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最新:『慈誠羅珠堪布』生活中的六波羅蜜多:修行人,穿上這件刀槍不入的鎧甲

最新:『慈誠羅珠堪布』生活中的六波羅蜜多:修行人,穿上這件刀槍不入的鎧甲








各位道友大家晚上好。




現在繼續講生活當中六波羅蜜多的課,我們今天講六度的精進。




聽課之前請大家發菩提心,為什麼聽課、學佛、修行?目的必須明確,這非常重要。包括世俗工作,也一定要有目標和目的。學佛的目標更重要,最終極的目標是饒益天下一切眾生。能這麼做的前提條件是有這樣的能力,而目前我們沒有這樣的能力,沒有這樣的能力怎麼辦?成佛。所以,成佛是我們的目標。怎麼成佛?學習、修行,最後就能成佛,簡單說我們今天聽課就是為了成佛,為了成佛來聽課、修行。




今天的課主要講精進。大乘佛教大量的經典講了很多相關內容,也講得很清楚,比如《入行論》的精進品、《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我們今天主要講兩個內容。六度的精進沒有複雜的邏輯,主要是要去行持。佛教的知識,學習不是很難,百度搜索就可以找到佛教不太深奧的理論知識,文字音頻都有,主要是要實踐落實,否則意義不大。




所有大乘佛教關於修行方面的內容都包含在六度當中,也包含在戒定慧三學裡面,這些三學、六度展開講就是所有八萬四千法門。如果是展開講六度可以延伸很多內容,大乘佛教的內容都可以講。這一次講的是生活中的六波羅蜜,怎麼在生活中實踐。能夠在生活中用得上的內容是我們

目前

最需要的。有很多深奧的內容、複雜的邏輯,但是恐怕大家沒有那麼多時間修行,不修行意義也不大。




學佛

有沒有進步和結果都要問自己,之前講過很多次,就是看學佛和不學佛以後的變化——我們心理上的變化和行為上的變化。如果沒有這些變化,學了理論也沒有太大意義。很多人讀大學學到的知識,工作的時候用不上,工作和所學內容脫節,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但學習佛教理論不同,即使一個也不落實,學了也可以給我們播下佛法的智慧種子,有一天一定會發揮作用。世俗的知識,如果我們不用,逐漸就會淡化和遺忘;佛法不一樣,即使我們不用,但在我們聽聞、思考的時候,也能為我們播下大乘佛教的智慧種子。這個種子有一天會發芽,從這個角度講,有意義。種子什麼時候開花結果?如果現在沒有實際行動,就要等很長時間,為了種子提前成熟,自己要實踐落實,今天講的精進也是這樣,我們做任何事情,要先去學習方法,了解以後才能實踐。




  # 精 進 的 


     兩 個 條 件 



第一個講精進的內容。


具備兩個條件就叫做精進。


首先,精進主要是指心裡的狀態。語言和身體的奮鬥和努力是不是精進?都不叫精進,精進是我們內心對聞思修及其他行善有發自內心的樂趣,特別高興,修行打坐不是強迫自己、不是勉強地去做,而是樂意去修行、行善,有積極的態度,這才叫做精進。除了對行善以外,對其他的學習工作有意樂是不是精進?並不是。身體和語言的奮鬥不是精進,一定是內心的、精神方面的,這是第一個條件。




其次,精進是對善法的意樂。我們內心的什麼念頭呢?樂趣。對什麼的樂趣呢?

不是

對工作娛樂有樂趣,而是對行善感到樂趣。大乘佛教的行善就是利他,對利他有直接關係和間接關係的努力和付出是精進。




身體和語言不是精進,行善必須發自內心主動地做,如果我們內心中沒有這樣的樂趣,身體語言的行持就是勉強被動的,這種情況下所做的事情不能稱為行善。行善應該是積極主動的。有對這件事情的樂趣才會積極主動,沒有樂趣、不感興趣、不主動不積極的情況下做一些事情,不是自願的,是其它外在因素強迫,不是善法。




精進有兩個條件,第一個身口意是意識的付出,心裡的努力;第二個,雖然心裡會對很多事情付出,但只有對行善的樂趣才算精進。




我們平時認為努力和精進等同,但實際不是這樣,為了工作等很多事情都可以努力,這些用功付出可以叫做努力,但不叫精進,精進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個是意識的努力,第二個是對善法的努力。努力不一定是精進,精進可以說是努力的一部分。




平時做功課、磕頭或者發心工作,通過語言或者身體做一些工作,如果心裡沒有樂趣,如果樂趣不存在,只是語言的付出,這個時候是沒有精進的。內心對工作有樂趣,工作是行善,對善法的努力才是精進。








  # 精 進 的 違 品




第二個,了解一下,精進的違品。如果不作了解,就不知道怎樣培養精進。




與精進相反的、相違的東西叫做懶惰、懈怠,都是佛教的用詞,在佛教里分為三種。精進也是一樣,也有三種。大多數的精進包含在這三種當中;懶惰也有很多,但是大都包含在這三種裡面。



懶惰就是懈怠、不想去做的消極心態。


懶惰的定義,佛經里講得很清楚,不是身體的懶,語言的懶,而是心裡懶。心裡懶,語言、行為自然懶惰;如果內心精進,語言和身體自然會努力奮鬥;如果內心沒有精進,語言和行為沒辦法很積極。懶惰和精進都是心裡狀態,懶惰最大的負面作用是對我們學習修行的破壞。




懶惰,在佛教裡面分三種。


第一種,同惡懶惰

,即共同做惡業。是不是都是做惡業?不一定,也包含不善不惡的浪費時間的業。同惡懶惰,比如有些人喜歡釣魚、打獵、酗酒、賭博,是指凡是和殺盜淫妄有聯繫的事情。有些人很喜歡

釣魚

,不是因為想吃魚,而是因為喜歡這件事,這種心態就叫做懶惰。為什麼叫做懶惰?那麼冷的天在釣魚,為什麼是懶惰?佛教對精進和懶惰的定義不是看付出不付出,而是看對什麼事努力。有些人釣魚有樂趣,也很積極,家裡人擋也擋不住,風雨無阻,這個叫做同惡懶惰。共同造業,是指有其他人造業,自己參加到群體中共同造業,也叫做懶惰。因為喜歡這件事情耽擱了所有的修行和行善的時間,所以叫懶惰。雖然在這件事情上不懶,但是從行善的角度來講是懶惰。不去從事行善和聞思,而去做其他類型的事情叫做同惡懶惰。




第二,怯懦懶惰。

很消極的心態,不想做任何事情。不想做的原因有很多,身心疲憊,不想去學習修行,就是拖延,尤其是聞思修行,一直都拖——「我現在工作,退了休再修行。」「我明年再努力,我現在因為別的事情,暫時沒有時間。」……實際上沒有時間是借口,是心裡沒有勇氣。怯懦是軟弱,沒有勇氣做這個事情,不一定造業,與第一個不同。有可能因為身心疲憊,躺著發獃,或者睡懶覺。這個懶惰不一定造罪。有些人痴迷打遊戲,微博刷屏,上網看無聊的東西,在電視機前浪費時間,都叫做怯懦懶惰。沒有造殺盜淫妄的罪,但是不求上進。




【問題1】有些人說,我現在生活很好了,我沒有什麼痛苦了,為什麼還要上進、努力?有些人也會說,為什麼還要學佛?我不認為人生很痛苦,為什麼還要努力?




如果是對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有那麼大的滿足感,很佩服。現在有錢的、沒有錢的都對生活沒有滿足感,他能有滿足感已經很好了。即使是這樣,現在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絕大多數來自於外在的物質。外在的東西我們大家很清楚,變化無常,比如說,社會地位、權利、金錢、名聲,有可能一夜之間發生巨大變化,都不可靠。如果這些東西發生了動搖,而我們的幸福感、滿足感,嚴重依賴這些東西,那麼在這些東西上建立的幸福感,會隨著它們的變化而瓦解崩潰。我們現在看似很好,不需要修行,但以後會不會發生變化?沒有保障。只看當下會認為不需要再上進,有可能這樣,再往前看,不一定。換句話說,即使這一輩子都是沒有任何的坎坷,一切都是順順利利的,但是我們的身體會隨著時間流逝,逐漸衰老,然後生各種的病,這是沒法改變的,衰老是沒法控制的;衰老之後的死亡,都是生命的自然規律,沒法改變。現在覺得什麼都不需要了,當他老的時候,會不會這麼認為?死亡和臨終會不會有這麼好的心態?不太可能,下一世,更不用說。對生活有這麼高的滿意度,是非常好的,很難得的,但難得的背後還有很多沒有考慮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都是自然規律,在巨大變化前面不可能有這麼好的心態,所以,覺得自己不需要修行也是不對的。









【問題2】也有些人說,我即使很努力了,做了很多善事,下一輩子不就是另一個人了?下一輩子享受福報的是另一個人,我為什麼要為那個人積累福報?認為這一生的人我和下一生的人我是兩個人,為什麼要為他做這麼多事情呢?




完全不是這樣,下一世和這一世的人只是外表變化,內在自我沒有變化。




實際上從佛教的空性層面講,不存在自我;從世俗的錯覺層面來看,這一世和下一世的人只是外表的變化。我現在做的善事、造的罪,受果報的都是我,外表發生變化,但人是一個人。




比如年輕的時候買養老保險。你現在很年輕的,幾十年後會是老人,現在買保險是年輕人買保險,年輕人不需要用養老保險但卻是年輕人買的,60、70歲的老人才是受益人,年輕人和老人的外表變化了,但自我是一個人。




年輕人買養老保險覺得比較踏實,不就是這樣嗎?大家認為是常識,接受了。那麼,我這一世行善,下一世不管是什麼樣的生命,只是外表變化而已,內在永遠是我,到時候我自己就是受益者。自我沒有什麼變化,變化是外在。




買養老保險與現在行善下一世我們受果報,這兩者之間只有時間長短的差別。現在買養老保險,以後用,是幾十年的因果;現在行善,以後享受果報,是上百年上千年的因果。




不要因為未來的我不是現在的我就不行善,擔心果報被另外一個人享受,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對修行和行善沒有很積極的心態,沒有精進,這都是我們自己不了解生命真相的緣故。對一個人來說,生命是最重要的,但我們最不了解的就是我們自己生命的問題。很多人對生命的知識一無所知,卻對身外的很在行。




第二個懶惰,怯懦懶惰,平時貪吃、貪玩、逛街、看電視等等,這些對我們很有吸引力。精進和懶惰在我們內心當中,初學者永遠都是懶惰佔上風。




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是因為我們只看到眼前的東西,對其他許多事情不了解,修行的疑問沒有解決之前會影響修行。貪吃貪玩的心態都是凡夫先天存在的,所以很多時候戰勝不了這些問題。平時實際上是有很多機會和時間可以學習打坐,但大量寶貴的時間都是被懶惰毀掉了,所以懶惰是和精進相違的。









再重複一遍剛才兩個懶惰。




第一個,同惡懶惰,是痴迷不良的嗜好,痴迷殺盜淫妄的行為,除此之外,還有對學佛修行沒有意義的事情的執著,為此付出努力,根本沒有心思去學習修行,這些凡是耽擱修行時間的事情都叫做同惡懶惰。




第二個,怯懦懶惰,拖延,不想做。雖然不是造罪、不是殺盜淫妄,但就是對看電視、逛街、吃喝等的貪著,耽擱了修行和學習。比如說問我們今天打坐還是逛街?很多人會選擇逛街看電影,這些都叫做怯懦懶惰。




第三個懶惰,自輕蔑懶惰。鄙視自己,自卑的狀態,自己輕視、小看自己——「我怎麼可能成佛?」「我怎麼可能證悟?」「我業障深重。」「我不可能做到。」……這些蔑視自己能力,嚴重不良的自卑心態,叫做自輕蔑懶惰。




這三個懶惰,一旦發現有,我們立即就要認定是「懶惰」,是「煩惱」,是破壞自己修行力量的。只要有這樣的懶惰,我就沒辦法精進。




《入行論》講得很清楚,過去船在大海航行,沒有機械動力,靠風力,如果沒有風,船沒法航行。如果風的方向不對,在海上要等很多天,當風的方向是他要去的方向,才開始航行。精進就像風一樣,如果沒有風就沒法航行,船只能停留不動。如果沒有精進,修行就會一直停留在一個地方,不會有進步。




四加行、五加行永遠都修不完,連簡單的數字都完不成,原因主要是我們沒有精進。當然也有客觀因素,但是客觀因素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內心中沒有動力,沒有積極的心態,所以連四加行、五加行的數字都不能完成。好多年了,四加行、五加行都沒有修完,原因就是沒有精進。如果有精進,四加行、五加行不需要那麼長時間。為什麼沒有精進?回頭自我檢查一下。大家每個人每天都是24小時,

8小時

工作以外的時間我怎麼用的?我們會發現,就是前面的幾個懶惰把我們的時間都給破壞、消磨了。




之前還不知道什麼是精進,不知道和精進相違的是什麼,不清楚什麼是懶惰,因為這樣的原因,修行沒有進步。如果想好好修行,必須要有精進。




如果我們想擁有精進,首先要斷掉懶惰。斷掉的意思不是從本質上斷掉,從根本上剷除不太可能。但是把懶惰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非常重要。讓我們把全部時間用來修行雖然很好,但只有像米拉日巴大師那樣的人才能做到,我們一般人要做到,不太現實。但是,如果把除了生活工作以外的時間都用來吃喝玩樂也不划算,該吃的時候要吃,該玩的時候要玩,但是該修行的時候一定要修行,我們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時間是最昂貴的,一年四季,365天,沒有免費的時間,也沒有可以浪費的時間。我們認為,出門的時候不關燈是浪費,刷牙洗臉的時候多放了一點水,也是浪費。的確,我們不應該這樣浪費,但如果在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之間沒有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我們不會覺得是浪費,反而會覺得開心。




其實,時間和生命是同步的,如果我們浪費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就等於浪費了一個小時的生命,所以要合理安排時間。很多年輕人逛街、看電影、微博刷屏,或是在網上了解一些信息,這些都是可以的,但要合理安排、規劃時間,過度沉迷其中完全沒有意義。包括玩遊戲等,上癮以後就像毒品一般,無法戒掉,存在這樣的問題以後,根本沒有時間去修行。




精進就像船隻的動力,懶惰破壞精進,破壞精進就等於破壞了船隻的動力,導致船隻停留在原地,無法前進。我們要意識到這樣的利害關係,適當安排、控制時間,某一段時間用來看電影、逛街、上網,但是該修行的時候就一定要去修行,如果初學者的內心充滿了懶惰,將永遠把精進打敗,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著很重的貪慾,導致精進無法戰勝懶惰,所以我們一旦發現內心產生了懶惰,就要立即控制,不要讓它失控,不要讓它左右我們的心。









我們要認清楚這三種懶惰。




第三個懶惰是嚴重自卑的心態。這時要告訴自己,如果學佛稍微努力一點,想要證悟、成佛完全沒有問題。雖然我們每個人的相貌有一點不一樣,內心的表面也有所差異,但所有人、所有眾生的心的本性,內心深處的佛性是沒有任何差異的,只要有佛性,每個人都有希望。




我們現在有土壤、有種子,只是缺一些溫度、濕度等外在因素,只要具備這些條件,就可以發芽、開花、結果。




同樣,我們已經有了佛性的種子,現在所缺乏的溫度、濕度,就是我們的聞思修。如果這些條件統統具備,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呢?這是沒有理由的,只要自己用功努力,完全可以成佛,這是沒問題的。過去的成就者他們能做到的,我也完全可以做到,只是時間早晚。只要我多用功,距離就會縮短;如果我懶惰,就會離得更遠。無論怎樣,我有佛的種子,有聞思修,有努力,我就完全可以成佛,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心。









在任何時候,都需要有信心。我們學佛、修行、開悟也需要自信,所以不能蔑視自己,不能小看自己。我們沒有理由小看自己,因為每個眾生都有同樣的佛性,既然都有佛性,為什麼不能成佛呢?比如,我們都是同樣的礦石,為什麼其他礦石被加工以後可以變成鑽石和黃金,而我們不可以呢?因為我們暫時還沒有被加工。我經過加工以後也可以的,所以沒有理由蔑視自己。




平時不要以為自己不行,不能證悟,不能這樣。佛教倡導謙虛、不能驕傲自大,實際上,內心當中必須要有自信,但不能有傲慢。自信與傲慢是不一樣的。《入行論》中也講過傲慢不能有,但自信要有。傲慢是煩惱,自信是我們修行的動力,如果沒有自信也是一種懶惰,一種懈怠。




以上是佛教劃分的三個不同種類的懶惰。 




一旦發現這樣的懶惰,必須要採取相應的措施,將其控制住。我們現在不能說內心沒有絲毫的懶惰,要求先不要這麼高,我們凡夫暫時無法做到。但我們可以把懶惰降到最低程度,只要自己有這樣的想法,完全可以做到。




  # 精 進 的 


     三 種 分 類 




前面講的是三種懶惰,接下來講三種精進。




1、擐甲精進


甲, 是古代戰士們在戰場上穿的鎧甲,刀槍不入。擐甲,就是穿上鎧甲。




像戰士們身上的鐵甲一樣的,刀槍不入的精進,就是指我們要發願,要下定決心。做什麼樣的決定呢?大乘佛教這樣講:「哪怕是為了一個眾生(不管是人或者其他生命)能夠離苦得樂,付出一萬年、一百萬年……我也願意。」有這樣的決心,叫做擐甲精進。穿上這樣刀槍不入的鎧甲,我們才能上戰場,有了這樣的決心,我們才可以修行,與自己的煩惱鬥爭。




所有煩惱的根源就是我執,平時我們也講,大乘佛教不是要我們跟外在的敵人鬥爭,而是要我們跟自己的內心鬥爭。在人類歷史上,與別人的鬥爭已發生了成千上萬次,但這些戰爭中,沒有一個絕對的勝利者。真正的勝利,是與自己的煩惱鬥爭,如果我們能夠戰勝自己的煩惱,那就是永久的勝利。我們現在要與我執鬥爭,如果要與我執鬥爭,就必須要有利他的決心。




對大乘佛教來說,在與煩惱鬥爭的戰場上,最致命的武器是什麼呢?就是自私。我們想要刀槍不入(刀和槍就是自私,以及與自私相關的煩惱),要用什麼武器來與之對抗呢?那就是擐甲精進。




穿上甲胄以後,我們就能放心上戰場。而我們的甲胄,就是這樣的決心,有了這樣的決心,再致命的武器也不會害怕。大乘佛教首先要有這樣的決心,這是所有的精進中最關鍵的一個。擁有這樣的決心非常不容易,對普通的生命而言,自私和我執是先天帶來的,除了先天的煩惱,還有後天接收到的很多信息,與我們的自私自利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從小到大所接受到的信息,都是告訴我們,自私自利能夠過得幸福快樂,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讓我們下這樣的決心,穿上甲胄,非常不容易。




當然,如果有慈悲心,下這樣的決心並不太難。實際上,對我們普通人而言,下這樣的決心是能夠做到的,只是我們現在的修行力度不夠,並且與我們的三觀也有關係。如果對這些方面有足夠認識,有一天我們完全可以穿上這樣的甲胄,光榮地上戰場。




這些目標雖然非常光榮遠大,好像離我們很遠,實際上,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我們要從點點滴滴做起,如果現在內心沒有這些東西,先去做一些形式上的東西,最後我們的所作所為也會流於形式、沒有內涵,所以佛教不太倡導在內心還沒有這種狀態的時候,用語言和身體去做一些行動。




為了一個人的離苦得樂,甘願付出一萬年、一百萬年的時光——其實不會有為了一個眾生付出一百萬年、一千萬年的情況,但我們要建立起這樣的心。

在內心中有了真實的決心以後,

再去付出實際行動,從身邊做起,哪怕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要去做。平時我們喊大乘佛教的口號,卻什麼

實際行動

都沒有,不願意付出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每天念大乘經文,卻沒有照著上面的去想、去做,內外不一致,這些詞句也不會有太大作用,天天念,不就是撒謊嗎?因此,有決心是非常重要的。




擐甲精進是三個精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沒有第一個精進,其他的也是不太可能的。




2、攝善法精進


布施的時候用功布施,持戒的時候積極持戒……總之,六度的每一度,都努力、積極、主動去做,樂在其中,就叫做精進。




比如,拿錢幫助貧困的人,或者無畏布施、法布施……做這些布施的時候,主動去做,並且很開心,這樣的開心、高興、主動、積極的部分,就叫作精進。所以六度有六度版的精進。




3、饒益有情精進


饒益有情,就是利益眾生。凡是利他,什麼樣的行為都可以。無論利他的事情大或小,只要開心樂意去做,那這其中的積極部分,就叫做精進。




利他的事情有很多。平時我們誦的都是大乘佛經,每個字、每句話都在講利他,我們思維的、學習的、打坐修行的都是利他的內容,但我們卻沒有一個利他的行為,這樣有意義嗎?如果言行舉止與大乘佛經中所講的背道而馳、互相矛盾,那行持的就是虛假的大乘佛教。所以我們還要觀察自己的行為,有哪些是利他的?




有時候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不願去做,因為耽誤自己的學習、修行和工作……我們學習的目的是什麼?難道最終不就是為了利他嗎?而該做利他的事情時,我們卻說利他的事情耽誤了自己的學習,利他耽誤了自己的學習,那你的學習又是為了什麼呢?所以,我們要有實際行動。並且我們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在每個人的能力範圍之內,做一些利他的事情,這樣,我們念的、學的、打坐的內容與我們的實際行動才是相應的。




否則,我們的骨子裡依然是自私的,只要與我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功課或是聞思修行有衝突,不管是不是利他,我們都不太願意去做。我們都是凡夫,現在我們要放下自私,接受大乘佛教的觀念。我們已經在路上,需要時間,還不可能一下子變成菩薩,但我們要有實際行動。




精進,並不是說一個人的身體做了多少事情,或是一個人的語言念了多少經、持了多少咒,而是內心的歡喜和樂趣。我們對利他、學習和修行,有沒有這樣的積極主動?有沒有樂趣?如果有,就有精進;如果沒有,只對與自己利益有關的才願意去做,而利益他人的不願做,即使做也很勉強,那我們就失去了六度中的精進。




這裡面沒有太複雜的邏輯,但要付出行動。如果沒有行動,就不能前進,永遠在原地停留,修行也不會有進步,所以精進非常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吃得下其他動物,卻吃不下自己的寵物?
你是否想過:「我的出生是個錯誤」?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