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兵在橋下發現此人的骨灰罐,上報朝廷,皇帝:趕緊分發到全國!

大兵在橋下發現此人的骨灰罐,上報朝廷,皇帝:趕緊分發到全國!

原標題:大兵在橋下發現此人的骨灰罐,上報朝廷,皇帝:趕緊分發到全國!


康熙生平最有名的功績之一,就是平定了三藩之亂。而所謂的「三藩」,雖然曾經打著恢復漢人江山的旗號反抗滿清,實際並沒有什麼值得同情的地方。吳三桂、尚可喜、耿繼茂都是背叛自己民族和國家的罪人。當初他們背叛明朝時,清人也覺得叛徒可恥,但是由於清朝初年的特殊情況,他們需要一幫漢人來幫他們打江山,所以三人也成為了清朝不得不重用的開國元勛。


因此,三人由明朝的大叛徒,搖身一變成為清朝的藩王,又鎮守邊疆、獨霸一方,軍力日漸強盛,而在權勢增長的同時,他們的野心也越來越膨脹。康熙初年,國家初定,經過幾十年的征戰,國庫已經是窮的叮噹響,而三藩卻一個個富甲一方。然而即便是這樣,三藩仍然每年都理直氣壯的向康熙要錢花。康熙的國庫,絕大多數要用於三藩的開支,如此一來,雙方最終撕破臉皮就不可避免了。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吳三桂那遲到的「愛國情懷」似乎又回來了。他滿含熱淚的懷念起了大明朝,還厚顏無恥的提起了自己親手殺死的永曆皇帝,他不想再給康熙當小弟了,只想自己也能夠有一個皇帝頭銜,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過,吳三桂也知道康熙是如何除掉鰲拜的,這個年輕人不是好惹的,但與其等到康熙羽翼豐滿了,不如先下手為強,於是,吳三桂率領大軍先起兵反了。


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的戰爭進行了八年之久,一邊是20歲未經過什麼大場面的康熙,一邊是62歲身經百戰的老將吳三桂。但是,雙方在戰場上的較量卻並不像年齡對比的這麼懸殊,吳三桂在起步階段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很快就與清軍進入了艱苦的相持階段。此時的吳三桂年已七旬,或許是看到自己氣數已盡,吳三桂慌忙在衡州稱皇帝,過了一把皇帝癮,不久就病死了。而他的部隊很快接連失利,清軍趁機反攻,將吳三桂的勢力徹底剿滅。



清軍進入吳三桂的老巢昆明後,第一件事就是斬盡吳三桂的子孫,第二件事就是尋找他的墓地泄憤。但是,關於他的墓地究竟在何處,當時誰也說不清楚,有人說在昆明,有人說在貴州,還有人說埋在了中緬邊界,更有人說埋在了他的老家遼東寧遠。清軍可管不了那麼多,他們一天挖了13座墓,將裡面的屍骨付之一炬,仍然不肯善罷甘休。直到吳三桂的一個侄子,在清軍的嚴刑拷打之下,說出了這樣一個真相:吳三桂的骨灰罐,被藏在了昆明安福園石橋下。


清軍立即出動,果然在這個石橋下找到了一個骨灰罐,他們連忙將它送到了京城。康熙看後大喜,命令將它分發到全國各省,昭示天下這就是叛徒的結局。吳三桂當年反明,被天下漢人所唾罵,後來反清,這又是一個違背歷史進程和天下民心的「昏招」,最後落得一個挫骨揚灰、滿門被斬的凄慘結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她被稱為最美抗日女兵,寧死不屈留下一個微笑,兇手晚年懺悔!
楊貴妃給安祿山洗澡,唐玄宗見了不吃醋反而大笑,真相耐人尋味!

TAG:真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