延長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VR應用場景的拓展


(中國聯通家庭互聯網研發中心總監 張沛)


不少人曾說,頭號玩家的VR遊戲要到2045年才會真正出現,但我相信在整個產業鏈的巨大推動下,這些遊戲不一定非要等到2045年。VR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我們已看到曙光。


很多城市都在推進VR產業,希望將VR產業打造成自己的城市名片。坦白說,讓任何用戶戴頭盔看三小時的電影是不現實的,所以VR的應用場景到底在哪?目前,主要有三大應用場景。一是VR視頻,尤其是短視頻。二是VR長焦的應用,包括頭號玩家裡的VR遊戲,未來肯定是吸引用戶的。三是VR的垂直行業,運營商除了給公眾客戶提供業務以外,還要給2B用戶提供業務。所以運營商完全可以打造雲管端一攬子解決方案,複製到不同的行業。短期來看,VR視頻、VR遊戲和VR行業應用應該是未來切入的重點。


精品VR業務的概念有五個要求:標準統一的內容,固移融合的VR網路,低成本優質體驗終端,一體化的VR業務平台,六維度感知評價體系。

VR內容製作跟運營商傳輸的效率息息相關,VR內容製作、VR編碼有相關的標準。在內容編碼上,除了滿足傳統的編解碼以外,還有實時編解碼的指標。


關於標準化的,我們發現同樣一個軟體,在一個終端上適配以後,在另外一個終端上無法進行適配,需要進行二次開發來適配不同的頭盔。因此需要有一個不同VR跨平台的中間件,這個中間件能保證後來的一些軟體在不同頭盔上進行適配。


一體化VR業務平台一是對VR業務進行管理,二要對雲渲染的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支撐VR業務。


VR六維度的評價體系有視頻質量、音頻質量、網路質量、展示質量、互動質量和自由度等。


編輯 | 張雅喬


美編 |孫悅姿



555期 獨家策劃

虛擬與現實的碰撞,賦予了人們無限的遐想,新興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也許將催生一場新的行業革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商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