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我不是手機成癮,而是沒有一個人在我心裡

我不是手機成癮,而是沒有一個人在我心裡


點擊上方 ↑【武志紅】


進入後台回復【01】


免費為你做一次心理健康測評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手機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很多事情。




陪伴孩子時,刷下手機。


朋友聚會時,刷下手機。


公司開會時,刷下手機。




上洗手間,解開褲子,發現手機沒帶,


得先把手機拿到,才能安心拉屎。




如果坐個高鐵、地鐵,要是手機沒電,


可能會讓很多人出現戒斷癥狀。











有人說,這就是手機成癮。


從現象上看,的確是成癮。




這個成癮的現象,


倒是能看出60後、70後、80後、90後不同時代者的某個共性:




人人都需要一個穩定的陪伴者。




這也是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的原因之一,


它滿足了人的原始需求。




沒有一個東西能像手機這樣——

只要你想,就可以機不離手。




手機穩定性的存在,就像自我的延伸,


你不需要跟它搞好關係,


不用在乎你使用太久了,


它不高興,也不必擔心它會疲勞。




只要你需要,它就在,


還能給你提供很多好玩的東西。




它是自我滿足的象徵。



不同時代的人,都有的共性是:


自我滿足是最安全可控的。







也許人們在潛意識中,


對另一個人的需要和依賴,都有恐懼的原型。




新精神分析已經確立,


人類對依戀的需要,就是本能。




然而這種本能的需求,


在人類進化和發展的過程中,


就一直遭到不同程度和方式的破壞。




讓人猜測,


人類是否想要抗衡這種看起來太過脆弱的本能,


而難以正視和接受對依戀的需要。




骨肉分離的痛苦,


正是依戀的需要不被滿足的身心體驗。


這樣的體驗,一定被保存在潛意識中。




一旦人對依戀的需要被感知到,


就會條件反射的出於保護的功能,


讓人抑制這種需要。




英國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提出的依戀模式中


迴避型的依戀模式

不僅在臨床中的比率較高,


在今天,也是極為常見的現代人的依戀模式。




迴避自己對依戀的需要,


迴避真實的人和人的關係,


習慣自我滿足,沉浸在自己世界裡。


「不要靠近我」


把對關係的渴望轉化為對物質的渴望,


都是迴避型依戀模式的特徵。




手機,已經成為了這類人的新型陪伴者。











如果我們能夠理解,


一個人在嬰兒時期,


沒有和養育者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而這個人對依戀的本能需要尚且還在潛意識中,


但這個需要又讓他感到恐懼,


對需要是否能被滿足感到不可預測,


那麼他轉而去依賴一個讓他覺得安心可靠,


不會被拒絕,


不會被忽視,


不會被傷害的物件,


就變得比較容易理解。




你需要我,我回應你,


這是養育者對嬰兒的依戀本能的接受。




如果,


養育者本身的依戀需要也沒有被恰當回應過,


那麼她就很難依葫蘆畫瓢地回應她的孩子。




幾年前,一位好友剛做母親,


我去醫院探望她和她的寶寶。




我抱起剛出生幾天的嬰兒,


不自覺地輕輕搖晃起來。




好友制止道:不用搖。


我驚訝地問她為什麼。




這位好友也是搞精神分析的,


她告訴我,其實嬰兒不需要搖晃,


是大人焦慮才用搖晃緩解焦慮。




當時,聽起來很有道理,


我就照做了,


但是不搖晃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後來,細細琢磨,


意識到可能不對。




成人抱起新生兒不自覺的搖晃,


其實是本能。




新生兒從子宮出來,


經過和母體分離,


再確認和母親鏈接,


最大的感知器官是身體。




抱起孩子,情不自禁地搖晃,


這不是思考後的選擇。


相反,

停止搖晃才是思考的產物。




我相信這是身體的智慧,


通過抱著嬰兒搖晃,


建立與嬰兒連接的管道。




搖晃不是一個動作,


而是一種神奇的韻律。




通過這個韻律,


讓嬰兒的依戀本能有實體可放置。




已經被心理學家批判的哭聲免疫法,

在當年的流行,


也是一種思考加訓練的產物,它違背了本能。




人人都想要一個不哭的嬰兒,


卻阻斷了嬰兒只能通過哭聲表達依戀需要的本能。




被這種育嬰理念洗腦過的養育者,


製造了無數個棄嬰。







關於斷奶的過程也是如此。


只有嬰兒的依戀需要被滿足,


才能發展與母親分離的功能。




心理斷奶先於現實斷奶。


或者說,嬰兒能放棄乳房,


是因為它已經內化了一個乳房




斷奶的艱難,往往在於,


嬰兒的依戀本能沒有被足夠滿足,


安全的依戀模式並沒有被穩固,


嬰兒無法放棄實體的乳房。




有些母親使用強行斷奶或者隔離式斷奶,


只會強化嬰兒在依戀滿足上的不安全感。




還有些母親在孩子兩三歲時,


依然應孩子的需要,繼續母乳。




這也是用自己的實體乳房


緩解自己和孩子的分離焦慮。




分離不可承受,


分化也就無從建立。











一個人的迴避型依戀模式是怎樣形成的?




往早期說,是嬰兒時期,


對養育者的依戀的需要,沒有被滿足。




養育者沒有意識到嬰兒的需要,


無法做出及時和同頻的回應,

比較多的錯過,


有意無意地冷落嬰兒對自己的熱情,


在不該離場的時候離場,


經常在孩子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消失,又突然回來,


排斥孩子與自己的身體接觸。




深尋原因,


其實是因為養育者也缺乏對依戀的安全體驗。




這會讓養育者的心智化能力受到損傷,


也就無法以精細的心智化功能與孩子互動。




孩子也就無法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並內化。


這其實是代際間的傳遞。




而養育最重要的本質是:

養育者與孩子的互動。


互動的質量,決定了養育的質量。




小侄子四歲半,


爺爺經常說他太喜歡看電視。




在我們幾次一起出去玩的時候,


我問他,在外面玩好玩,還是看電視好玩。


他每次都說,外面好玩。




我也觀察到,


只有他心情不太好,

感覺無聊的時候,


才會嚷著要看電視。




如果有另一個小朋友在的情況下,


他們可以玩很簡單的遊戲連續幾個小時。




相比電子產品,他們其實


更喜歡跟人玩,更喜歡跟人的連接。




如果對與人連接的需要經常得不到滿足,


才會轉為電子產品。


成人也是如此。




只是成人更難以意識到有與人連接的需要,


或者認為自己這個需要很弱。




的確,


成人之間的關係比小孩之間的關係要複雜太多,


有時候也無趣太多。




比起只能依賴於手機,拒絕關係,


在關係中可進可退也許會更好。




不過,對真實關係的迴避,


與對真實關係的渴望,是一樣的。




當成人表現出對手機的強需求時,


也提示我們可以覺察一下,


是否很大的原因是出於對真實關係的恐懼,


尤其是在潛意識裡,對關係的體驗,


是否很大程度被限制在了早期的獲得安全依戀關係的挫折性的體驗中。

(這句小編建議再看一遍)




如果這個覺察有效,


也許我們可以選擇多一些冒險,


延展性地建立真實的關係。




畢竟使用太多的時間和手機玩,


對於豐富我們的生活經驗,太有限了。




一再地重複生命早期的關係體驗,也太單一了。





作者 | 付麗娟,動力學取向心理諮詢師,接受精神分析專業培訓與個人體驗10餘年,關注女性內在發展。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啦


這樣星標一下,每天都不會錯過~


?







?


長按下方二維碼


回復 

開飯

,送你今天份日

簽~




有了孩子後,我們拉的就不是屎,而是獨處的自由
活得不痛快的母親,女兒用幸福為你陪綁

TAG:武志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