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起走進我們身邊的中國空軍,看看他是如何「起飛」走向未來的

一起走進我們身邊的中國空軍,看看他是如何「起飛」走向未來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及其姊妹——解放軍海軍航空兵,擁有大約1700架戰鬥機-這裡的定義是戰鬥機、轟炸機和攻擊機。這支部隊僅次於美國軍隊的3400架現役戰鬥機。

然而,大多數中國軍用飛機是受俄羅斯或美國設計的啟發,再加上自己的創新而來的,基本上是引進——引進+吸收——自主創新這麼一條路子,其中的艱難不言而喻。

起步於蘇聯時期

蘇聯和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是最好的夥伴,因此莫斯科轉讓了大量的技術,包括坦克和噴氣式戰鬥機。早期的中國製造的類型之一是殲-6,這是超音速戰鬥機米格-19的中國版。雖然中國建造了數以千計的殲-6,但現在大多已經退休了。但是,它的地面攻擊版本的強-5殲擊機繼續服役,並被升級使其可以使用精確制導彈藥。

中蘇友誼在1960年前後結束。但在1962年,蘇聯向中國提供了新的米格-21戰鬥機作為和平序曲的一部分。北京方面拒絕了這一提議,但保留了戰鬥機,這些戰鬥機被設計成更堅固(但更重)的成都殲-7。在1978年至2013年間,中國工廠生產了成千上萬種型號殲-7噴氣式戰鬥機。

一起走進我們身邊的中國空軍,看看他是如何「起飛」走向未來的

資料圖:中國空軍裝備的殲7戰鬥機

在機動性和速度方面,殲-7是20世紀50年代的先進戰鬥機,但它不能攜帶太多燃料或武器,而且它的小鼻錐里有一個微弱的雷達。不過,中國一直致力於保持殲-7的相關性。2004年推出的J-7G包括以色列多普勒雷達(探測距離:37英里)和改進的超視距導彈,以及數字「玻璃駕駛艙」。

這些飛機將與現代的第四代戰鬥機作鬥爭,這些戰鬥機能夠在更大的範圍內探測敵人並與敵人交戰,儘管假設的大規模編隊可能試圖用群攻擊來壓倒防守者。儘管如此,在新的設計投入使用之前,J-7允許中國保持一支更大的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和支援人員隊伍。

中國B-52

蘇聯時代的另一個中國版是西安H-6一種雙引擎戰略轟炸機,基於1950年代初的圖-16。雖然能力不如美國的B-52或俄國人圖95熊轟炸機,空中加油的H-6K仍然相關,因為它可以攜帶重型遠程巡航導彈擊中海軍或地面目標,距離中國4000英里,而不進入防空範圍。

一起走進我們身邊的中國空軍,看看他是如何「起飛」走向未來的

中國轟6K

國內創新

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研製真正的國產戰鬥機,瀋陽殲-8在1979年首次亮相。一種大型雙渦輪噴氣發動機超音速攔截機,最高速度可達2.2馬赫,但殲-8缺乏現代航空電子設備和機動性。然而,隨後的J-8II變體(目前約有150種)改進了前者,在一個新的尖鼻錐以色列雷達,使它成為一個快速但重武器平台有點像F-4幻影。

西安殲轟-7型飛行豹於1992年服役,是一種強大的雙座海軍攻擊型戰鬥轟炸機,可運載多達2萬磅的導彈,最高時速為1.75馬赫。雖然他們不想與反對的當代戰鬥機格格不入,但如果他們能夠利用遠程反艦導彈的話,他們可能不必這樣做。

一起走進我們身邊的中國空軍,看看他是如何「起飛」走向未來的

殲轟7飛豹

相比之下,成都殲-10基本上是中國的F-16戰鬥機,一種高度機動、輕量級的多功能戰鬥機,依靠有線飛行電子設備來補償其氣動力不穩定的機身。目前依賴於俄羅斯的AL-31F渦輪風扇,而且在F-16問世後的幾十年里,J-10似乎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東西,但J-10B型飛機的出現卻帶有21世紀的航空電子設備,比如先進的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以及尖端的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這對於所有的F-16型來說都不具備。

側翼者來到中國,並停留在那裡。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急需現金,不再擔心意識形態爭端,當北京方面敲門要求購買當時最先進的蘇霍伊蘇-27戰鬥機(一種高度機動的雙引擎噴氣式飛機,其射程和有效載荷相當於F-15鷹)時,它很樂意幫忙。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重大的決定:今天,從蘇-27飛機衍生而來的龐大的系列飛機在進口首批蘇-27後,北京購買了一份國內生產的許可證,即後來的瀋陽殲-11。

上個世紀末,俄羅斯向中國出售了七十六種現代化的陸戰和海戰變體,分別是蘇-30 MKK和蘇-30 MK2,它們與F-15E攻擊鷹相當。中國設計師還生產出了他們自己的蘇-30衍生產品:殲-16紅鷹,擁有AESA雷達,殲-15飛鯊,一種基於俄羅斯蘇-33從烏克蘭購買的航母戰鬥機。現在大約有20架在中國的遼寧艦上服役。甚至還有艦-16D,一種以美國海軍為原型的裝有吊艙的電子戰戰鬥機。

一起走進我們身邊的中國空軍,看看他是如何「起飛」走向未來的

中國蘇-30MKK雙機編隊

理論上,中國蘇霍伊衍生產品與F-15和F-16等第四代戰鬥機不相上下。然而,他們裝備的國產WS-10渦輪風扇發動機。而噴氣發動機技術仍然是目前中國戰鬥機的主要限制因素。的確,2016年中國購買了24架蘇-35,最複雜和機動變型的側翼迄今-可能獲得他們的AL-41F渦輪風扇發動機。

隱形戰士

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中國開發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隱形戰鬥機設計。20架成飛的殲20於2017年加入空軍。不像F-22猛禽設計為終極空中優勢戰鬥機,或單引擎多功能F-35閃電,殲-20是一個巨大的雙引擎、長航程和重型武器負荷,而兼具機動性的先進戰鬥機。

殲-20可能適用於對陸地或海上目標的突然襲擊-儘管其較大的後方雷達截面可能有問題-或者潛入敵方戰鬥機以摧毀易受攻擊的支援坦克或預警雷達飛機。特別任務隱形戰鬥機對於一個剛剛進入運營這種技術要求很高的飛機的國家來說是有意義的。

一起走進我們身邊的中國空軍,看看他是如何「起飛」走向未來的

殲20

與此同時,規模較小的、私人開發的瀋陽殲-31型獵鷹(簡稱FC-31)也是一款先進的戰鬥機。中國的設計師們可能已經開發了一種氣動力優越的機身,通過支撐垂直起飛或著陸引擎的部件。

目前,殲-31似乎打算在即將到來的002型航空母艦上服役,並作為一種降價的F-35替代產品出口。然而,儘管有俄羅斯發動機的飛鷹原型,這種類型只有在足夠可靠的中國WS-13渦輪風扇是完善的時候才能開始生產。

走向未來

大約33%的解放軍海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戰鬥飛機是第二代戰鬥機,對同齡人的戰鬥價值有限,除非是成群結隊的攻擊。另外28%包括戰略轟炸機和更有能力但過時的第三代設計.最後,38%的人是第四代戰士,理論上可以與F-15和F-16這樣的同齡人抗衡。隱形戰鬥機佔1%。

然而,飛機的技術能力只是實力的一半;至少同樣重要的是訓練,組織理論和支持資產,從衛星偵察到空中加油機,地面雷達和空中指揮所。

例如,中國擁有捕獵航空母艦的情報資源、飛機和導彈。然而,將這些要素聯繫在一起形成一條數據鏈的理論和經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蘭德的一份報告稱,中國航空部隊正在努力扭轉現實條件下缺乏培訓的局面,並在與陸軍和海軍的聯合作戰中積累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情恰似春色美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敢不向希特勒行納粹禮的男人怎麼樣了,是人群里最像人的人
地球上有哪些超出常人想像的自然現象,看完了真的死而無憾了

TAG:國情恰似春色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